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真可怜◎
温幸妤已离京七日。
雪停了,天却冻得紧。前几日纷纷扬扬的大雪,此刻被日头一照,刺得人眼睛发痛。商队十余辆大车,满载着汴梁城的绸缎、瓷器,慢吞吞在雪地里跋涉,即将抵达澶州。
按理说,两日前就该到澶州,但因着雪路难行,商队还要时不时清点货物,中途休整,故而行路比一般马车要慢。
行过陈桥驿、滑州,整整七日,才快到澶州。
原本,温幸妤打算自滑州转道,但无意间从镖师那了解到,滑州道路单一,水路一般都是拿来运货的,客船几乎没有,如果从此处走,很容易被追到。
于是她几番纠结后,选择再等等,到了澶州再走。澶州陆路水路皆发达,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皆有处抵达。
她想要转道模糊去向,此处是最好的选择。
这七个日夜,温幸妤从最开始的紧张忐忑,到现在已变得平静。
温幸妤坐在中间那辆油壁车里,厚厚的棉帘低垂,只留一线缝隙。
望着车外景物在刺目的雪光里晃动,她不知为何,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不安感。
她抿唇抱紧了怀里的包袱,再次回想起这次逃跑的细节。
并未有异常,一切都很顺利。
只是……似乎也太顺利了,比她预想中还要顺利。
或许是逃离心切,她把这些不安归咎于对祝无执的恐惧。
苦笑一声,觉得自己太过杯弓蛇影。
她抱膝坐着,压下纷乱的思绪,打算等到了澶州和商队分开后,独自渡黄河往东边曹州而去,再于此地改头换面,几番转道,直到祝无执放弃追捕。
商队里的几个镖师对温幸妤印象不错,见她多日来闷闷不乐,只当是第一次离家,有些不适应。
其中一个黑面大汉,拿了半块干饼递给温幸妤,善意道:“吃些东西吧,等过了凤池山,再行三十里,就到澶州北城了。”
温幸妤回过神来,接过饼子道谢:“谢谢赵叔。”
大汉叹了一声,眸中似有想念:“你跟我大女儿差不多大,不必客气。”
温幸妤心中有暖流划过,她浅笑点头,就着微凉的茶水,把半块饼子吃了。
马车缓慢前行。
半个时辰后,车夫声音闷闷地传来:“可算到凤池山了,今儿晚上到澶州地界,可得好好用些热茶热饭,暖暖肚子。”
温幸妤闻言放松了些,几个押车的镖师也活泛起来。
前几日下了雪,山路难行,两侧山林寂静,偶有乌鸦飞过,断枝脆响。
车厢内燃着劣质炭盆,帘子开了点缝隙透气,温幸妤缩在角落,偶尔和几个镖师说几句话。
就在这松弛的当口,死寂的山林深处,毫无征兆地,传来嘈杂的马蹄声。
温幸妤心头猛地一紧,攥紧了手中的包袱,透过车帘缝隙看去,登时心下大骇,面上血色尽褪。
是山匪!
不等众人反应,林子里冲出数十骑人马,踏起漫天雪粉,直扑商队。
“抄家伙!”
商队领头的镖师怒呵拔刀,双方顷刻交战。铁器撞击声、痛呼声、马匹惊嘶声,不绝于耳。
温幸妤油壁车被几匹受惊的马带着猛地一冲,几乎侧翻。车身剧烈摇晃,她死死抓住窗框才没被甩出去。
她强压恐惧,想着趁乱跳车遁走。
手刚伸向车帘,一双大手就率先一步,倏地掀开帘子。
寒风夹着浓烈的汗味和血腥味猛灌进来。
一张狰狞的脸突兀地出现在缝隙外,脸上横亘一道暗红刀疤,嘴角咧开:“嘿,车里还有个细皮嫩肉的小娘子,正好抓回去给老子当压寨夫人!”
温幸妤大惊失色,向后急缩,后背重重撞在车厢壁上。
那山匪一把扯住了温幸妤罩在外面的斗篷,猛地向外一拽。
巨大的力量传来,她惊呼一声,身不由己被那力道拖得向前扑去,整个人被生生从车厢里拽了出来,重重摔在冰冷刺骨的雪地上。
她下意识护住包袱,摔得眼前一阵发黑,半天爬不起来。
山匪劈手抢走她的包袱。
温幸妤惊怒交加,强撑着爬起来去夺:“还给我!”
山匪嬉笑躲开,打开看了几眼,把里头银子拿走,见有个骨灰坛,骂了一声“晦气”,随手丢雪地里。
她赶忙捡起来,见骨灰坛没破,才松了口气,把坛子重新装包袱里,牢牢抱着。
山匪没有再为难,挥手道:“都捆了!一并带走!”
混乱很快停止。
雪地上,温幸妤、商队的人以及镖师,都被捆了手脚,蒙上眼睛,串成一串。
那些货物被山匪们熟练地翻找,值钱的被挑出,粗暴地堆上几辆空出来的大车。
山匪头子翻身上马,大手一挥:“回寨!”
温幸妤蒙了眼看不见路,被推搡着,深一脚浅一脚地踏着没膝的积雪,踉跄前行。
押解匪徒嫌人走得慢,不耐烦地推了一把又一把。
温幸妤跌跌撞撞于众人间行走,脸色煞白。
怎么会遇见山匪呢?商队出发前都会了解清楚沿途情况,不可能选有匪患的路走。
难不成这些山匪是从别处流窜而来的?
她该怎么办?
温幸妤垂着头,老老实实走,心底飞快思考退路。
这些山匪有些奇怪。
他们并未杀人,只劫了财。但若只是求财,没必要花工夫把所有人都押走。
这些人…究竟想做什么?
山路崎岖,积雪更深。
不知走了多久,日头开始西斜,给冰冷的雪地镀上一层刺眼的淡金色。
翻过一道陡峭的山梁,山匪摘了众人眼上黑布。
温幸妤慢慢适应光线,看清了眼前景象。
山寨内盖着很多木楼和瓦房,大门上刻着“黑石寨”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温幸妤等人被带到了三间破败的柴房外,分开关押。
她靠着冰冷的泥墙坐下,惊魂稍定。
方才进寨后,她偷偷观察了寨中景象,发现除了凶恶的匪徒外,还有不少衣着干净,神色轻松的老人妇女孩童。
这说明,这些山匪不是穷凶极恶之徒,虽不知为何掳掠他们前来,但起码可以推断,山匪短时间不会要他们性命。
只要不杀人……她就能想办法逃。
温幸妤鞋袜被雪水浸湿,手脚早已冻得麻木,身上夹棉袄子那点可怜的暖意,似乎完全透不过来。
她苦笑一声,心说自己果真倒霉,刚出龙潭,又入虎穴。
柴房内的镖师们一脸不忿,挣扎怒骂了好一会,见门外看守的山匪不搭理,才慢慢安静下来。
有个女镖师冷静很多,观察之下,发现温幸妤缩在角落,似乎在思考什么。她想着这些书香门第的闺秀大多聪明,说不定会有什么办法。
她挪过去悄声道:“妹妹,你可有什么章程?”
温幸妤回过神,默默摇头。
女镖师有些失望,却也没说什么,她见温幸妤脸色发白,温言安慰道:“妹妹别怕,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办法的。”
话音落下,柴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沉重的脚步声踏着干草和尘土,由远及近。
巨大的阴影投下,一双黑靴停在温幸妤面前。
她惊惧仰头,只见一身着青布直裰,样貌白皙斯文的年轻男人正笑眯眯打量她。
他一双眼尾微微上挑,有些像狐狸。
温幸妤赶忙低头,心如擂鼓,暗道不妙。
女镖师见状护在她身前,怒骂道:“臭山匪,你看什么呢!”
那男人依旧笑眯眯的,旁边的瘦子一脚把女镖师踢开,骂道:“怎么跟我们二当家说话呢?当心老子剁了你下酒!”
被称为二当家的男人眼风轻飘飘扫过去,瘦子立刻噤声,白着脸退了出去。
他兴致勃勃的蹲在温幸妤跟前,端详了好一会。
少顷,他一言不发转身离开。
莫名其妙来,又莫名其妙走。
柴房的门被重重合上,女镖师暗骂了几句。
温幸妤靠在墙上,神色也带着不解。
她深呼吸,慢慢压下心头对匪徒的恐惧,强行捋清思绪。
半晌,她问旁边的女镖师道:“你可听过这黑石寨?”
女镖师点头:“自然听过。”
“这黑石寨原先在这一带很有名,只是向来只劫恶贾商队和贪官污吏。”
说着,她也有着疑惑:“不知为何,这次忽然对我们这小商队动手。”
温幸妤道了声谢,细细思索。
暮色降临,期间只有人送了冷水来,并未给吃食。
温幸妤喝了点水,重新坐回角落,一遍又一遍,回忆这七日来发生的事。
枯坐一夜,即使再不愿承认,她也明白了几分。
她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蠢货,蠢到跳入陷进却沾沾自喜,毫无知觉。
一开始,她就发觉这些山匪很不对劲,细想之下,才明白过来……分明从祝无执说要去应天府开始,就隐隐透着怪异。
那被抛掷脑后、掩盖于急切逃跑之心下的不合理处,于在此刻终于清晰起来。
温幸妤闭了闭眼,只觉遍体生凉,心如死灰。
怪不得这么顺利,怪不得这么巧合,如果没有猜错,这一切都是祝无执放任的。
就连山匪,恐怕都和他脱不了干系。
她有些后悔,前几日应该从滑州走的。
祝无执恐怕是算准了她的心思,知道她谨小慎微,定不敢从滑州这种距离汴京太近,且道路单一的地方走,而选择不远不近,距离正好,且四通八达的澶州转道。
何其可怕的心思。
他费尽心机,放她逃走,又命山匪劫商队,到底是为什么呢?
思来想去,唯有一种可能——他一直不相信她肯真心留下,因此故意设局,放她逃走,目的是让她感受世路危险,从而知难而退,乖乖待在他身边。
她这月余的曲意逢迎,在祝无执眼里,恐怕就是个拙劣的笑话。
寒风卷着雪沫,从破旧的木门缝隙透入,冻彻骨头。
她眼中含泪,巨大的绝望感席卷而来,胸腔闷堵,喉咙血气上涌,欲咽不下,欲呕不得,叫她喘不过气。
凭什么?就凭他出身高贵,就凭他位高权重,就可以肆意妄为戏弄人?未免也太过可恨。
她当初就不该救他。
薄情寡义,傲慢暴戾,她不明白自己当年在国公府,怎么会以为他是个好人呢?
柴房冷风透骨,温幸妤无力靠在冰冷粗糙的墙壁上,面色灰败。
*
温幸妤被山匪关押第二日,也是汴京宫变的第八日。
枢密使和同平章事的位置尚且空悬,各大臣吵得不可开交,皇帝还未做决策,忽然抽搐昏倒。
皇帝被抬回寝殿,太医诊治后,言乃是惊风之症,需要施针用药,静养数日。
太子再次接手朝政,白日处理政务,晚上侍疾。
祝无执借太子之手,以黑石寨有异动,要去探查为由,带着几十皇城司的人离开。
如此,皇帝不日后暴毙,他可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而侍疾的太子…就是弑君杀父的罪魁祸首。
他安排好一切,确保万无一失后,带人快马疾驰,从小道行,日夜不休。
不过两日半,便抵达凤池山黑石寨。
祝无执一身玄色大氅坐于马背上,金冠束发,矜贵冷冽。
他仰头看着黑石寨三个字,脑海中浮现温幸妤的脸,唇角微勾。
不知她如何了?吃了那么苦头,是否后悔逃跑。
他想,她那么娇柔胆怯,定然怕极了,悔极了。
等他“救”她回府,她会心存感激,并且由此以后,明白世道险恶,身为女子无法独自生存,从而彻底丧失逃跑的勇气。
家养的雀儿,经不起风浪。
祝无执心情不错,属下出示令牌后,被寨主恭敬迎入。
他跟寨主交谈片刻,在其敢怒不敢言的目光中,命属下处置了一批手沾无辜之人鲜血的恶徒。
他亲手削了把温幸妤拽下马车摔伤、以及出言调戏的山匪双手。
做完这些,他不紧不慢,连脸上飞溅的血点也未擦,缓步朝柴房走。
*
柴房在寨子最偏僻一角,看守严密,温幸妤被关了四天。
这四天里每天都会有商队的人或者镖师被拉住去,而后发出几声模糊的惨叫,就再也没回来了。
她不免怀疑自己,难不成是她猜错了?这些山匪真是杀人不偿命的恶徒,自己只是倒霉罢了。
似乎不论怎样,都是绝境。
此时窗外日光淡薄,穿过破洞的四方小窗,透入冷光。
几天来,看守的山匪每日会丢半个干饼和一碗冷水进来。
虽然饿不死,但也饿得头晕眼花,肚腹里都感觉是冷的,让她根本没办法集中精力思考。
她怀里依旧抱着包袱,仿佛这样就能驱散些恐惧。
正坐着,忽听得门外传来一阵平缓的脚步声。
柴房里剩下的几个人皆面如土色,惊惧瑟缩,温幸妤也难免害怕,紧紧抓着包袱,把头低下去。
柴房的门吱呀一声打开,冷风和光线一齐灌入,温幸妤没忍住打了个哆嗦。
她肩膀轻颤,不敢抬头。
可这次,等来的不是山匪粗鄙的辱骂,亦或者商队里的人的哭嚎求饶,而是一声极轻的嗤笑。
紧接着,一道熟悉的、令她畏惧的低沉嗓音,叹息着,不疾不徐的,于门口响起。
“真是可怜。”
满含讥诮。
【作者有话说】
求灌溉宝宝们[可怜]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