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陵樵子
分类:小说
日期:2024年09月16日
状态:完本
衡龙桥为一偏僻的镇集,素少人知,位在宁乡上首,一条不过数百家店肆的街道,沿着资水支流而建。朝阳甫升自东山,其赤如火,映射出半天红霞,湛碧清溪泛出金鳞异彩,炊烟四起,点缀得晓景分外壮丽。衡龙桥这日正是三六九当集圩期,四乡商农肩挑负载涌来,肩摩踵接,喝卖之声,烦嚣鼎沸。镇首一家安通客栈外石阶上,立着四个黑衣汉子,抱臂斜支在墙上,目光虽是炯炯往来扫视拥塞于途人群,但已显得无精打采。
武陵樵子
燕京旧都,季节最是分明,夏残秋至,已显得早晚有点凉意了。那年,中元节後一天,玉蟾高悬天际,冰魄照射之下,燕京城有著恬静古朴之美。前门大街左侧有条弯弯曲曲胡同,长度约有百十来丈,在这胡同中段有一所宽规宏伟庄院,八字门头,朱赤大门紧闭著,兽耳铜环,两蹲石狮栩栩如生分踞石座上,额楣悬有一匾,上书:留云别府。笔力雄浑,鸾翔凤翥。
秋深露白,木叶萧萧,一声悲唳惟过长空,西风卷起漫空黄尘,冀南大名府郊外官道旁两行垂柳,无复当日的翠拂行人,垂烟滴绿情景,秃条儿尽自迎风摇曳更凭添了几分萧瑟气氛。拂晓时分,道上现出一伙镖局人物,似是兴高采烈,连夜赶路,昨晚并未打尖模样,喧笑不绝。遥随镖局一行的只见是一只灰驹套车,车辕上坐定一个赶车把式,约莫四旬开外年岁,貌像粗豪诚朴,头戴一顶软毡帽,亦似一夜未睡,肩背等处犹自余留洁白霜屑,在他身旁摆看一只有嘴细颈瓷壶。
秋深了,黄叶离开枝头,随着西风打旋旋飘落地面,又是一阵风起,落叶挟着砂石漫天飞舞,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杆屹立着,傲尽风霜,年复经年。洛阳城郊一片无尽无休的麦田里,棉田里不复有两月前麦浪翻金,白絮曼扬的贻目风光,田里只有半截枯杆儿,在西风中不住摇曳,云压天低,一阵阵的雁群悲鸣,向南飞去,如今是满目萧索凄凉,令人不禁忆起西厢词曲: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之句,将洛阳秋色,刻划详尽无遗。
十月下旬,西北高原平凉就进入了风砂季节,由於气候乾燥,雨水稀少,树木因数千年砍伐,一眼望去,童山濯濯,满目荒凉。黄土高原因冬季酷寒多风,入夏则乾燥郁热,更兼木料奇缺,大多居民均筑土窑而住,傍山人家,将山崖削平,筑窑而居,宛如蜂巢,错落有致,极为美观。这日晌午时分,雁唳长空,狂风砂吹雷劲疾,似阵雨般呼啸荡起漫空黄尘,遮天蔽日,太阳沉郁金黄,娇软无力,寒意萧瑟,人迹寥落。平凉西关外七里许,隐隐传来一片奔马蹄声,风砂弥漫中只见一骑快马如飞疾驰,骑上人伏在马背上,似身负重伤。
这年夏夜——蟾圆缺空,凉风习习。西子湖中画舫往来,弦箫不绝,笙歌凌云,随风荡漾,风光旖旎。靠近孤山一片田田荷叶丛中,忽荡出一叶扁舟,向小瀛洲驶去。舟中坐定两人,一是面如古月,银须矍铄老僧,另外是一面像清奇,儒雅温文的老者。两人默默无言对坐,似为这湖光山色,十里荷香,沉浸其中。阵阵幽香,薰人欲醉,良久老者才朗声说道:老朽一生之中,未履出西南半步,西湖胜景久已向往,如今如愿以偿,果然不虚前人所言: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江南山水葱秀自比西南翠峰郁岭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