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作家金庸1967年开始创作的一部作品,1969年完成,属于其后期作品,最初连载于《明报》。笑傲江湖源自吴承恩著《西游记》中的一句词。该书没有时代背景,类似的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笑傲江湖折射政治斗争,同时也表露对斗争的哀叹,具有一定的政治寓意。作家金庸1967年开始创作的一部作品,1969年完成,属于其后期作品。
金庸
《袁崇焕评传》是作者新的尝试,目标是在正文中不直接引述别人的话而写历史文字,同时自己并不完全站在冷眼旁观的地位。这篇评传的主要创见,是认为崇祯所以杀袁崇焕,根本原因并不是由于中了反间计,而是在于这两个人性格的冲突。这一点,前人从未指出过。 这篇文字并无多大学术上的价值,所参考的书籍都是我手头所有的,数量十分有限。出自《太宗实录》、《崇祯长编》等书的若干资料都是间接引述,未能核对原来的出处,或许会有谬误。这篇文字如果有甚么意义,恐怕是在于它的可读性。我以相当重大的努力,避免了一般历史文字中的艰深晦涩。
金庸
明末,社会动荡,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在东北的满族部落却开始崛起,举兵南侵。蓟辽督师袁崇焕屡破清兵,击毙清太祖努尔哈赤,后被崇祯皇帝下狱,半年后以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疑则斩帅等罪名所杀。袁崇焕之幼子袁承志为报父仇,苦练武功,拜华山神剑仙猿穆人清为师,在华山之巅习武十年,博采武林诸家之长,加之偶得武林怪杰金蛇郎君的剑学秘籍,学成身法奇诡的蛇剑之术,武艺更加精湛超群……
金庸
《侠客行》著于1965年,据说灵感和书名来自李白的诗作古风五十九首之《侠客行》。小说叙述的是一个懵懂少年石破天的江湖经历。主人公石破天自小没名没姓,和一个他以为是自己母亲的女人,僻居于一座不知名的荒山上。那女人叫他做狗杂种,他便以为这就是他自己的名字。那女人脾气古怪,动辄打骂于他,他也习以为常。他从小学会了砍柴、做饭等种种家务,却大字不识一个,于世事、人心更是一无所知。一天那女人忽然不见了,他自小相伴的那条叫阿黄的狗也不见了,便出去到处寻找。结果人和狗都没找着,自己却迷了路。当他来到一个叫侯监集的小镇上时,适逢许多武林人物为一枚玄铁令大动干戈。他是个小乞儿的样子,谁也没注意,却因为饥饿太甚,捡了个混战中撒落在地的烧饼吃,意外地得到了玄铁令。正在众人发现,各各威逼利诱之时,玄铁令的主人谢烟客适时赶到。将玄铁令夺回。但这个魔头恪于诺言,必须答应为持令者做一件事,他怕众人教唆这个小乞儿让他干不利于他的事,便连令带人一起携走。不料他想尽办法也不能让石破天求他一件事,石破天告诉他,母亲对他的唯一教诲,便是不管怎样也不能求人。他虽然是乞儿却从不乞讨,别人给他吃他就吃,别人不给,他实在饿了,便拿了就吃,他也不知道这叫偷,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谢烟客无奈只好带他回自己隐居的摩天崖,途中石破天遇见几个武林人物围攻一个叫大悲老人的老头,他挺身而出,虽然没救成大悲老人,却在他临死之前做了他的朋友,得了他一套载有武功的泥人。到了摩天崖,谢烟客传授他两种极阴、极阳的内功,想让他走火入魔而死,以绝后患。不料正在石破天阴阳交战,即将走火入魔的时候,长乐帮来人硬说石破天是他们的帮主,将他劫回帮中。帮中的医道高手贝海石将石破天救活,反而成就了他阴阳合一的无上内功。帮中人都认定他就是名叫石破天的帮主,他怎么解释也无济于事。后来他自己也怀疑起来,等到他结识了一个名叫丁当的女孩,那女孩指给他看,她从前在他肩头咬伤的疤痕时,他就更懵懂了。他喜欢丁当又不敢喜欢,因为他还不能确定自己到底是谁。幸好在他最为难的时候,真的石破天被帮中人捉回。原来贝海石等人知道狗杂种不是真的石破天,但因他长相与石破天酷似,因此故意将错就错,让他冒名顶替,以替他们消解即将到来的灾难,而石破天肩上的伤疤,也是贝海石在他昏迷时用手术弄上去的。这时石破天已以帮主的身份接了侠客岛的赏善惩恶令,而在雪山派作了恶又冒名石破天逃出来做了长乐帮主,后又逃走的石中玉却又冒充狗杂种,石破天骗得了谢烟客的信任。石破天刚在石中玉父母那儿得了一点温暖和爱意,石中玉的到来使他只好又离开了。他先和人见人怕的赏善惩恶使交上了朋友,结为兄弟,后又邂逅雪山派祖师白自在的妻子小翠和她的孙女阿绣。开始他被误认为石中玉,差点被杀,但等误会澄清,小翠却收他作了金乌派的掌门弟子,阿绣与他也渐渐两情相悦。他们赶回雪山派,石破天凭借自己的盖世神功消解了雪山派的门户之变,治好了白自在的疯病。这时谢烟客在石中玉的唆使下,赶来向雪山派寻仇,但石破天的出现终于使一切真相大白,而丁当也彻底弃石破天而去。不久石破天随白自在等武林高手持令前往侠客岛,在岛上经历一番惊险后,终于弄明白了三十年来许多武林高手前往侠客岛一去不返的真相:岛上一个山洞里的石壁上刻着李白的那首叫做《侠客行》的五言古诗,其中隐含了一项绝顶神功。侠客岛主从中土以赏善惩恶令逼来众多武林高乎,只是为了一起参详这项神功,但各人见仁见智,谁也破解不了,而对武学的酷嗜,却使这些人面对石壁神智痴迷,再也不想离开这个山洞。石破天听着众人的争论,看着他们痴迷的样子,只是感到害怕,却不明所以。众人都在诗句分解注释的各个小山洞,他因为不识字,在那儿既害怕又看不出个究竟来,便来到刻着整篇诗的大洞。不料他往石壁上一看,目中所见都是一把把形态、剑势、剑意各各不同的利剑,所有的文字于他毫无实际的意义可言。他顺着剑势、剑意看去,内息自然而然随之流动,手舞足蹈,待得从头至尾看完一遍,这项神功已是被他练成了。回归中土后,为解一桩武林疑案,他随丁当的叔祖丁不四等去寻找他的女儿,终于又回到了小时候居注的荒山。当他看到那条与他阔别已久的狗阿黄时,欣喜若狂,看来,在石破天的心中,绝世武功远比不上阿黄,比练成侠客行武功更高兴万分。然而他的身世依然是个谜。本书由金庸根据旧版本进行修订,正名为新修版(或世纪新修版),于1999年结集出版。本书与旧版的区别:1、回目的更改:第一章,由烧饼馅子代替玄铁令;第二章,由荒唐无耻取代少年闯大祸;第三章,由不求人替代摩天崖;第四章,由抢了他老婆改换长乐帮帮主;第六章,由腿上的剑疤顶替伤疤;第十章,由太阳出来了换取金乌刀法;第十一章,由毒酒与义兄替换药酒;第十三章,由变的忠厚老实了抵换舐犊之情;第十五章,由真假帮主换掉真相;2、长乐前任帮主司徒横的外号,由八爪金龙改为快马;3、侍剑并没有被叮当所杀,只是被点了穴,后为石破天所救;4、紫烟岛上,石破天与阿绣多了些卿卿我我,石破天竟会对阿绣说出你是我的心肝宝贝等肉麻情话。
金庸
主人公石破天自小没名没姓,和一个他以为是自己母亲的女人,僻居于一座不知名的荒山上。那女人叫他做狗杂种,他便以为这就是他自己的名字。那女人脾气古怪,动辄打骂于他,他也习以为常。他从小学会了砍柴、做饭等种种家务,却大字不识一个,于世事、人心更是一无所知。一天那女人忽然不见了,他自小相伴的那条叫阿黄的狗也不见了,便出去到处寻找。结果人和狗都没找着,自己却迷了路……
金庸
《鹿鼎记》是金庸创作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小说讲的是一个从小在扬州妓院长大的小孩韦小宝,他以不会任何武功之姿态闯江湖各大帮会、周旋皇帝朝臣之间并奉旨远征云南、俄罗斯之故事,书中充满精彩的对白及逆思考的事件。韦小宝笑称自己不学无术却处处有术,他靠着这不学之术在太监、钦命大臣、帮会堂主、和尚、甚至七个美女的共同老公这些角色上游刃有余。这个人物挑战了真实的人性,说明武功和权力不是这世上唯一的可取之道。本书由金庸根据旧版本进行修订,正名为新修版(或世纪新修版),于1999年结集出版。本书与旧版的区别:这个版本金庸先生在情节上并无做任何修改,只是修改了其中一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