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虽然目前还算满意,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得看看两间屋子,

这户设计的不错,两间屋子窗户的设计都是朝南, 阳光不错, 大小也合适,一间大一间稍微小一点。

其实姜乐原本想租三室一厅的房子,毕竟他们三个人。

但是俞和衷说他们两个可以一间。

姜乐当时道:“咱们租了房子, 轻易不搬, 上学期间可是都要住一起的。”

目前是七四年了, 也就是说,起码要在一间屋子睡三年时间。

姜乐觉得, 其实还是租三室的比较好。

俞和衷一听可能要好几年都住一块, 当即:还有这种好事?

最后, 姜乐说:“先看看吧, 有好的三室就租, 没有的就两室吧。”

他无所谓, 两个方案都能接受。

这户屋子不错, 俞和衷道:“就租这个吧。”主要是两室。

姜乐说:“确实不错。”

俞和衷:星星眼.jpg

“但是, 咱们再看看下一个吧,下一个不是三室吗?说不定也挺不错的。”姜乐又话锋一转,说道。

俞和衷不死心:“我觉得这个挺好。”

姜乐:“但第三家不是还没看吗?”

俞和衷:“……好吧。”

瓜瓜看热闹看的狂笑不止:【宿主, 哈哈哈你看你家和衷的表情,要不你就从了他吧。】

姜乐一脑袋黑线:【瓜瓜,你最近又在看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瓜瓜心虚不已:【没……没有哇。】

姜乐没答应直接定下, 还是要看看,俞和衷太粘人了,他倒不是觉得烦, 只是感觉现在这种状态对于对方的成长不利。完全是老父亲的心态。

一边舍不得,一边又希望俞和衷能独立飞翔。

心酸.jpg

姜乐决定的事,没别的办法,只能去看了。

他们又去了第三家看,这家院子跟上一家倒是差不多,同样只有四户人,人员相对简单一些。

俞和衷一进来,就在姜乐耳边:“哥,这里没水井。”

姜乐:“……”他看到没水井,还蛮失望的,这家已经往第二家后面排了。

“我刚刚过来的时候看了,这边离公共给水站也有点距离,起码要走十分钟。”俞和衷又说。

姜乐听到这里,已经不太想租这边的房子了。

但,还是再看看,来都来了。

进了屋子,堂屋比第二家稍小一些,勉强可以接受,但是屋子的朝向不太好,有两间太阳都不太照得到,前两天刚下过雨,这两间屋子有些潮。

而且,其中一间屋子也小,放个床,再放个柜子,基本上就占满了。

总之,有上一家对比,这家就差的多了,三室的房子还没有两室的体验感好,两室那边堂屋宽敞多了,朝向也好,还有水井。

反正哪哪都好。

姜乐叹了口气,死心了,就第二家吧。

姜欢也觉得第二家好,第二家因为是按两室出租的,比第三家还便宜一点。

既然都觉得第二家好,那就定下第二家吧,姜军庆的朋友做中间人,他们签了合同,这两天就可以慢慢过来了。

他们又接到了好消息,三人成功通过了高中的升学考试,而且排名都挺靠前。

这几天姜欢虽然没表现出来,但心里还是有些不安,得知这个消息,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

可以准备搬家了。

姜乐搬家的时候,忽然想起来,要去镇上租房,那和衷给他做的淋浴肯定带不走。

天塌了.jpg

好在镇上有公共澡堂,但是姜乐还是怪难受。

以后只能周末回来洗,平时只能凑合了。

“以后咱们隔两天可以骑自行车回来洗。”俞和衷说:“中间那天擦一擦。”

“只能这样了。”姜乐这么想着,倒是觉得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以后周二周四回来洗吧。

解决了这个问题,姜乐又琢磨着要给他姐买个自行车,上下学距离不远,可周末得回来,总不能让他姐走回来吧?

钱其实还好说,姜乐有,可买自行车,需要自行车票。

姜乐琢磨着要从哪弄自行车票,结果,这天姜国庆回来了,还买了辆新自行车。

说是给姜欢用:“奖励你考上高中。”

姜欢:“!!!”

她瞪大眼睛,有些不敢相信:“是给我的?”

“嗯,以后周末回来方便。”姜国庆让姜欢试试,看骑着成不成。

现在高中上学是上五天半,周六只放半天,小学就好多了,上四天半,周三半天假,周六周日全天假。

有个自行车就方便多了。

姜欢高兴又不好意思:“哪用得着专门给我买个自行车啊。”

姜乐:“姐,你试试呗,大哥都买了,而且二哥也能用啊,他出车回来,可以骑你的自行车回家。”

平时他们在镇上住,就不骑自行车了,离得又不远,十来分钟的距离,走过去当锻炼身体了。

姜欢一听,觉得好接受一些了,试着骑自行车,之前她骑过姜乐的,所以会骑,不用从头学,很快就学会了。

自行车的问题解决了,姜乐他们慢悠悠的搬了几天家,终于算是搬好了。

这几天搬家陆陆续续也碰见了同一个院子的人。

隔壁是夫妻两个,带着一个小姑娘,小姑娘大概五六岁的样子,扎着两个小揪揪,有时会好奇的从屋子里探头看他们,要是姜乐他们谁看过来,她又会“嗖”的一下把脑袋缩回去,怪可爱的。

这个院子是 U 字型,两边分别住一家人,中间两家,姜乐他们住的是中间的左边那家,右边就是小姑娘家了。

他们左边拐个弯,住的是一家六口,老头老太太还有中年夫妻,中年夫妻有一男一女两个娃,年纪都跟姜乐他们差不多了。

小姑娘家的右边,则是一家三口,一个老太太,还有她儿子,以及她孙子,姜乐反正没见过这家有女主人,大概就只有一家三口,也有可能恰好女主人不在。

陆陆续续碰到的人,看着都算和善,一家三口那家老太太见他们搬家,还过来搭过话,对方姓王,都叫她王老太。

王老太瞅了瞅,过来的一共四个人,一个二十多岁的男的,还有剩下几个十来岁的。

她有心打听,但没敢跟过来帮忙搬家的姜军庆搭话,这汉子长得凶巴巴的,一双眼睛跟铜铃似的,吓人的呦。

要是这人住在这,她先是不喜,有心想打听打听,都谁住这。

于是,王老太就凑到了唯一的姑娘姜欢跟前,笑眯眯的套近乎:“小姑娘是新搬来的吧?以后咱们就是邻居了,看到没有,那边那家就是我家,以后遇到啥事,你找婆婆,婆婆大本事没有,小事你开口,我一定帮。”

姜欢不知道怎么应对一见面就这么热情的婆婆,看向姜乐他们,发现都在忙,只好吶吶道:“那谢谢婆婆了。”

“嘿,这有啥谢的。”王老太笑着拍了下手,看出姜欢是个好说话的,就开始打听:“闺女啊,你们搬来这干啥,这屋子就两间房能住人,你们这四个人咋住?住不下吧?”

姜欢没什么心眼,正准备说话,一旁一直注意这边的姜乐胳膊肘捅了捅姜军庆,姜军庆扭头,朝王老太看去。

他没什么表情的时候,长得特别凶,就这么直愣愣的看着人,把王老太吓得魂都没了,哪里还顾得上瞎打听,白着脸就跑回了家。

姜欢挠挠头,看着王老太跟脚底抹了油一样,跑的飞快,还奇怪的嘀咕:“咋突然跑了?”

姜乐看着傻乎乎没啥心眼的姜欢,无奈的摇摇头,决定忙完坐下来跟她说说。

另一边,王老太跑回家后,缓过神来,就想骂人,跟自家儿子念叨:“儿啊,你说说,咱院子要是搬进来那么个人,咱日子咋过啊!那就是个大老粗,说话也粗声粗气的,惊了我孙儿!”

王老太儿子在睡觉,听的不耐烦:“你孙子是纸扎的人,说个话都能惊着?”

王老太不说话了,但心里还是不开心。

这边,姜乐他们收拾完,终于坐下来歇着了,就见隔壁的小姑娘又探头过来看,姜欢觉得小姑娘可爱,白白嫩嫩的,村里哪有这么白的?她冲着小姑娘露出一个笑,刚想说话,小姑娘“嗖——”一下,又跑了。

姜欢扁嘴:“哇,我有那么吓人吗?刚刚的婆婆也是,咋突然就跑了。”

姜乐看了眼沉默的二哥,说:“被二哥吓跑的。”

“啥?二哥有啥吓人的?”姜欢瞅瞅姜军庆,这张脸明明就很和善,说完,又想起来问:“二哥吓她干啥?”

姜乐就说了,那王老太明显就是过来套话的。

姜欢听的目瞪口呆,她当时完全没有想这么多:“我当时还准备说来着。”

她看起来有些懊悔,姜乐就说:“说了也没事,反正咱几个人住也不是秘密,到时候搬过来,他们一瞅都能注意到。”

姜欢没想到说个话还有弯弯绕绕的,她问:“那那个婆婆是坏人?”

“也不能说就是坏人,有些人就是好打听,但可能也没什么坏心。”姜乐不想他姐就跟惊弓之鸟一样。

姜欢点点头,这个她懂,村里也有些婶子,就是爱打听这个打听那个的,但本身人还挺好的,没啥坏心思。

目前他们就跟王老太接触过一次,也不能就轻易判定人家的好坏。

后面正常相处着来呗。

姜军庆沉默的听着两人说话,他并不会觉得自己身为他们二哥,就觉得他们的谈话幼稚啥的,反而觉得自己有些方面,应该跟幺儿学学。

至于俞和衷:星星眼.jpg

姜乐:咳咳,平时还不觉得,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俞和衷这样他还怪不好意思的。

瓜瓜发出诡异的笑:【嘿嘿嘿~】

姜乐惊悚:【你笑啥?】

瓜瓜轻咳一声,听起来努力让自己正经一些:【本系统在研读一些你们人类的文化书籍。】

姜乐:【???】听起来就不太正经。

正说着话,有人敲了敲门,他们门敞开着,一个男人提着水壶,手里拿着几个碗,站在门口,他身边还跟着隔壁家的小姑娘,小姑娘抱着男人的腿,看着他们,漂亮的眼睛跟黑葡萄似的。

看来这个男人应该就是隔壁家了。

姜军庆照顾弟弟妹妹们,自己迎了上去,隔壁家男人说自己是来送水的:“我听我家娃说,你们忙活了一上午,估摸着肯定口渴了,你们刚搬过来,啥东西都没有,我就来送点水。”

姜军庆道了谢,请人进屋子,男人把茶壶和碗放到擦干净的桌子上,笑着道:“你们这速度挺快,一上午的时间,都打扫干净了。”

姜军庆说:“来了好几次了。”

男人点点头:“那可能前几次我没在。”

他今天是刚赶上放假。

几人喝着水说话,男人说自己姓刘,叫刘建设,跟自己媳妇儿和闺女在隔壁住着,这年头夫妻俩带一个娃住的情况挺少见了。

不过姜乐他们不是喜欢打听别人隐私的人,也没问。

男人送来的是白开水,几人喝了一些,嗓子总算不冒烟了。

搬家其实挺费体力的。

姜乐见他们说话,小姑娘就乖乖地往旁边一坐,跟个小蘑菇一样,怪可爱的。

刘建设说自家闺女叫灵灵,提起灵灵,能感觉他对这个闺女的疼爱。

说了会儿话,刘建设也没多呆,带着灵灵走了,回去撞见王老太在水井边洗菜,刘建设没说话,回了屋子。

王老太看他一眼,呸了一声,这刘建设看着老老实实的,真是会讨好人。

——

也算是运气好,姜军庆跟李蓉定下来的结婚的日子,刚好是姜乐他们开学前两天。

这样两人结婚他们就不用请假了。

家里要忙活姜军庆和李蓉结婚的事,姜乐他们就也跟着回去了,也能给家里帮忙。

姜乐买了些红纸,是那种又薄又软的纸,这纸挺适合做红花的,买回去做些花,家里也有过喜事的氛围。

姜欢觉得用纸做花怪好看的,也要跟姜乐学,最后发现花貌似做的有些多,只能见缝插针,一身胸前都缝了一只红花。

对此,姜乐振振有词:“让人一看,都知道咱们家在过喜事。”

他也没厚此薄彼,要给俞和衷也缝。

俞和衷后退一步,看着大红花,有些抗拒:“我就不用了吧?”

“要的要的,你看我自己也缝了。”姜乐嘿嘿笑着,让俞和衷把外套脱了。

俞和衷看了眼姜乐胸前的大红花,稍微没那么抗拒了,脱了外套,让姜乐给缝。

瓜瓜啧啧:【宿主,本系统严重怀疑,是你自己想戴大红花,又不好意思,所以拉着全家人跟你一起。】

姜乐不承认:【胡说八道!】

瓜瓜哼哼,觉得自己已经堪破了真相。

说是大红花,其实这花比手心还小一点,姜乐三两下就缝好了。

从屋子里就去,恰好他大哥也回来了,离得近就是有这个好处,家里有事可以提前打报告回来。

姜乐目光落到姜国庆的胸前,微微一笑:“大哥,快把外套脱了,我给你把花缝着。”

姜国庆拒绝。

姜乐:“可是……”

姜国庆:“要是有多的,你就另一边也缝一个,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对称。”

姜乐:“……”他给胸口缝一个,看着还挺好看,右边一个左边一个,像什么样子。

姜卫红看着幺儿吃瘪,笑着道:“国庆,你看咱一家人都缝了,你也缝个怕啥?”

“姐,你太惯着他了。”姜国庆无奈。

“咱家幺儿这不是想今天多点喜气吗?再说了,你又不是没戴过大红花。”姜卫红笑着说。

当初姜国庆参军的时候,可不是胸口戴过大红花吗?

最后,姜国庆还是屈服了,让姜乐把最后一个红花缝到他胸口。

姜军庆骑着自行车去李家接李蓉了,李蓉穿了一身红衣,这是姜军庆买的布料,她自己做的衣服。

村里有条件的,都是买了布自己做嫁衣。

要是没条件的,有个红盖头都算不错了。

今天李蓉抿了红纸,显得气色格外的好,比平时更加明艳动人。

李家老大把李蓉背着,交给姜军庆:“你以后要是对我妹妹不好,我们家的汉子可都不是吃素的。”

“大哥,我以后一定不会让蓉儿受苦。”姜军庆神色认真。

这边有习俗说新娘脚不能沾地,姜军庆一张脸黑红黑红的,把李蓉抱着放在自行车后座上,两人偶尔有眼神对上,又立刻分开。

从李家到姜家的路上,村里人蹲着看热闹,有些人看到李蓉身上一身红衣,羡慕的很:“这李家也是运气好,两人定下来的时候,姜军庆就是个泥腿子。”

现在,人家出息了,大车司机啊。

而且,姜国庆还回来了,啧啧,这姜家,彻底不一样了。

有人就起了心思,打听起姜欢:“我没记错,姜家那个闺女,也有十七了吧?该说对象了。”

“说啥啊,人家娃上学去了!”旁边人知道点消息。

“啥,都十七了还上啥学?再说,女娃上学有啥用,小心拖来拖去的,成了老姑娘,不好嫁人了。”

“咱也不知道欢丫头的爹娘咋想的,该说要把他家闺女多留几年。”说着摇摇头,一副操心的样子。

有听不下去的:“人家找不找对象,关你们啥事,好好操心自己家吧!人家姜欢现在是高中生了,以后进厂当个工人,反正不是你们够得上的,说啥替人家担心,谁不知道你们啥心思,装啥大尾巴狼。”

——

姜家,姜乐和姜欢伸长脑袋在门口看,老远看到姜军庆骑着自行车过来,连忙点燃鞭炮。

噼里啪啦的声音,混合着淡淡的火药味,更添几分喜气。

一切从简,两位新人改了口,可以吃席了。

一共就三桌,除了亲戚,都是一些关系好的。

赵美莲这边,不光哥嫂还有大姐一家来了,赵青也专门请假来了。

这席面准备的好,不用去吃,隔着院子都能闻着,香得很吶,肉味特别浓。

太馋人了,村里人在这边蹲了一会儿,就走了,能闻到吃不到,这感觉也太难受了。

姜军庆和李蓉的屋子里,放着几床新被子,各式各样的东西。

姜乐忙活了一段时间,给他们一人做了一身新衣服,至于俞和衷,自己做了一对台灯。

别说,俞和衷审美挺好,姜乐看着反正挺好看。

这边姜家热热闹闹的,姜志家就显得冷清多了,姜阳冲着王燕妮哭:“娘,我要吃席,我要吃席!”

王燕妮气的拍他脑袋:“吃啥呢吃,一天天跟头猪似的,光会吃!吃那点东西有啥意思,去了还得带礼!”

姜阳委屈:“陈雷都去吃席了,他说可香了,有特别多肉!娘,明明咱们家是亲戚,凭啥咱没得吃啊!”

“啥?这姜德家这么大方?”王燕妮一听,就有些不高兴了,她只以为姜德家的席面跟村里大多数一样,能有个肉菜都算大方了,结果照姜阳说的,肉菜还不止一个!

而且,陈雷竟然也去了。

陈雷是孙玉兰家的娃,孙玉兰跟赵美莲关系好,也去吃席了,本来不想带陈雷,这小子正是能吃的年纪,所以就只带了小龙小凤。

结果她那桌多个位置,赵美莲说让她去叫陈雷来,她就叫了。

王燕妮一想,孙玉兰就是个村里人,跟姜德家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凭啥孙玉兰都去了,她这个嫂子反而没去?

那么好的席面,她都没吃着。

王燕妮越想越不高兴,去找姜志,说什么都要让姜志带她去吃席。

姜志哪里敢去?他早就让姜国庆吓破了胆子,现在别说去姜德家了,提起这一家,都有些害怕。

那天晚上,姜志哭着喊着回来,王燕妮还以为她挨打了,当即就来劲了,要是姜国庆真敢打了姜志,那她必须要去要个说法。

论辈分,姜志是姜国庆的大伯,哪有侄子打大伯的?

就算不论辈分,他姜国庆是军人,敢对平民老百姓动手,这就是欺压老百姓,得受处分!

反正无论如何,她都能要个说法!

结果,王燕妮一问,姜志压根就没挨打,姜国庆甚至一句重话都没说话,他莫名其妙就被吓成这样。

王燕妮气的不轻,真是没用!

反正姜志是被吓破了胆子,说什么都不去吃啥席,今天姜军庆结婚,姜国庆肯定会回来,想起这个,他就害怕,冲着王燕妮道:“我不去,要去你去!”

王燕妮要是敢去早就去了,她也害怕姜国庆啊,眼看吃不成席,明天肯定又会被村里人笑话,王燕妮只能独自一个人生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