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斯蒂芬·茨威格
分类:小说
日期:2024年09月16日
状态:完本
在家的时候,朋友们对他说过:如果他往维也纳去,那么,就应该在约瑟夫施塔特找一间自己的房子。这里靠近大学,大学生们都喜欢在这里居住。因为这里是一个安静的,略有古色古香的市区;还因为,由于传统的关系,这里成了大学生们的大本营。因此他把行李暂时留存在火车站,立即进行打听,然后穿行了许多陌生而喧闹的街道。他从许多匆匆忙忙的人旁走过。那些人像是被雨追着跑一样,都不大乐意答复他,只给个简略的回答。
斯蒂芬·茨威格
《艾利卡• 埃瓦尔德之恋》是茨威格的中短篇小说集,收文8篇,以其早期作品《艾利卡• 埃瓦尔德之恋》最广为人知,小说讲述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人生中第一场也是最后一场恋爱故事。她敏感、矜持、沉默,倾慕着一位才华横溢的小提琴手。但是出于青涩,又或许是对世俗生活突然降临的恐惧,她在约定献身给对方的那一天从小提琴手家门口夺路而逃……
《异端的权利》讲述的是欧洲大陆在灿烂黎明之后重新沦为黑夜时的一个小故事。宗教改革英雄加尔文此时已经是日内瓦君临一切的最高统治者和暴君。而温和的充满人道主义气质的学者卡斯特利奥,以苍蝇战大象式的勇气,对加尔文的倒行逆施展开了英勇的对抗。如果不读茨威格的这本书,加尔文在人们心中完全是概念化的、光辉的形象:改革家、反封建斗士,他站在历史的一个阶梯上,与无数长袍长髯的伟人排在一起。如果不读茨威格,谁也不能那么明白地知道,就是这个因怀有理想而受迫害、遭追捕、不得不亡命他乡的新兴资产阶级,一旦登上权力的宝座,对那些曾是、甚至依旧是他的朋友和同志的人,会表现出那样的常人难以置信的专横、残忍与卑劣。这些人根本没有丝毫觊觎他的权势的念头,不过想就几个纯学术问题与他商榷――货真价实的商榷,因为文稿是在未发表之前,就寄给了亲爱的兄弟敬请指正的。
没有一个艺术家平日一天二十四小时始终是艺术家的,艺术家创造的重要的一切,恒久的一切,总是只在罕有的充满灵感的时刻完成的。我们视为古往今来最伟大的诗人和表演家的历史亦复如此,她绝不是不息的创造者。在这歌德敬畏地称之为上帝神秘的作坊的历史里,平淡无奇、无足轻重之事多如牛毛。这里,玄妙莫测、令人难忘的时刻至为罕见,此种情形,在艺术上、生活上也是随处皆然。她往往仅仅作为编年史家,漠然而不懈地罗列一个个事实,一环又一环地套上那纵贯数千年的巨大链条。因为绷紧链条也要有准备的时间,真正的事件均有待于发展。
《马来狂人》,又译作《热带癫狂症患者》。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年)的代表作之一,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齐名。故事描写了一个医生出于法律抑或私欲,拒绝帮一位贵妇堕胎,但后来又后悔,甚至因此而变得神经。可怜的贵妇最后死去,固执的医生誓死替她保守死亡的秘密。这部作品可以称得上是心理的惊悚剧。
斯-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传记《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斯-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