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了,就不问将来,但我静待你归来……在丈夫威胁说要将孩子弄死的那一刻,海伦的婚姻就已名存实亡。被逼无奈的她来到美国,想寻找机会把女儿办出国。在美国的中餐馆打工,海伦认识了厨师本尼,这个男人爱她、宠她、疼她,让她尝到了真正爱情的滋味。但丈夫一直不肯离婚,海伦就对本尼隐瞒了自己未离婚并有孩子的真实状况,并为此感到不安。其实,本尼早就知道了一切,却依然默默地爱着她。然而,本尼实际上却是一个身负案底的在逃犯……相逢却难以相伴,海伦和本尼的将来又该如何?
艾米
《山楂树之恋》是以本书主人公静秋在1977年写的一个类似回忆录的东西为基础写成的,叙事是艾米加上去的,对话大多是静秋原文中的。1977年是中国在文革后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年,静秋那时已经顶职参加了工作,在L省K市八中附小教书,她也报了名,准备参加高考。她那时的生活已经比顶职前不知好了多少倍了,这次又有幸能报名参加高考,这使她想起老三曾经用来安慰她的那些话,说她会从农村招回来的,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可惜的是,当老三的预言一个接一个开始成为现实的时候,老三却成了一个美丽的梦想。睹景思人,静秋开始写回忆录,以纪念她跟老三一起度过的那段时光。后来她把老三的故事写成一个三万字左右的小说,寄给了《L省文艺》。她那时甚至不知道投稿应该写在格子纸上,就用一般的横条信纸写了,寄了出去。那篇小说被退了回来,编辑评价说:文笔细腻,风格清新……但人物缺乏斗争性……,叫她按编辑的意见改写后再寄回《L省文艺》。静秋没有改写,一是因为忙于应考,二来她写那篇小说是为了纪念老三,如果按编辑要求改动,老三就不成其为老三了,即便发表了,也没有意义了。后来,卢新华的《伤痕》发表,中国文坛进入伤痕文学时期。艾米的父亲开玩笑说,可惜《L省文艺》的编辑胆子太小,不然静秋的那篇小说可以代替《伤痕》,被写进中国文学史了。十年后,静秋离开K市到L省的省会去读书,再后来她妹妹出国,妈妈和哥哥相继移民,家里的东西都扔掉了。那篇退稿也早已不知扔到哪里去了,但这篇写在一个日记本里的回忆录被她妈妈保存下来,带到了加拿大。艾米在参与写完《致命的温柔》后,就经常收到网友的悄悄话或跟贴,建议写写静秋的故事。那时艾米还不知道静秋的这段故事,只知道另外几段,于是经常威胁静秋,说要把她的故事写出来,但她都没有同意。 今年春节时,静秋带她的女儿Sara到艾米家来玩,带来了那个日记本,让艾米挑一些写出来,纪念三十年前的那段故事。 于是就有了《山楂树之恋》。
艾米
《一路逆风》的故事,是一个F2的故事,虽然女主人公后来也转成了F1,在美国读书,但她符合我前面描述过的老一辈海外留学生的通常情况,那就是事业上 男比女强。有一个事业上比自己强的丈夫,而且这丈夫还长得不丑,甚至称得上帅,那么这个做妻子的会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一路逆风》的故事将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不代表所有男
艾米
文革期间,派驻某校的军代表爱上了该校女老师陶今芬,但陶已有丈夫,且有一女。因缘际会,大浪淘沙,陶今芬的丈夫被查出家乡还有一个老婆,犯了重婚罪,于是被戴上坏分子帽子,遣送回乡劳动改造,与陶今芬的婚姻遂告终结。笃信爱情高于一切的陶今芬因此恨上了军代表,而她五岁的女儿岑今却与军代表的儿子卫国结下了深厚友谊。若干年后,岑今与卫国再度相逢,爱情之火迅速燃烧,但此时的卫国,却不能延续竹马青梅的恋情。又若干年后,岑今的女儿已长大成人,爱上了 一位华人留学生Victor。三代人的爱恨情仇,纠结在这一对小恋人身上,血缘,基因,伦理,道德,迷雾重重,矛盾深重。一个人能不能同时 爱两个人?竹马青梅是否就是最佳配合?无意中的兄妹乱伦究竟有没有罪?
艾米
《等你爱我》是艾米迄今为止最为满意的一部作品,也是其创作生涯中最为艰辛的一部作品。作者以一贯清丽唯美的文字,刻画出生命中最能引起读者心灵震荡的角色,那余韵不尽的情感铺陈已臻炉火纯青之境,那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令万千读者心驰神往,整部小说宛若一场爱的盛宴,将我们心底的矛盾挣扎和颠倒迷乱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犹如针扎,情至深处,令人潸然泪下。《等你爱我》,没有惊心动魄,没有生死情仇。只有生命中的几个瞬间,几次擦肩而过的回眸,然而却牵动了一生的守望。
艾米
时间不早了,詹濛濛还没从房间出来,林妲只好去叫她:濛濛,好没好啊?时间不早了吧?进来,进来,帮我QC(quality control,质检,把关)一下。林妲推门进去,看见詹濛濛正在镜子前搔首弄姿,听见她进来,呼啦一转身,神采奕奕地问:怎么样?看得出我化妆没化妆?看得出。化了没?化了。还是看得出我化妆了?切,扮个原生态就这么难吗?詹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