第65章

这些话温向烛上辈子也对裴觉说过, 不同的是上辈子他是真的句句真心。

上辈子他也是真的心疼裴觉一个人在宫里孤苦伶仃,时至今日他同裴觉第一次的见面记忆仍旧能清晰浮现在他脑海里,彼时他入朝为官不久, 也尚未坐到一朝之相的高位。

那时的裴觉像蜷在宫中一角苟且偷生的猫狗, 十来岁的孩子瘦到脱相, 套着一身不合身的衣衫, 胳膊肘都露在外面。

温向烛怜悯他, 收他为学生后, 便给足了他偏爱。如今想来,竟是觉得愚蠢的可笑。

裴觉把这些话听了进去,眼眶泛起一圈水红色。他躬身趴在温向烛膝头,低声喃着:“老师,你对我最好了。”

“六哥身边有很多人, 淑妃娘娘,御史大人, 定远将军,他有好多好多人。”他嗓子像被浸泡在水中,又湿又沉,“但我只有你了, 老师。”

温向烛嘴角抽了抽, 心说这人装的还挺像那么一回事,说的好像今天约这个明天找那个的人不是他一样。他幽幽叹了口气, 也不怪之前自己他蒙蔽了, 这个人扮起可怜来还真是手到擒来。

重来一世的温大人不会被他这点伎俩唬过去, 他屈指逗小狗似地摸了摸裴觉的脸:“殿下,臣永远不会背叛你。”

“无论发生什么,臣都站在殿下这边。”

许是温向烛语气太过蛊人, 似春水柔和的抚摸裹挟着沁人的幽香叫人身子都麻了半边。裴觉喉咙发酸,信了个十成十,什么谢世子,许太尉尽数被他抛之脑后,只剩下温向烛的一句“臣永远不会背叛你”在脑海中发出振聋发聩的回响。

“老师,我干了很多错事,我以后都会改。”他用额头蹭了蹭软绵的衣袍,“真的,我都会改的。”

温向烛眼睛一弯:“乖孩子。”

他将裴觉送出温府的大门后,脸上的笑意就褪的一干二净,命张衡烧水准备沐浴,身上用料极佳的衣袍也烧了去。

温向烛在浴桶泡了好半晌,出来时皮肤像是白瓷上了一层粉釉。乌黑的长发被拨到颈侧,带着潮意的发尾如鸦羽滴墨,自瓷白的肌肤蜿蜒而过,一路往下滚,洇湿了胸口的衣料。

沐浴后温大人心情松快不少,嘴里哼着不知名的江南调调。拿着一张巾帕坐在榻上垂首擦头发,腕间戴的手镯和手钏相碰发出清脆的响动。

996飞在他身边,真心感叹:“好漂亮喔,大人。”

温向烛五指拢过发丝,露出清绝的眉眼和秾丽的眼下痣:

“我知道。”

他没表现出一点害羞的意味,反而抬起下巴翘了翘唇角,小系统精准从他的神态中捕捉到了淡淡的骄傲。

“我娘天天这么夸我。”

嗯,很好。

小蝴蝶自顾自点头,又是一位美而自知的宿主。

*

北宁王朝春节休沐时间很长,温向烛乐得自在,在府中逗鸟赏花,偶尔给裴书送过来的文章圈点勾画。除却频繁上门的裴觉,他这段时间过得不是一般的舒心。

人都精神了不少。

上元节来临之际,裴书给他递了拜贴,邀他去醉江月过节。

醉江月是京城有名的饭馆,平日里都是人满为患,逢年过节更是要提前预约。那里的甜食很合温大人心意,他没少让张衡给他买。不过一些讲究的菜品是不许外带的,老板娘说冷了就没那个滋味,会砸了他们的招牌。

温向烛没怎么思考便应了下来。他本就喜热闹,每遇过节都会去集市玩上一圈再回来,何况裴书选的地方又正中他下怀。

只是他到了后才发现裴书还请了定远将军。

裴书的生母淑妃同柏简行的母亲是手帕交,六皇子的武艺多多少少受到了定远将军的指导。说来上辈子柏简行便是站的六皇子的队,他在这倒是也不奇怪。

柏简行到的早,已经端坐在黄花梨椅上喝完了一盏茶。

见着这人温向烛便想起前些日子在宫门口发生的事,恨不得转身就走。

正巧裴书推门而入,六皇子今日穿的喜庆,活像个行走的灯笼,他瞧见人便雀跃不已:“老师!”一双眼睛又大又亮,叫温向烛还真做不出去转身就走的事。

妥协道:“殿下。”

裴书笑眯眯冲他行礼:“老师,您给我文章的批准我都认真看过了,学生茅塞顿开。”

温向烛道:“是殿下聪慧,一点就通。”

裴书被他夸得脸红,忙招呼人入座,亲自动手布菜。

他不知是从哪里打探到了温向烛的口味,点了不少甜食。温向烛吃的开心,如果身边没有一道若有若无的视线一直盯着他的话他会更开心。·

从醉江月离开后裴书带着两位大人去赏灯,一身红衣的六皇子走在最前面,温向烛今日也褪下了白衣换上了一袭青碧色的长衫,簪子也讲究的换了色,隐隐能看见一只竹叶形状的玉簪插在浓密的发间。

倒是柏简行,还是那身一成不变的的黑。配上冷冰冰的表情,走在两人身边把祥和的气氛打了个稀碎,过路的人更是自动退让八尺。

温向烛在又一个人不慎撞到柏简行后吓得脸色苍白只差下跪道歉后,实在没忍住笑出了声。

“柏将军,也太不招人待见了些。”

柏简行拧眉:“你很招人待见?”

“比将军强。”

温向烛把手里的兔子面具随手递给路边哇哇大哭的小姑娘,小姑娘顿时喜笑颜开,抱着温大人的腿蹭了好一会才被姗姗来迟的家人拉走。

走的时候还大喊着漂亮哥哥人真好。

长街两侧彩楼高结,朱漆阑干悬满了琉璃灯,烛火透过薄纱,将整条街映成了流霞色。

温向烛就在这一片流霞里笑,眼角那颗朱砂痣被焰火衬得艳极,清隽的眼瞳坠入万千华光,他眉梢一挑:“如何?”

“是不是比将军强?”

柏简行乍然哑火,煌煌灯火烧的他喉咙发干,冷哼一声默不作声挪开了目光。

仗着一张脸蛊惑人,连小孩子都不放过。

都怪温向烛,才衬得他格外凶狠。

这在温向烛眼里便是认输的意思了,心情愉悦跟上六皇子的步伐。

裴书到底还是个未及冠的孩子,在宫里憋久了,看什么都新鲜。瞧见做灯的摊子便抬不动脚了,站在一边跃跃欲试。

温相和定远将军找了个廊桥坐着等他,温大人看着那火红的背影,无端涌起了自己在带孩子的错觉。

什么乱七八糟的。

赶忙甩了甩头,他可没有和皇帝抢儿子的念头。

他收回目光,懒洋洋翘着腿,支着额头看来往的人群,瞧见衣衫褴褛的过路人便扔些碎银子过去。

往那一坐,活脱脱像个下凡的散财童子。

“方才那个人,已经走过去好几次了。”柏简行忽然道。

温向烛不以为意:“我知道啊。”

柏将军补充:“他在骗你的钱。”

“他手上生了许多冻疮,衣服全补丁。”绿衫丞相声音散漫,说话间又抛了一把碎银子精准落到路过的乞丐碗里,“他是真的穷,便不算骗。”

温家在江南那块,可谓是富甲一方。

温向烛打记事开始,就没见过自己娘亲穿过一件同样的衣服,纵使内衫一样,也会配上不同的外褂。饰品更不用多说,一屋子都放不下。

就连府中的下人,吃穿用度都是极好的。

世上有富便有贫,早年间景帝出兵打仗,江南涌进了无数流民。

那些人个个蓬头垢面,大人满目憔悴,小儿骨瘦如柴。

温向烛那年尚且年幼,跟着温夫人给难民施粥。他看着和他年龄相仿的小孩怯生生看着他鲜亮的衣服,眼中流露出的羡慕,以及丝丝密密的渴望。

可他们连温饱都是奢求。

温向烛看得难受,回家闷在房里一天没吃饭。温夫人心疼的不行,抱在腿上哄着他吃最爱的牛乳香糕。

他趴在母亲怀里,闷着嗓子问:“他们吃过牛乳香糕吗?”

“还有桂花栗子糕,他们吃过吗?”

温夫人这才知道他因何难过,美丽的夫人抬手摸了摸他圆乎乎的脸:“小烛,这个世上这样的人太多了。”

“我们帮不了所有人,你也不要难过。”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伸出援手,便是我们能做到的所有了。”

后来,北宁打了胜仗,难民也渐渐从江南失了踪迹。

但温向烛却有了留心视线里所有人的习惯,瞧见贫困潦倒的人便给些碎银子。

若看见那些家里出来巨大变故的人亦或者活着都是一种艰难的人,他会脱下身上的一件首饰给出去。

有时候温小公子叮咛当啷的出门,回来便没个声响了。

久而久之,温府出了个菩萨心肠的小公子便人尽皆知了。那一块的人,或多或少的都受过他的恩惠,他们会称温家的小公子为“小神仙”。

甚至有人言道,实在走投无路了便去温府吧,温家的小神仙会救你的。

直到温老爷说他:“照你这样,温家的钱花完了也只能帮到极少一部分人。”

“而且你只能帮他们渡过眼前的难关,往后还有无数座大山在等着他们。”

温老爷说这话时,脸上带着无奈的笑。温向烛知道爹爹没有生气,便爬上了他腿上,问:“那要怎么才能彻底帮助他们?”

温老爷说:“北宁好了,他们才能好。”

他接着问:“北宁怎么才能好?”

温老爷没想到年幼的儿子会问这个问题,玩笑道:“北宁都是好官,北宁便好了。”

温向烛看着爹爹的眼睛,定定道:

“那我要当北宁的好官。”

于是小神仙拿起了笔,从黄口小儿学到了弱冠之年。

从江南走到了京城,从无忧无虑的小公子成了北宁的温相。

“所以我便来了。”温向烛忆起从前,脸上还有些未消散的怀念,“不过从前的习惯倒是很难改掉了。”

现在想来,有一颗怜悯之心也不尽然是好事。他和裴觉的孽缘,不就是因为当时蜷巴在宫墙的十七皇子,让他想起了当年难民,心生怜悯,便搭进去了一辈子。

他最对不起的便是当年说要做北宁好官的自己。

柏简行垂眸盯着他看,廊桥浸在融融月色里,木质的桥板随着路人的步伐发出细微的吱嘎声。

温向烛上半截身子斜倚在栏杆上,墨发被夜风撩起几缕。扫过眼角的红痣时,像一笔晕在水墨画上的朱砂。

“看我做什么?”

他思绪敛起,撩开眼皮扫过去,忽然开口。

柏简行没头没尾来了句:“如果你留在江南,能当一辈子富裕公子。”

“将军不上战场,也能承袭爵位,当一辈子闲散王爷。”

柏简行顿了顿:“不一样。”

“我的家就在京城,你背井离乡,总归是辛苦些。”

温向烛看着他,道:“我愿意便不辛苦。”

这句话轻得像风,掠过耳畔便无影无踪。但还是在柏简行心窝留了痕,似针扎过,不痛,倒反是一种难以形容的酸麻。又像是在他心里窝了只兔子,胡乱撞击他的胸膛。

说话间裴书做完了灯,提着两盏黄澄澄的灯噔噔上桥。

“老师,将军。”

“给。”

“给我们的?”

六皇子重重点头。

这番让温向烛直接幻视他幼时了,他在乞巧节也给他爹娘做过河灯。也是像裴书这般,做好了小跑过去给爹爹娘亲——

呸。

什么爹娘,什么跟什么。

他扯了扯嘴角接过:“多谢殿下。”

温府距这处不远,今天街上人也多,他便没叫炽阳骑马车送。

柏简行和裴书和他顺路,结伴走了一程。

六皇子和他熟了些,胆子也大了起来,走在两人中间叽叽喳喳说方才做灯的趣事。

温向烛听得认真,时不时笑两声。

忽而,他脚步滞住。

只见温府门前蹲着团黑漆漆的人影,地上还放着一盏快要燃尽的灯。

裴觉抱着膝盖,闻声抬起头。

他双手蜷成一团,死死盯着向他走来的三人,目光几乎要凝成见了血光的刃。

声音低沉沙哑: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