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舜臣
分类:小说
日期:2024年09月15日
状态:完本
标榜团结力强的组织,当然以铁的纪律为统治的主要手段。这一点,政治、思想团体以至于黑社会帮派,无一能例外。违反纪律的人惟有接受无情而惨烈的制裁这一条路。这样的私刑大多在山林中举行。这是因为在尸体的处理上较为方便的缘故。挖个洞埋起来就一了百了,这不是很省事吗?现在的交通网可以说是四通八达,任何偏僻的乡下地方以及山里都有车道,所以实在太方便了。下来!到了适当的地方就叫行将接受私刑的可怜的牺牲者从车上下来,然后带到不容易破人看到的地方,接着便是就地处刑,而后埋进土里。
陈舜臣
中国历史上乱得最惊心动魄的时代恐怕要算是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了。和春秋战国的乱不同的是,魏晋南北朝乱得更加离奇,直乱得风云为之色变,乱得惊天地泣鬼神。从公元184年的黄巾军起义开始,天下变得一乱不可收拾,由此开启了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大幕。后虽由晋统一了江山,但没想到,其后的政权更迭却更加频繁。与此同时,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汇入,使得中国文化的走向趋于尖锐化和复杂化。经过激烈的交锋和碰撞,最终逐渐形成以儒学为核心的三教合流的趋势,为盛唐多元文化的进一步融合打下了基础。
本书从散落于正史之外的民间史料还原历史细节,以学者的修养,辅以通俗的笔法对读者熟知的李唐王朝人物进行重新解读。对诸如以美色设计逼迫李渊晋阳起事,玄武门事变的复杂内幕,李世民因纳隋炀帝之女为妾而贻害后朝,皇太子的同性恋问题,武则天专政的历史逻辑、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始末等看似平常的历史事件,因为都处在历史的关键环节中,所以左右了李唐王朝起伏迭荡,作者令人称奇的心得和研判,可以说是扣住了历史的脉门。
中国是由龙和凤组合所构成的国家,其民族,甚至其灵魂亦是。作者陈舜臣先生如是说。基于此,他以其严谨的推理与丰富的想象,用龙与凤的此生彼灭来阐述中国的起源、形成以及统一的神奇过程。在作者平实温和的文字里,在其历史大事件、大人物的白描下,有知识的凝聚,更有智慧的闪烁。于关节处的淡淡点评,便有洞穿之效。
从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到公元220年汉献帝被废,除去王莽的短暂篡权,大汉王朝统治中国达四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一统江山时间最久的王朝。汉民族,历经了与匈奴等民族无数次的残酷鏖战,终于确立了日后华夏民族在东亚大陆的轴心地位。此时,华夏民族已经历过生命力和创造力勃发的轴心时代,开始进入全面开拓和扩张的时期。刚刚走出血与火涤荡四野的上古时代,身上还残留着粗犷的野性和蛮勇的气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又为其蕴蓄了颠覆乾坤的能量和智慧。华夏大地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亚洲之格局为之焕然一新,余波所及,一直到遥远的西方世界。正如高祖在《鸿鹄歌》中所唱: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如此雄强的汉却在骤然间停止了一个强悍心魄的跳动。轰然倒塌的巨大帝国,是什么插入了它的软肋?
讲述甲午战争后,年轻时代的孙文转投革命,前途未卜。在《青山一发:从孙文崛起看大清日落 》中,陈舜臣以说故事读历史的惯用形式,跳脱定论,从大事件背后的小细节里,还原一个鲜活的青年孙文形象——密云急雨中,他有血性,有骨气,有愤懑,也有彷徨。正如鲁迅评价的那般,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为了重新认识青年孙文,穿越历史,《青山一发:从孙文崛起看大清日落 》浓墨重彩地复排了晚清的那些事,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及宫崎滔天等人,或顺势而起,或逆流而动,不同政见者在王纲解纽大潮里微妙博弈。而青年孙文之流亡之崛起,他的运动有两项目的,即走向共和,消灭大清。作为弱势大赢家,年轻的孙文就像以时速四百公里雄飞的鹘,迎向辛亥之路,那细长如一根发丝的青山中原便出现眼前,他也确信自己所期待的新国家,正强而有力地奠定并前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