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红
分类:小说
日期:2024年09月16日
状态:完本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座荒凉的野山上,却孤立着一位中年人。只见中年人面对着一块墓碑,不禁暗暗地流下了两行热泪。这是一块很奇怪的墓碑,上面只刻写着五个字——无名氏之墓。中年人一阵抽泣后,痛苦地道:佩珊,你九泉之下有知,我一定把我们的孩子抚养成人,让他为你报仇!无名墓碑似乎回答道:我相信,这一天会到来的。
秦红
寒风,冷月。沙,沙,沙!这是一条幽僻的小路,脚踩枯叶的声音,正是从小路上传出来的。太出人意料了,这些是什么人,竟然敢走在这条小路上。路,本应就是被人走的。但明白内情的人,却不会这样认为的,那些经过这条小路路口的知情人,每每总是心惊肉跳。小路并不长,只有三十来丈,尽头是一间小屋,用篱笆围成了不大的小院。
金陵。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正是传统的元宵佳节。也不知从何时传下来这一天要闹花灯的习俗,所以一大清早,这座古城就开始喧闹起来。城南的一条叫锦纱坊的小巷中,随着吱的一声,从一座华宅的门里滚出一个皮球来。这只皮球要比普通的皮球大三四倍,紧跟其后蹦出的是两个十三四岁的孩子。皮球在前面滚,两个孩子推、踢、拉的跟着,这大概是最原始的一场足球赛了。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这是唐时名诗人王昌龄,因崇敬无数中华男儿,在一条狭长遥远的路途上,不避艰苦,不顾生死,洒热血,抛头颅,使中华疆域越过天山,一直拓展到葱岭之外,而写下来的一首慷慨激昂的颂赞诗!物换星移,岁月悠悠。如今,那些远片军的白骨已化为乌有,他们的功绩亦已逐渐为人遗忘。但是,他们所带去边疆的中华文明,以及他们亲手建立的城池,至今仍屹立如故!
两株高可参天的古槐树,遮住了一座半塌古庙的部份山墙,阴影使这座半塌古墙,显得越发阴森。秋风秋雨,天地间一片萧煞凄凉!人夜,月隐,人静。只有高插在古庙墙头上的那七盏灯笼,随风摇曳。灯笼排列如同北斗七星,虽然谈不到如何明亮,却能使人在老远的地方,就看到这座古庙的部份轮廓。是谁在这凄风苦雨的秋夜,高插灯笼?灯笼以北斗七星插排,是巧合?抑或有心?!这时,直对古庙那条深草坪没人腰的泥泞小径上,传来了单调但极沉稳的步声,越来越近。
武当山上有一所道观——上清宫,宫中有着近千名道士,规模很大,那些道士们与一般的出家人并无两样。在山上诵经礼佛,持戒清修,过着很刻苦的生活。唯一不同的是他们除了三清弟子列行的功课外,还有一项更主要的工作——练剑。每当朝日初升,上清宫宽广的庭院中,涌起了一片耀目的剑光,与朝霞相映焕采,蔚为奇观。两百年来,武当一直是中国武林的一股主流,武当剑术,并世无变,这是公认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