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余寻光的反思与剖析
孔思益的声音和她的目光一样未经修饰, 带着一股冬天的冰冷,令人醒神,“你有想过你为什么主动争取修改宋启丰的人设吗?是出于演员对不同类型角色的追求吗?”
余寻光交握着手掌, 双手传递出的温暖能让他感受到自己, “当时没想那么多。”
孔思益的语气里夹杂着些许引导,“当时在想什么?”
“我只觉得他的设定是不对的。”
“这是否代表着,你的内心深处对角色其实是有一个衡量的标杆的。”
余寻光马上回答:“当然会有,每个演员都会有。但是……”
他又沉默。
他的脸在台下的监视器里有一段时间的凝滞。
他保持着坐姿没动,只有缓慢的眨眼睛的频率能被人知道他还在思考。
孔思益耐心的等待着他的回答。
余寻光再度开口时, 他终于肯抬眼望向对面的主持人, “我不太愿意用[挑选]这个词去形容那些角色人物。剧本是我选择的,但是在那些人物面前, 我是被选择的。”
孔思益动了动脖子,刚才她也维持着僵直, 导致她的脖子微微发酸。
“这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我会,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有没有做好。”
“你有没做好的时候吗?”
余寻光绷紧面颊,他突然不知道该怎么说。
孔思益看着他,她歪下肩膀,朝他的方向凑近了一些。冷冬已经过去,春天即将来临,她的声音变得前所未有的柔和。
“余寻光, 你不要害怕,你要信任我。我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或者想要制造话题爆点才来采访你。我想做的,是帮助你挖掘最真实的你。我想了解,同时我也想让观众们看到一个真实的余寻光。”
“咳……”余寻光清了下嗓子,第一次在公共场合这么深的剖析自己, 他有些迷茫,“好的。”
孔思益继续引导他,“就像演员信任导演一样,你现在是我的嘉宾,请嘉宾信任主持人,好吗?”
余寻光抿紧双唇,舔了舔,他转头看向台下,“我想喝点有味道的东西。”
孔思益帮他做出选择,“果汁,可以吗?”
余寻光将范围缩小,“柠檬汁吧。”
现场导演马上吩咐后勤助理去准备。
助理走到演播厅门口,一阵踌躇,她想了半天,还是跑回来问在台下等待的小陈:“助理老师,余老师说的柠檬汁有什么要求吗?是需要买哪个品种的柠檬用哪个品牌的榨汁机现榨,还是需要点哪家的外卖,您能给个方向吗?”
“不用不用,”小陈一听,哪需要这种排场?他跟着现场助理一起出去,说:“你们楼里不是有贩卖机吗?买个最常见的柠檬汁就行。”
助理愣了一下,“哦哦哦”地瞪着眼睛走了。
台上,余寻光用手抠着嘴唇,孔思益从这个动作判断出他有些紧张。
她灵活的换了个话题,“我们聊聊你小时候的事吧。你在上学的时候有什么趣事吗?”
余寻光摇头,眼睛虚瞄着某个点,“没印象了。”
孔思益合理怀疑,“怎么会没印象呢?是你不想说,还是你不够信任我?”
“没有。”余寻光把头转向她,用一个下压嘴角的动作证明自己话语里的真实,“要真正细讲的话,确实没什么好讲。我从小就属于那种比较呆板、迟钝的孩子,我一直在按部就班地学习,按部就班地成长。可能太久了,对中小学……真没印象了。我只知道听老师的话,然后埋头读书。我那时候觉得人生特别平淡,就像杯白开水。我没有付出什么浓烈的情感,也没有收获什么刺激性的情绪。每天好像都是一样的。”
“你没有朋友吗?”
“如果在这个区间内还能有「同学」这个分组的话,没有。”
“没有女孩追求过你吗?”
“没有。”
“可是你长得很帅呀。”
“学生时期,评判一个男孩是否受欢迎,颜值方面是最不重要的。我不够风趣,不解风情,不爱社交,不爱说话,不会玩,不爱玩,哪个女孩会喜欢这样的人?”
孔思益分析着他的话,“听起来你好像很孤独。”
“还好,”余寻光已经可以直视她了,“我以前对社交本身,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欲望。”
“是因为你的精神世界足够丰富?”
“有这个原因。”
孔思益觉得奇怪,“但是你是学表演的。没有欲望,对你这类人,是矛盾的,是有缺陷的。”
余寻光想到往事,忍不住微笑,他在欣赏记忆里更年轻的自己,“我在学校里读书的时候……我是指大学,我的成绩不是我们班最好的,班主任也很少夸我。”
“为什么会这样?”
“我做不好,”这件事余寻光倒是记得清楚,“我大一的时候有听人说,「就那个余寻光,他算什么呀,他完全是靠脸考进来的」这类的闲话。”
他觉得很有意思,脸上仍挂着笑。
孔思益的表情却逐渐悲悯,“你是说,从最开始接触表演的时候,你也是不开窍的,对吗?”
余寻光闭了闭眼,毫不犹豫。
“你们班成绩最好的是谁?”
“耿昱鑫。”
孔思益很直白,“暂时没听说过。”
余寻光很宽容,“演员的生命是很长的。只要他能够一直演下去,有一天你会知道他的。”
孔思益露出半分笑意,“我想,我能够有采访他的那一天。”
气氛好像没有那么凝滞了。
“你对大学里的生活好像记得比较清楚,是因为时间上离得近,还是在那个时候,你的性格就已经有所变化?”
“接触到表演之后,我觉得每一天,都是精彩的。”
“你很喜欢表演。”
“以前有些不确定,现在我可以肯定,是的。”
孔思益再一次问:“我现在经常听到有人评价你说,你是天赋型的演员,你认可吗?”
余寻光谨慎的回答:“天赋不天赋,我说了不算,观众夸奖的也未必是事实。总归我现在对于表演这一方面,还好,我尽到了我现阶段的努力。”
孔思益寻找着他话里的落点,“你是做了哪方面的提升,或者说,一开始是哪方面的不足阻碍了你……悟道。我们可以这么说吗?”
余寻光毫不犹豫脱口而出,“是台词和情感。”
就算系统不给他具体的数值评价,他也一直知道自己有这俩方面的问题。
“我有时候会受到这两方面的拖累,达不到戏剧需要的效果。”
孔思益问:“后来你是怎么克服的?”
余寻光完全不掩饰,“并没有完全克服,缺点一直都在。现在观众们看我还好,是因为我学会了灵活地使用技巧。”
孔思益听懂了,“就是专业技能方面上来了。”
“对。”
“你在读大学之前没有学过表演?”
余寻光补充了一下,“没有学过系统的表演。”
孔思益有帮他开脱的意思,“所以你会有这样的起点,是能够让人理解的。”
余寻光摇头,“我个人对此是不太满意的。”观众不会一直宽容,他要是不进步,迎来的便会是挑剔。
“你无法接受自己的缺点吗?”
“不是不能接受,是反思。我会觉得如果我那个时候换种表演方式,我会做得更好。”
孔思益理解了,她越来越欣赏他。
“最近还有这方面的反思吗?”
“有的,”余寻光直接坦白,“我就觉得「陈光」这个角色我没有演好。”
孔思益说:“但是观众朋友们都很喜欢他。”
余寻光很明白问题出在哪里,“观众都是宽容的,他们太好了。”
刚好,买果汁的助理回来了,为了避免产品在镜头面前暴露,她将果汁倒入玻璃杯中才送上来。
余寻光往座椅里挪了一下,低头感谢她,等她走开了,端起杯子浅抿了一口。
演播厅的空调开得太足了,一口冰凉的饮品下肚,余寻光清醒了不少。
溜溜酸的口感也在刺激他的神经。
等到他重新坐好,孔思益才继续问:“你说你没有演好,具体体现在哪方面?”
余寻光看着她,他现在能一直看着她,“我在演陈光的九个月期间,包括训练的时间里,整体来说,我对于「消防员」这个职业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在理解方面是比较悬浮的。所以我后来认为,我那段表演,过于青涩。”
孔思益跟进他的思路,“是什么支持你返回去思考这个问题?”
余寻光给出回答:“当我个人的心智和性格,以及阅历更加丰富成熟之后。”
孔思益帮他总结,“所以你会经常看你演过的那些角色。”
余寻光说:“没有经常,只是在进行自省行为的时候会有这种行为。”
孔思益故意问:“不是为了欣赏自己的成功吗?”
余寻光忍不住笑,“如果一直留在原地欣赏自己的成功,那么我这辈子也就到此为止了。”
孔思益再一次把话绕回去,“你刚刚说,当你学会使用技巧的时候,你对「表演」这门艺术也有了更深层的认知,这是否代表着你在表演时,是有很重的表演痕迹的?”
“是的。”
“你觉得,迄今为止,你表演痕迹最重的戏是哪一场?”
余寻光毫不犹豫地说:“陈敏笙在得知雅君和风眠死讯时的那场哭戏。”
现场立马把那段镜头调了出来。
看到大屏幕上自己在“神仙落泪”,余寻光用手掌捂住了下半张脸,他露出的眼睛里有颤动,也有尴尬。
孔思益还问他,“是这一场吗?”
余寻光的声音都变了:“我现在特别不愿意看到这场戏。”
孔思益说的话还是一样,“但是观众对这场戏的评价很高。”
“观众的评价来自于画面的完美,而从专业的人物表现来说,我可以很肯定,我演砸了。”在进入演播厅后,余寻光的语气第一次这么强硬。
当时促成这种不恰当的表演方式的原因是多样的,尽管不全是他的原因,但余寻光也不允许自己开脱。他不管那些,他只关注结果。
结果就是从一个专业演员的角度来评判,他把陈敏笙演「歪」了。
以他现在的目光来看,陈敏笙根本不适合这种哭法。他是伤心,是难过,可有必要哭得那么悲楚吗?这种哭法要真用到谁身上,宋启丰比较合适。
“这也是属于会让你后悔反思的一场戏。”
“是的。”
孔思益看着他问,“你反思了什么内容?”
“表演痕迹太重了,哭得太夸张了。”
“但你是从专业院校出来的,你们的工作就是在「表演」,不是吗?”
余寻光说:“当然,表演的核心就在于「演」,但表演的最高境界是让人看不出来你在演。”
“我其实觉得你的陈敏笙很自然。”孔思益是真的这么觉得。
余寻光想,这也是一位“宽容”的观众。
“谢谢,陈医生很好,陈医生的人设很好。我想,就算不是我来演这个角色,他仍旧能够达到如今的播出效果,包括「陈光」、包括「徐天乐」。”
孔思益微微皱眉,“你对自己会不会太苛刻了?”
余寻光摇头,“我刚才就在说,是他们选择了我。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人生本就精彩,我的演绎只不过是锦上添花,是让他们被观众看到的渠道。而且跳入专业来说,好的角色需要完整的行为动机,优秀的角色却需要复杂性。「陈光」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完美的人物;「徐天乐」……因为我现在拍完了第二部,我才敢说,他有自己的成长线,但他的人设依旧单薄;「陈敏笙」是完全为了华雅君的成长而设定的一个奉献型人物,哪怕他的行为最后有升华,他还是没有跳出那个逻辑。”
“「阎培熙」呢?”
“阿培从头到脚,更加简单,你分析他的行为动机就能知道,他是个很单纯的孩子。”
孔思益点头,她开始总结,“我能够说,你在现阶段的表演中有个遗憾,是你没有演出过,复杂到非你不可的角色吗?”
余寻光的眼神里已经带上了他自己都没有察觉的侵略性,“能。”
“那么我想,你做演员,就是为了找到那个「非你不可」的角色。”
“我想让所有我饰演的人物,都「非我不可」。”
余寻光暴露了他的野心,但是在孔思益看来,他却是那么的耀眼。
她想,她能够理解余寻光修改人物设定的行为了,“不论是「陈敏笙」还是最初版的「宋启丰」,都有点女主角工具人的意思。所以你是基于这点,才提出完善角色的要求。”
余寻光是一个活得清醒的人,他不愿意过那种得过且过的生活。
他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所以他会定制一种严苛的标准去批评自己。
孔思益觉得她越来越了解余寻光了,“你刚才还说,你的角色会评判你。”
“当然。”
“这好像很奇妙。”
“是的,”余寻光有些骄傲,“这会让我生出某些优越感。”
孔思益问:“你刚才说,以前的你,没有太多的欲望,现在的你应该有欲望了。”
她也喝了口水,才说:“我们按,马斯洛的需求体系分析一下好不好?安全需求是有的,生理需求呢?”
余寻光想了想,说:“我现在对于食物是比较渴望的。我最近在减肥,在戒碳水。我真的是……入行了之后才感受到,原来食物对于人来说是那么的重要。”
“除此之外呢,比如说在「性」的方面,你能够得到满足吗?”
“都还好。我暂时……没有繁衍的计划。”
孔思益先是愣住,然后笑出了声。
回味了一遍刚才说出的话,余寻光也跟着笑了起来。
他下意识的道歉,“对不起。”
“没有,应该道歉的人是我,我用词不当。”孔思益说完,又是一阵笑。
等她停了下来,她看着台下说:“我们会把这部分剪掉的。”
余寻光摇头,他倒是觉得无所谓,“不剪也没关系。”
孔思益捂了下笑得发红的脸,“你真的很有趣。”
余寻光笑而不语,等着她平静下来。
孔思益又喝了口水。
“基础的生理需求达到之后,再来是社会需求。你刚才也说,对于社会关系中人际交往方面你以前是没感觉的,现在呢?”
“现在好了很多。”
“我采访过王文质,他说他跟你的友谊,来自于缘分,他还说如果是现在的你和他相遇,未必会有这种缘分,你怎么看?”
余寻光皱了皱鼻子,“他胡说八道。”
孔思益想笑,又忍住,“你不赞同吗?”
余寻光说:“我大概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可能……以前的性格放到现在,我不会跟他有深入的交流。但是,现在是现在。”
孔思益理解他的意思,“你现在更加成熟了。”
余寻光点头,“4年,大学毕业还不到4年,我就感觉到我个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更好的变化。这种变化让我非常的期待以后的岁月。我最近经常抱有一种幸福的幻想,30岁的余寻光,40岁的余寻光,会是怎样的余寻光?”
孔思益说:“就像酒一样,年份越长的酒越香醇。”
余寻光说:“也有可能过期啦。”
孔思益想,现在余寻光应该是真正的在她面前打开心扉了。
他有着属于年轻人的调皮的一面,这种“调皮”会令他更加生动、可爱。
“除了王文质,你还有别的朋友吗?”
“还有章晔,晔哥。”
“你和他也是因为戏结缘的。”
“对。”
余寻光觉得这方面可以好好说道说道。
“之前……我的表演方法有点问题,导致我在表演时过于代入角色,我在剧组里,会有一段和角色融合的阶段。我和王文质做朋友,其实是陈光和副站长做朋友;我和章晔之间的相处,又同阿培和肖斐的相处模式接近。”
孔思益一针见血的指出,“这样其实不太好,很伤身体,也很狭隘,并且会让你的职业生涯缩短。”
余寻光有自己的评估,“是的,我已经感受到,负面作用令我不太方便开展新的工作了。”
孔思益问:“我知道你们演员也跟武侠小说一样,是有门派的。你觉得你属于哪个派别的演员?”
余寻光露出一个短暂的微笑,“这个问题我和方正蓉老师探讨过。”
“有什么结论吗?”
“我现在觉得,不管什么派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孔思益给予他认可,“显然,你在专业方面也有成长。”
余寻光慢慢的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我以后会尽量避免让自己完全的融入角色,我想尝试,「表面套皮,内核是自己」的表演方法。”
“这是你现阶段的追求。”
“是的。”
“对更好的自我的追求。”
“就像你说的,这是我为了延长我个人的演绎生涯而做出的必要改变。”
余寻光一直在反思。他在饰演陈敏笙和阎培熙时,他会在分析人物之后使用技巧,通过情感上的沉沦与人物达到共鸣。
那种与人物共情到痛苦的行为固然好,但是太损耗精神了。当余寻光的经验一点点累计,他也发现,那不一定是最好的表演方式。
每一次演戏都自我代入,这很棒。可他不是只演几年,只演几部,他的人生还长,他希望能见到更多的人。以后还有那么多的人,他能代入得过来吗?
就像即将会在《故梦》中饰演的黎耀川,他根本不是那样的人,黎耀川的人生经历他这辈子都无法体验,那他还能用以往的方法去演吗?
不用系统提醒,余寻光已经感受到需要改变表演方式的迫切。
孔思益把话题拉回正题,“你刚才说你能得到角色的肯定,那么我想,在自我实现方面,你是拥有满足感的。”
“是的。”
“所以,还是刚才说的,你现阶段正在探索自我超越。”
“是的。”
“你会找到正确的方法的,对吗?”
余寻光的语气非常坚定,“我可能会做错,但我绝不会放弃。”
这一天,孔思益和余寻光聊了很多,余寻光在与她的谈话中,越聊越坚定。
他重新认识到了一个相对陌生的自己。
就像是在给他的人生阶段作总结。
“好的主持人,是能够给予人力量的”——余寻光第一次理解到了这句话。
录完访谈,回到京市,聂梵需要的中国舞训练,易崇已经帮余寻光安排好老师了。
除此之外,余寻光举一反三,还给自己报了个戏曲。
不管有没有用,先学着。
《故梦》3月12号开机,余寻光出席了开机典礼,就又回到了京市。
直到4月1号,他在聂梵的召唤下进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