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秋梦痕
分类:小说
日期:2024年09月16日
状态:完本
六万大山,在西粤东部,靠近东粤南部,其主峰为九云岭,二十年前,成为轰动江湖的大战场,后来武林称之为四极八荒会九云,那一战,被卷人漩涡的有中原各大门派及三山五岳的正邢顶尖高手,还有无数的奇人异士,该地至今依旧为当前武林凭吊和向往之地。这是端阳节的前一日,自天将亮开始,就在九云岭下的丁字大道口,来了很多非常不同往日的外乡人,本来有座茶馆已在丁字路口开了几十年,对外乡人的来来往往不以为奇,但今天不同的是,凡来者都是武林客,茶馆小,客人多,座无虚席,挤得名为九云亭的茶馆几乎容纳不下了。
秋梦痕
霸桥,为陕西长安古都近东郊区古迹之一,当地长安东郊之要道,横跨霸水为桥,是因桥而得名。桥旁古柳成阴,时人送客远行,往往送至桥头,顺手折柳,以作惜别,其情依依,习以为恒。汉文帝之陵,葬于霸桥之南,后世即称之为霸陵,竟然以桥为名,可见霸桥之名何等盛传之一般耳。唐,王维有诗:渭城朝雨泪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世且以此诗编成阳关三叠曲,这又证明汉人送客,折柳惜别之实虚矣!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白帝城之作,是形容三峡之险,水流之急,有一泻千里之概。白帝城在西蜀奉节县之西北,今为一镇,旧址依稀,聊可凭悼,沧海桑田,使人有今昔之感。城之东北,有巫山十二峰,西南则森林千里,下临巫峡,悬岩削壁,奇险天成;约距城十余里,有一所简朴古雅的小庄院,其名日翠庐;主人伍天锡现年五十余岁,饱读诗书,博学多闻,十五年前迁隐于此;夫人谭氏,生有三子,长子仁奇,次子义稀,未迁居前,随侍其祖外出,至今音信全无,去向不明,伍氏夫妇无时不念念于怀。
播声名横宇宙,吐虹霓贯斗牛,卧白雪商岭头,钓西风渭水秋,笑严光,傲许由,到如今一笔勾消……格格格……长生伯伯,我可不是钓西风渭水秋呀,嘻嘻……秋天有啥钓的?我是钓春风于苏堤啊!长生伯伯哈哈笑道:小妞儿,你懂不懂‘夏虫不可与语冰’?我知道,‘非无冰,以其未见冰也’,我虽年幼,不能体会老年人的心境,但却不赞成消极。噫!长生伯伯惊奇的噫了一声,又哈哈笑道:妞儿,伯伯领教啦!你今天钓了几条鲫鱼?够伯伯下酒吗?
黄河新三角洲内,有一座镇,位于山东莱洲湾东方,为山东海路门户,亦是陆路要津,名铁门关,物产丰富,民风纯朴!这一天,在西南官道上,来了三位外乡人,一老两少,看样子似主仆三人,又似父子同行。最前面的育年,约二十出头,相貌英伟,神情凝重,穿蓝衫,履皂靴,气质非凡,书生气重。中间走的是位老驼背,年龄在七十开外,不但驼,显得更矮!也许是驼背之故,五髯长须好似挂了排面条,走起路来,随风飘摆!年老了,须发全白,但面色红润,神情俱旺,手中左持布招,招上写着几个大字:算无遗,铁口直断,病我医,三贴回生!好大的口气,下款还有注记:三不算、三不医。原来最前面的青年竟是个算命奇士,也是个歧黄圣手!后面跟的是个少年,看样子,是个书童,不到十七岁!活泼可爱,显得慧黠异常,背着一个大包袱,手提行李袋,脚步轻松,毫无负荷之情。
五月荷花开……七月莲子香……长白山巅的天地,百泉奔注,深夜月下,蔚为奇观。天池旁,一块丈许方圆的青石上,盘坐着两位五旬开外老者,一僧一俗,正借月色饮酒对奕。青石上的棋盘,约寸许大小,简直小得可怜,二老所用棋子更妙,一用黑沙粒,一用白沙粒,落子时,只见二老手儿一弹,沙粒稳不偏不倚即坎入青石所划那线样的格疑缝中,是如此的准、稳、劲……从这一点,可知这一僧一俗,内家功力已至何等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