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的女儿,献给母亲即将消失的家乡和小塘的礼物本书以长江三峡大坝水库的建造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柳璀在三峡故地的所见所闻,展示在历史的变革与发展的过程中,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激烈斗争,最后,柳璀迷惑了:三峡风景秀美脱俗,人们却折腾出那么多的仇恨……
虹影
收入《我这温柔的厨娘》的美食文章,大多是西比尔姑娘出生前后写的,那段时间为了小生命,专心致志于吃,回忆自然跟吃相关。童年时,我第一次和妈妈一起做酱辣椒,辣得泪水横流。但就那番辣,让我尝到难受之后的快感,后来发现所有真正意义上的快感都来自于阻碍。西比尔姑娘近日到重庆给外婆上坟,晚上参加我与朋友们的聚会,我给她一桌菜中唯一没放辣椒的藕片吃,结果她咀嚼了一下,便放声大哭。原来做这个菜用了炒完尖椒鸡丁的锅,锅洗了后仍带几分辣。真是,不等到教她可切辣椒粒的年纪,她的美食记忆,便已从辣开始,渐渐认识这个庞大的世界。
虹影
《绿袖子》是一个在特殊时刻特殊人物之间发生的爱情加不革命的出格故事。 抗战末期,日本人在长春办的满映制片厂厂长想改戏路,拍一个从《诗经》中取得灵感的电影《绿衣》,提拔做替身的中日混血演员玉子做主角。日本厂长与乐队中一个中俄混血的少年圆号手争吵起来,玉子不识时务地站在少年一边。两人尽管有年龄差异,却产生了爱情。苏军占领长春,玉子被指为汉奸,少年为玉子辩护时被指为俄奸,一放逐一关押。东北战火延烧多年,玉子与少年在废墟和围城之间冒死寻找。 中国文学中还没有出现过如此女长男少的畸恋的惨情故事,也没有出现过对民族边缘人的倾情关怀。 此书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本,作者的创作过程、调查研究过程、出版过程皆浓缩于其中,是一本深深抓住人心的动态之书。
虹影
讲述了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侄子裘利安·贝尔继承了他们家族的自由主义和放荡不羁,在爱情上极度自由,不考虑一般意义上道德和婚姻关系的束缚。他对二战前欧洲的沉闷感到失望,决定到中国来参加革命。于是,他写好遗书,接受了青岛大学的聘请来到了中国。然而,还没等他开始革命的准备,他已经被系主任的夫人闵所吸引。两个人之间萌生出了一种强烈的爱情,但是闵始终不愿意和裘利安·贝尔发生关系。正在裘利安感到失望的时候,闵忽然邀请他去北京。到了北京之后,闵完全展现出了她的另一面:一个修习房中术的、妖媚的,带有浓郁而古老的东方美的女性。在闵身上,新文化和中国的古老传统交叠在一起,一个新文化的女性保守自持,一个古老传统的东方女性大胆开放。这种几乎是双重性格的存在更加深刻地诱惑着裘利安,小说充满了官能的美感。
虹影
一个女人在—— 不用说,她在跳舞。那个地方女人天生是舞者:用手指,用腰肢,用眼睛。二十七八年前,她开始跳舞时,并不在长江边上。现在不想跳了,却想到那个地方去。她像被偷走魂魄,眼神发呆,盯着江水的湍急处看。这是一个薄雾的早晨,周围旅客都消失了,世界都消失了,只有她若隐若现的身影,脖子上围着一根长长的白绒线围巾。
虹影
57篇精巧动人的散文,收纳了虹影童年与少女时期的诸多难忘旧忆。《小小姑娘》既是虹影对已过世的母亲的追思与致意,也是为人母后的虹影对昔日童年成长的一次温柔回视。冰冷而饥饿的时代里,那些旧日的人和事,今日都成为了生命或苦或甜的珍藏。书中虹影女儿绘制的天真而奇异的画作,更与其母神秘生动的文字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