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闻绛最后决定周末一整天都待在谢启家。

说是“家”也不太对,闻绛要去的地方其实是谢启的单独住处,并没有住着谢启的父母,毕竟有大人在场,孩子们多会感到放不开,让闻绛想象自己在谢家主宅的某间屋里,呃,和谢启做点那种事,到饭点又和人家父母一起吃饭,他就会摆出一张写满抗拒的麻木面瘫脸——虽然在外人眼里和平时也没什么区别。

问题不大,谢启能看懂就行,对方最后跟闻绛说了个闻绛没见过的住址,据说是他从父母那里收到的生日礼物,闻绛没去过这里,其实也有些好奇。

比起公事公办地解决问题,就当休息放松,找朋友玩时顺便做点别的事听着更不尴尬,大概吧,总之,闻绛选择顺从。

他明显感觉自己答应谢启后对方的心情好了许多,对方提出想让自己早上就过去,中午留下来吃饭等要求时闻绛都点头说了“可以”,二十分钟后,谢启开车送闻绛回家,本来碎碎的他已经彻底被闻绛拼好,整个人恢复成原模原样,从内到外不留一丝破裂痕迹,闻师傅的修补技术堪称完美。

谢启当然和林巡不一样,但谢启也不总是“听话”的,他们圈子里的人可能都有这方面的通病,闻绛一直说好,谢启就从委屈低落,渐渐变得得寸进尺,最后还蠢蠢欲动地想把周六也划入“待在一起”的范围,但他的野心落空,闻绛已经给周六安排好了行程。

戏剧社很可能在周六安排一场额外的排练,来追赶他们因为定不下剧本而停滞许久的进度,即便周六没有排练,闻绛也不会有空,这是他在蛋糕店临时决定的新计划,闻绛准备再度开始自己的打工生活,争取近期内攒一笔钱出来。

此外还有一个小插曲,林巡这个过去从不主动找闻绛聊天的人,吃瘪一通后也不知道自我调理了个什么东西出来,反其道行之,当天晚上开始给闻绛狂发消息。

21:00

林巡:小狗打出满分.jpg

林巡:小鸟亮闪闪登场.jpg

林巡:闻绛闻绛

林巡:你想哪一天做你的作业呀

21:15

林巡:有没有人说过你名字很好听

21:20

林巡:还需要我做什么吗

21:30

林巡:我买了艺术节的票

林巡:你是不是要演出啊

林巡:满脸期待.jpg

21:35

林巡:你以后也想演戏吗

林巡:我有个企划,你有兴趣吗

闻绛:闭嘴

22:50

林巡:好的

把握不住能令闻绛满意的闭嘴时长,林巡变得安静,暂时不再乱发消息。而左右暂时解决了实践作业的“插队”,计划重回正轨,闻绛终于正式将精力投到戏剧社这边。

眼下距离延海艺术节越来越近,这周无论如何都该定好排练方向,最晚在周五放学前,戏剧社就必须要得出究竟选用什么剧本,又要如何分配角色的最终结论。

林雯之主张换剧本换演员,其背后成因很可能与闻绛的短信乌龙有关,但说林雯之是单纯因为短信——是完全“为了闻绛”才这么做的,闻绛第一个不信。

既要“共勉”,闻绛推测在林雯之眼中,他们现在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或者说,是一个都希望改剧本的共勉小队。

只不过之前自己忙于作业,又向来不过问社团中决策层面的事,所以林雯之一直担任推进计划的主力,现在闻绛顺利回归,二人利益一致,可以合流商讨,闻绛觉着对方大概率很快就会主动找自己。

——也就是今天。第二天放学,闻绛淡然从林雯之手里接过原定的旧剧本和她终于赶工结束的新本子。

其他人都陆陆续续收拾书包离开教室,闻绛坐在原位没动,林雯之坐在旁边也没动,二人如同砸进木板的钉子,视人群流动于无物,组成一个沉默而稳定的短线阵型。

对方一定想和自己私下谈点什么。

这对入学以后就稳定当着同桌,小组作业经常合作,社团里公认的黄金搭档,彼此之间已然拥有了一种无声的默契,闻绛本着严谨的审视态度翻开剧本,经验与直觉告诉他,今天就是揭露短信谜底,他们双人小组正式展开行动之时——虽然他目前还不知道他们小组要做什么。

***

今天就是和闻绛商量最终计划之时,经验与直觉如此这般告诉林雯之。

改剧本并换演员这件事她思考了许久,照现状来看,她可以说动社长,但距离对方正式答应换本仍差最后的临门一脚,眼下时间紧迫,可能得让闻绛来做这最后的推动力。

想要把现状完全捋顺,那话题还得从戏剧社的旧本子说起,闻绛虽然是戏剧社的现任台柱,但并非所有的剧目都由他来做男一号。

实际上为了培养新人,增加社团活动的趣味性,提高每位成员的参与感,社团也经常采取纯粹的抽签法来分配角色,或者指定闻绛演配角,那种奔着第一名而去的社团比赛,则肯定会由闻绛担任主角。

明明理应如此,这次的情况却打破了常规,戏剧社要参加延海艺术节举办的戏剧比赛,第一次分配角色时,男主角的位置被直接分给了下一届的学弟。

让林雯之来客观评价,学弟的演技远不如闻绛,将男主的位置让给他,艺术节的奖杯能否到手得打上一个问号。

社长对此应该也有自觉,却不打算更改演员的配置,举行内部投票时,一大半的人也都同意了这样安排,不用动脑都知道跟学弟柯垣是江鹤虎的表弟有关系。

行吧,她自己也不想招惹江鹤虎,自家的戏剧能获奖当然最好,不能得奖,林雯之也没什么执念,她更在乎她自己的本子,但问题偏偏就出在这上面。

写好本子再选演员,和指定演员后反过来根据演员写本子的体验完全不同,没有比赛的时候,社团的氛围更加轻松随意,林雯之能进行很多大胆的尝试,剧本写起来没有限制,而要参加比赛时,启用的演员又都是信得过的,社团里最有实力的一批,给林雯之省了不少麻烦。

还拿闻绛来说,他本身能接的角色种类就很多,不管是演符合人们刻板印象的冰山冷酷系角色,还是演与之完全相反的清爽阳光型角色,都能将林雯之心里的形象演“活”。

且就像写剧本本身就是对林雯之自己的文字类异能【妙笔生花】的一种训练,尝试风格迥异的角色亦是对闻绛的【戏剧舞台】的锻炼,林雯之放开手脚写剧本,闻绛来者不拒地接住对方创造的角色,对他们是双赢的局面,再想想合作剧本好评如潮的反响和给戏剧社赚的活动经费,还可以说是场三赢。

但柯垣不一样,柯垣能演的角色很单一,很多剧情让他尝试演出来的效果都很糟糕,还不如不要,林雯之的本子因此写得磕磕绊绊,束手束脚,她将此番经历称之为一场为将来进入社会提前准备的工作模拟。

就像导演要求自己必须写出一个能得金奖的有深度的好本子,同时又内定了一位实力不足的演员当绝对的第一主角,剧本的多处情节皆因为外力而反复修改更换,尽管林雯之想了很多补救策略,把本子改到质量能看且契合演员发挥的水平,最终成品仍有一大半以上的内容都不是林雯之真正想写的东西,她在定稿时颇有种“甲方满意就行”的摆烂心情。

让林雯之十分不满的还有一点是,为了给戏剧增加更多亮点,或者准确来说,增加柯垣的个人高光戏码,旧本子最终删除了独属于女主演鹿静槐的个人演唱的部分,改成了和柯垣的二人合唱,此外还有三场柯垣的独唱戏。

鹿静槐的【天籁】和柯垣的【天使之音】都是A级,单论唱歌可没有柯垣胜过鹿静槐的道理,且原定的个人歌唱对鹿静槐饰演的公主一角非常重要,是完善她的人物弧光,传达角色情感的重要一幕,这么一改,公主的个人戏直接变成了与王子的“爱情合唱戏”,公主自身形象立刻就会失色不少,还会影响作品想传达的内核。

很难受,各种意义上很难受,一想到本子被强行改成这样就难受,再一想这么平庸无聊的故事要在延海艺术节上公开演出更难受,但要说据理力争......林雯之也下定不了决心去做,这里面还会牵扯出些跟人情世故挂钩的问题。

毕竟戏剧也不只和她一个人有关,终究要靠整个社团来完成。鹿静槐私下里总在跟林雯之强调自己完全不在乎戏份的分配,只要能唱好自己现有的那场就满足了,估计也是担心林雯之成为“出头鸟”,沾惹上更大的麻烦。

且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作为主演的柯垣。现在的剧本可以说完全是想着他个人的长处与短处,为他量身定做的本子,最简单有效,直捣病灶的做法就是把他从这个位置上踢下去,换成闻绛上来,那林雯之一下子就又会觉得海阔天空。

闻绛收到角色分配通知后是没有提出异议的,林雯之的主张却一定会把对方卷进来,以朋友的角度思考有些顾虑,她本来做好了当一个没有感情没有思想的乙方的打算,直到之前,闻绛突然给她发来了一条短信。

——“公主会成为属于我的宝物吗”。

非常莫名其妙的言论,林雯之的第一反应是哪里搞错了,她仔细思考了几秒,凭自己的长期了解,她的同桌——常被当成高冷男神的闻绛此人,难道是那种会大晚上莫名其妙发来条意义不明的短信的怪人吗?

......他还真是欸。

这一琢磨不要紧,刚开始还不信,越琢磨就越觉得发短信的肯定是闻绛本人,这条短信背后必然别有深意。

公主,公主......公主是指什么呢?对方新想出来的冷笑话?感觉不太像。

在某种看不见的影响力的作用下,所有的话语背后自有一套运转逻辑,林雯之被动带上了名侦探的帽子,而一切的论据都会自发指向她近期最希望解决的事情。

“公主”,剧本里也有公主,将公主视作宝物,会吐露出这种情话一般的言语的是“王子”,王子那就是男一号......

难道说,林雯之内心升起个大胆的猜测:闻绛其实是在隐晦告诉自己,他其实还是想演男一号的。

如果钱朗在场,会表示这个公主是他和霍夏彤偶尔会用的甜蜜小称呼,对方的头像就是可爱的卡通公主嘛,看着还很红。

把话说回来,想归这么想,林雯之还不至于单凭一个猜测就做些什么,不管是真是假,让人头疼的问题依旧摆在眼前,比如说柯垣跟江鹤虎这层关系——然后很快的,林雯之听说闻绛在众目睽睽之下把江鹤虎给打了。

......那没事了。

这个节骨眼上这么做很难不让人多想......是吗?是吧?总觉得很可信啊?

以闻绛在A级场的表现为转折点,林雯之正式开始重新思考她原本很想干的推翻剧本换主演一事,之前闻绛忙于他的实践作业时,林雯之还特意又问了对方一次“你想当主演吗”。

闻绛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他一错不错地跟林雯之正对上视线,淡然直白表达了“想”。

原来如此,林雯之认真握了握“战友”的手:“共勉!”

闻绛相当配合地面瘫着脸回应:“共勉。”

之后闻绛因为作业暂时脱离战场,林雯之正式开始提议修改剧本,并推荐闻绛担任新剧本的主演,江鹤虎这最大的问题被闻绛那边给担下来了,几番争执之后,林雯之这边也拉到了不少人的赞同,现在就剩下了态度颇为摇摆的社长握着最关键的决定权。

要商量的话,果然最好就是在今天吧,林雯之看着闻绛翻完了两版剧本,打破沉默率先发问:“闻绛,你对新一版剧本怎么想?”

高下立判,闻绛想。

他之前一直在忙,所以只看过林雯之的旧版第一稿,也没有参与后续的意见讨论,只听说这回的写本进度不是很理想。

在他的记忆里,旧版初稿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故事,表面看是很童话风的王子、公主与守望他们的精灵的冒险传,但内核又有种隐射现实的大胆辛辣,只要再经历几次打磨,肯定能成为非常优秀的作品。

但......读完最终定稿的旧剧本,闻绛确信他们社团是出了点问题,最终定稿版不能说和初稿毫不相干,瞧着也两模两样,剧情节奏和角色塑造都发生了严重偏移,有种改着改着,反而越发趋于平庸,失去了最初的亮点的感觉。

单看旧剧本的剧情本身,这并不是个差劲的故事,但写出来的人是林雯之,以闻绛对对方的了解,这完全失去了其一贯的水准。

反观林雯之力挺的推翻重来的新剧本,像是要亲自证明自己没有江郎才尽一般,阅读体验明显超越旧本子,在这之中,对演员的角色分配也进行了变动,闻绛从旧剧本的路人角色变成了新剧本里的主演,而原本要做主角的学弟柯垣变成了男三号。

回想起林雯之专门问过自己要不要做主演,种种线索都和自己的推论都能对上,林雯之想换剧本,更换剧本也意味着自己能成为男一号,他们的确是个利益共勉小队。

“挺有趣的。”闻绛老实回答。

林雯之问他:“和旧的那版比呢?”

“我更喜欢新的。”闻绛继续老实回答,想了想又说,“如果考虑拿奖的话,我觉得新剧本更有希望。”

“我也这么觉得。”林雯之赞同地点点头,“如果要上延海艺术节,我更希望是这一版。”

“所以,为了让我们演出新剧本的计划成立,”林雯之朝闻绛比出一个“耶”的手势,将话题丝滑切入他们共勉小组的内部计划:“之后可能需要你做两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