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辛长平在守备府的待客厅里坐了快三个时辰。
守备大人走前嘴里说得严重,但他家的仆人一直隔段时间就来替辛长平添茶续水,中间还几次来询问辛长平是否需要去净室,等到了饭点还用食盒送来了一荤二素的饭食。
辛长平刚把食盒里的饭菜吃完,守备大人又冷着一张脸回到了这间待客厅,见到吃得干干净净的食盒,他瞟了一眼辛长平说:“你倒是一点都不客气。”
辛长平放下筷子起身朝守备大人致谢道:“多谢大人体恤。”
守备大人让家仆收走了食盒,在辛长平对面坐下,见辛长平还站着,又压手示意辛长平坐下,然后才说:“账本找到了,那管事家里也翻出了那七十两银子。”
辛长平听完心里也安心了些,只是没吭声,恭敬的等着守备大人接下来的话。
守备大人冷笑一声道
:“还得多谢你这大舅子,替我找出家里的硕鼠,一个小管事,家里的藏银比我这个守备的私库还多。”
守备大人家里的账是他嫡妻在管,明面上的俸禄,和人情往来收受的财物都在公中的账上,只有他在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他才能偷偷截留下来放进私库里花用,平时偷着给美妾们些银钱,买些首饰。
没想到今日亲兵去搜查那管事的家里,竟然搜出了近千两银子,亲兵吓了一跳,忙先派了一个手下回来和守备大人禀报。
守备大人的脸色极难看,他堂堂一府守备,靠着洗劫境内的山匪,才抠抠搜搜的攒了几百两的私房银子,他家一个小管事竟然比他还有钱!
再一想,一个小管事就能贪了这么些银子,家里其余的管事呢?守备大人当即下令让所有的亲兵一块儿出动,把家里所有的大小管事连着管家一起全搜查了一遍。
最后搜出来的银子比守备府的府库还富裕。
守备夫人被家里的管事娘子们抱着腿哭求,怒气冲冲的跑来寻守备大人,说:“就为了你那三个小妾的几身衣服,你就这么大动干戈,家里的管事都是我提上来的,你这是打我的脸呢?怪我薄待了你的小心肝们?”
守备大人不语,只是踹了一脚装银子的大木箱,点了点桌上装银票的木匣子。
守备夫人点了点银票,又伸手去木箱子里扒拉几下,脸上的神色变了又变,最后讪笑着说:“还是夫君英明神武,明察秋毫。”
拍完马屁她连忙自己抱紧了木匣子,又招呼跟着的丫鬟仆人:“快把箱子抬上,抬回账房里入账,对了,把那几个管事娘子都给我捆起来,等我回去了再处理她们!”
守备大人见娘子走远了,拍了拍胸口藏起的银票压压惊,这才有功夫去寻被他强留在府里的那个秀才。
辛长平瞧着守备大人的脸色,见他虽板着脸,眼里却无一丝怒气,反而藏着一丝欣喜。
府城到潍县来回一趟若是骑马也就一个多时辰,搜一个小管事的家更是用不了一个时辰,想来守备府的大小管事应该都遭了殃,而守备大人的荷包应该也吃饱了不少。
辛长平便躬身说道:“大人,我那大舅子之罪责是咎由自取,哪里敢当您一句谢,他们胆大妄为竟然敢以次充好糊弄您,书契如何签的自然便该如何赔偿。”
守备大人见辛长平说话有理有据,面相也是正直开阔之人,倒有些奇怪他怎么会和那等小人行径的人做郎舅,正好现在心情愉悦,便问:“我瞧你和你那大舅子可不像一路人,可是你家中娘子逼迫你来替她兄弟奔走?这后宅无知妇人,也不怕把你陷了进去,我若是那蛮横不讲理的,把你也投了牢狱,她倒是何处哭去?”
“守备大人自来了东安府,御下森严,对治下百姓秋毫无犯,还屡屡替百姓扫清境内山匪,东安百姓都知大人爱民如子,如何会怕大人。”辛长平先拍了守备大人几句马屁。
守备大人听得面色发红,他屡次打山匪都是因为荷包渐空,讪笑一声摆手说道:“哪里哪里,职责所在,职责所在。”
拍完了马屁,辛长平再才出言解释道:“我们两家早已断亲,只是他二人突然被下牢狱,家中铺子宅子被封,一双侄儿侄女年纪尚幼无处可去,亦不知发生何事,这才找上门来,我娘子顾念孩子,才让我去府城探听情况,本来知道他们做下何事,并不愿管他们,按书契赔偿,不够数的便让他们做苦力便是,只是孩子们都是懂事之辈,怎会眼见爹娘受苦,定得被他们拖累一生,既得知了其中涉及阴阳契约的隐情,末官才不得不斗胆和您禀报。”
谁家没有些糟心的亲戚,便是守备大人,府中妻妾家里的兄弟也有那不着调还老要自己替他们擦屁股的。
守备大人跟辛长平起了些同病相怜之情,拍拍辛长平的肩膀说:“你娘子倒是明事理的,可惜摊上这么个兄长,你们顾忌他拖累孩子,他自己倒是没甚么顾忌,此次要是不吃个狠教训,以后也长不了记性,你今日也算是帮了我一把,替我抓出了家里的蛀虫挽回了银钱的损失,我也来帮你一把。”
辛长平忙躬身请教:“求大人指点。”
守备大人笑着说:“明相大人曾说过,一个人若是偷奸耍滑成性,那定是苦吃少了,该送他去劳动改造,先前我不是答应你要是所言为实,便只收了你大舅子的铺子宅子,不要他再补银子么,这话你不要跟他们说,待会你去牢狱里见他们,只说明日判决文书判他们缴纳一千二百两罚银,因书契作假,到时候只需缴纳六百两,铺子和宅子连着搜出的几十两银子,一起抵扣五百两,剩余一百两他们掏不出来,男的去军营做苦力,女的去缝被服,一年抵消十两银子,等他们瞧着真心改过了,我再通知你来领人,到时候就说欠的银子他们出去了也得挣钱还你,就他们这不靠谱的性子,孩子是指望不上他们的,到时候他们还的钱你便收了偷偷给了孩子便是。”
辛长平心里自然也愿意让舅兄吃点教训,在守备大人头上都敢玩弄虚作假这一套,要不是自成帝改革军制之后,武官管理制度森严,便是再大的官职都严令禁止乱杀无辜,就他们这行为要是在以前,这会儿怕是头颅都拼不回来了。
辛长平便连连点头应道:“大人所言甚是有道理,多谢大人相帮。”
辛长平吃饱喝足的从守备府出来,拿着守备大人给的手令去守备府的牢狱见宋承业和徐氏。
朱书吏的姐夫见辛长平拿着守备大人亲书的手令,脸色几番变幻,一改之前的傲气,笑得脸如菊花满是亲近的样子说道:“倒是我眼拙了,兄弟你竟是有大来头之人。”
说完还掏出之前收的五两银子非要还给辛长平。
辛长平自然不会要,当初送礼托人办事,哪有事办成了再把礼收回来的道理,忙说:“大人客气了,我哪有什么大来头,若不是大人前几日愿意行方便,如今我们还似没头苍蝇乱串,找不着门路呢。”
见辛长平是真心不要,朱书吏的姐夫才放心的收下银子,亲自带着他去见宋承业他们。
宋承业与徐氏这几日得了照应,每日的饭食好歹没有馊味了,每日还有一小盆清水能擦脸洗手漱口,看起来比上回要干净许多。
见着辛长平再次进来,徐氏忙往他身后搜寻儿子的身影,见半天没出现,才失望的垂下眼说:“耀哥儿今天没来呀。”
“耀哥儿一个孩子,这牢狱是个什么好地方么,老进来做什么?”宋承业瞪了徐氏一眼,然后扭头对着辛长平笑脸相迎,说:“妹夫,可有什么好消息?听说明日我们就要上堂了。”
辛长平按着守备大人的话交待了他们,宋承业和徐氏听说不用他们在堂上再揭穿管事的行径,皆是松了一口气。
这两人虽出入了两回守备府,但只见过些管事、下人,只徐氏带人去量身时见过几位姨娘,可姨娘们并不把徐氏放在眼里,连话都不曾和她说过,只自顾的交待管事盯好了她们的衣裙不许出纰漏。
自前几日得了辛长平的主意,虽知道只有这般才能救自己,可还是内心惴惴不安,今日一早听说明日要开堂,二人都紧绷了一天,反复的演练明日在
堂上要如何出言分辩。
如今放下了心,宋承业又有了心思琢磨,他看着辛长平小心的问:“妹夫,这只差一百两了,你们能不能先替我们凑一凑,这去军营做苦力我们哪里熬得住,而且一年才能抵消十两银子,我们便是在外面随便找个活干,也不止挣这么点银钱,你放心,我们出去了定然会还钱给你们的。”
徐氏也是眼珠活动,心想公爹那老头子可是带了不少银子跑了,要是他们进了军营关上十年,老头子儿子女儿都得生下好几个了,到时候谁知道还能争回几分家产来,便忙跟着求道:“是啊妹夫,你帮帮我们,若是难凑齐,帮着去我娘家问问,应该也能拿出一些来。”
辛长平一见他们这样,便觉得守备大人说得真是没错,看他们这样子这次要是轻松脱困,定然是一点教训都不长的,他便故意板起脸冷冷的说:“我家里有几分家底,舅兄难道不比我还清楚?”
宋承业被辛长平这话怼回来,脸色尴尬,如今爹跑了,只能指望这妹夫相帮,他知道自己与妹妹有怨无情,便只能借着孩子找补道:“实在是耀哥儿和惜娘年幼无依,若是我和娘子在军营关上十年,他们如何是好?过几年便都该成亲嫁人了,没有爹娘在谁人替他们张罗做主?”
辛长平心下冷笑,不再给他们留情面,直言道:“莫说我家掏不出这些银子,便是掏得出,也不会替你们出这笔银子,你们莫忘了,我们两家早就断亲了,如今愿意替你们奔波这两回,全是看在耀哥儿和惜娘两个孩子无辜的份上,他们受你们牵连,小小年纪便没了家,你们还好意思拉他们做筏子,有你们这般的爹娘,他们没有跟着学坏都是谢天谢地了,救你们出来才该担心他们跟着你们这样的爹娘,能有个什么样的未来。”
宋承业被辛长平一番话说得脸颊通红,无地自容的低着头,见辛长平扭头要走,他才连忙追上去拉着辛长平的衣袖说:“妹夫骂得对,都是我们的错害了孩子,镇上有一处小院,在我爹名下,劳烦妹夫替我把耀哥儿和惜娘安置在这小院里,日常托你们多多照顾,到了成年替他们掌掌眼寻个合适的姻缘,如今他们俩最亲的只有你们这姑姑、姑父了,我爹带着许多家产跑了,日后等我出去了定要去寻回来,到时再报答你们的恩情。”
辛长平见宋承业这几句话说得还像点人话,这才停下脚步回头看向他,说道:“放心吧,孩子我和锦娘会看顾,耀哥儿品性正直,我准备引荐他去褚家商行做事,褚家的少主是我好友,定不会让人欺负了他,至于惜娘,锦娘会送她学染线,之后带她在身边做事。”
辛长平没告诉他们宋惜娘的特殊天赋,以及宋氏要出钱替宋惜娘开针线铺子的事,但只这些安排,宋承业和徐氏听了也放下了心。
徐氏惯常看不惯小姑子,或者说她嫉妒小姑子出身比自己好,又比自己聪颖手巧,自嫁进宋家便处处和小姑子别苗头,没想到如今却要指望小姑子替自己照顾儿女,徐氏心情复杂的对辛长平说:“妹夫,替我和锦娘带一句话,先前是我对不住她,多谢锦娘不计前嫌愿意照顾耀哥儿和惜娘。”
辛长平自不可能替宋氏原谅他们,再说了他们如今落了难只能指望自家,有求于人才这般作态,辛长平可没真的认为他们就此就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了,冷淡的点点头便转身走了。
次日在堂上,宋承业和徐氏低头认罪,因证据齐全,府尹大人和何大人都签了字,宋家的铺子、宅子自此都归守备大人处置。
下堂之后宋承业和徐氏被直接带到东安府的军营,宋承业被安排到灶房扛米、挑水,徐氏被塞进针线房,替兵丁们做军服、被褥。
辛长平回了家,怕两个孩子心软,便没先跟他们说实话,只说弄虚作假的管事被守备大人处理了,只按六百两银子处罚,宋家的铺子、宅子、银子一共抵了五百两,还欠守备大人一百两,他们爹娘去了军营做事还债。
这结果已经是预计里最好的结果了,好歹一百两银子能看到尽头,便是十年,他们出来也才四十多岁,若是原先一千二百两,欠七百两银子还不上,他们得做七十年苦力,便是长命百岁,都不够活着回来的。
宋光耀忙拉着妹妹一块儿给姑姑、姑父磕头,谢道:“多谢姑姑、姑父替我们奔波,大恩大德我们永世不忘。”
辛长平和宋氏忙一人一个的拉他们起来。
辛长平对宋光耀说:“你先在家安心住着,等书院放假,我便带你去褚家寻我好友,替你谋个差事。”
宋氏则搂着宋惜娘说:“你也是,莫要着急,等我们打听到了好师父,便送你去学染线。”
宋光耀又要道谢,辛长平拉住他说:“莫要谢来谢去了,显得生分。”
宋光耀便不再客气,只默默的把对姑姑、姑父的感激之情放在了心里,他乐观的笑了笑,心想以后他要多多攒钱,好早日替爹娘还了欠银,接他们出来。
几日后辛盛从书院放假回来,见到表哥和表姐,听说了舅舅舅母之事,也出言宽慰他们,还和宋光耀说:“表哥便把这当自己家,便是出去当差了,放假了也直接回来,就住我的屋子。”
辛盛吃了饭便忙着检查妹妹们的课业,他见表妹的作业都写得认认真真,妹妹却有些偷懒,有些字一瞧就是没用心写,偷工减料的,正在训辛月呢,结果好友姜南星在院外焦急的喊他:“辛盛!辛盛!”
辛盛顾不得再训妹妹,放下纸张便去开门,辛月松了口气,和郭玉娘对视一眼偷笑起来,她其实也不是故意偷懒,只是有时候赶上铺子里来客人了,便只能赶紧草草写完手下的字去接待客人。
辛盛带着姜南星回了自己房间,不等他出言叫妹妹们先出去,满脸急迫的姜南星就迫不及待的掏出书信给辛盛瞧,焦急的说:“辛盛,我表弟病危,我阿爷赶回京城去替表弟治病了,走了半个月了还没回来,阿爷留信要我在家等着,可是我太担心了,我与表弟从小亲如手足,我想现在就回京城去,可我不认识路,怎么是好?”
辛盛接过书信一看,见信上所写情况确实十分紧急,他忙安抚姜南星道:“你若自己跑回京城,先不说你能不能走回去,若是你阿爷派来接你的人正在路上,两相错过了,岂不是更令家人担心?”
姜南星眼眶一红,差点眼泪就要掉出来,只是见屋里还有两个年岁小的妹妹在,怕在她们面前丢脸,他才强压着眼泪颤声说:“我表弟从小就可怜得很,他爹一直不喜欢他和他娘亲,他娘亲把怨气都发在他身上怨怪他不争气,但他其实是个特别暖心懂事的好孩子,虽然年纪比我小,但事事让着我,什么好东西都舍得给我,我把他当亲弟弟看的,我走的时候他还好好的,活蹦乱跳的,才一年没见就说人不行了,我阿爷说他要是不行了便派人来接我回去,可那时候我就只能见到他的尸体了,我真的等不下去了,便是真的也好歹让我见见他最后一面,和他再说两句话吧。”
辛盛见姜南星这么说,劝慰的话也说不出口了,当初妹妹病重,他又何尝不是这般心痛,以己推人,若是妹妹不行了自己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一定会悔恨一辈子的。
辛盛想了想,若让好友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自己回京城肯定是不可行的,便是租个马车找个车夫,路上遥远,说不得会遇上山匪歹人,虽然好友有防身的药粉,可若是寡不敌众,还是安危难测,依然不能放心。
想来想去,辛盛便说:“你先莫急,我们现在去镖局问问,看有没有近日去京城的商队,问问能不能交些银子让他们带上你,人多又有镖师随行,这样能安全些。”
姜南星连连点头,拉起辛盛便要走。
辛月想起上回张家婶子说今日要给张大哥相看,那张大哥今日应该在家,忙说:“哥哥,不如先去寻张大哥问问,他便是镖局的人,认识的镖师也多,若是没有商队要去京城,也可以问问张大哥,看能不能请几个镖师送姜家哥哥一趟。”
姜南星眼睛一亮,忙说:“商队货物多走得慢,不如直接请镖师送我去京城,我可以骑马,这样比马车快,三、四日就能到。”
辛盛听了也觉得可行,便问辛月:“不知张大哥今日可在家?”
辛月点头,招呼他们跟着自
己,边走边说:“张家婶子今日压着张大哥相看呢,如今这个时辰应该回来了,我先去问问,若是张大哥在家我便喊他出来说话。”
辛月在前头敲门,辛盛和姜南星在外等着。
辛月说得没错,张大郎确实相看回来了,如今正被他娘亲挥着擀面杖满院子追着捶,边追边骂:“兔崽子你是要气死你娘是吧!今日那姑娘长得白净秀气,做饭、针线样样拿得出手,配你个糙汉子绰绰有余,你竟然还看不上!这么好的姑娘你都瞧不上,难不成你要娶个天仙!你多照照镜子,看看你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