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新式货币

高丽工部

机械司

曹侒正在视察机械司最近研制的新式武器。

看完一圈后,曹侒对此甚是满意。

曹侒突然想到什么,对着汤隆问道:“之前我让要你帮忙找的工匠可曾找到?”

一听到曹侒的问话,汤隆立刻有些兴奋起来,道:

“大王,找到了,现在人就住在隔壁机械司分配的房间里。”

说话间,汤隆就起身来到旁边的屋子里,拉着两人向曹侒介绍道:“大王,我来介绍一下,这位师傅是梁班,之前乃是汴京城里最好的银匠和錾花师傅,他錾刻出来的花纹,可以比头发丝还精细。

这位师傅名叫楚升,却是汴京城里最好的木匠,为人极善机械,更会制作自己会走会动的机关。

两位师傅因为太过钻研手艺,耽误了正经生意,被店东主埋怨,后来我派去的人找到他们。

他们听了大王给出的条件,都愿跟着来到高丽。”

曹侒见说仔细看向两人,只见两人都是那种比较沉默的人,不过身上却有一种特殊的匠人气质,典型的技术狂人。

曹侒笑着向两人点点头,拱手向梁班问道:“梁先生,不知先生可是只能在在金银铜器上錾刻,还是也可以在硬度极高的钢板上錾刻?”

梁班有些奇怪道:“大王,您要在钢板上錾刻?”

曹侒点点头,道:“先生能否做到?”

梁班道:“自然是能,不过若是要想在硬度极高的钢板上錾刻,就得有比它还硬的錾子才行,这个却有些难了,而且要是钢板上錾刻,也是费时费工,不知大王是要作何用途?”

曹侒眼见两人都是那种单纯老实极了的技术控,也不隐瞒,又从身上取出一张小纸片来,和一个木头模子来,道:

“不瞒两位,但如今铜钱太过笨重,交钞又每日都在贬值。本王决定使在高丽使用新式货币。既能方便携带,也不易贬值!”

“本王思来想去只有金银比较方便,不过金银也有问题,那就是金银的大小还有成色都没有标准,每次使用时都要先鉴定真假和成色,再用天平称量,因此我准备铸造一批金币和银币,这样用起来也方便。”

说起来,曹侒早就想铸造金银币了,特别是打下西夏国都,缴获了大量的金银,曹侒就一直有这个想法,打下高丽缴获更多的金银后,这个想法也就越发坚定起来。

不过曹侒想要铸造的金银币,可不是说单纯的把金银当金子用,或当银子用,比如用一两银子铸造一个银币,然后面值两贯钱,这样曹侒非但没有赚,更是耗费了加工费。

曹侒的想法是在银子里掺入少量的铜,比如银七铜三或者银六铜四,然后铸造成一两的银币,然后面值写十元。

这样一来,曹侒缴获的大量的金银就能瞬间升值五到八倍,甚至更多。

但这里却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那就是老百姓,市场得接受你这种货币才行。

这点却是不难,曹侒可以先在高丽开京开始推广使用。

然后以优质的货物吸引全大宋的商旅前来交易集散,然后就可以在这些商人中间用。

曹侒遇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就防伪了。

其实大宋的经济,在蔡京上台之后,也几次差点崩溃,朝廷出了滥发交钞之外,也曾想过其他的办法,那就是铸造当十大钱和当五大钱。

所谓当十大钱,就是假设铸一枚小平钱要用铜四克,然后用六克的铜铸造一枚铜钱,当十枚小平钱的价值来使用,也就是当十文钱来用。

这样一来,不但能大大缓解流通市场上钱不够用的局面,朝廷还能增加一大笔的收入。

比如蔡京第一次大规模铸造当十大钱三亿枚,币面价值三十亿文,而假如这些铜用来铸造价值一文钱的小平钱,价值则只有四亿五千万文,轻轻松松就为朝廷创收二十五亿五千万文,两千五百五十万贯,简直不要太赚。

不过想想就知道,铸造当十大钱这么赚钱,随随便便就能获取六倍多的利益,百姓特别是有钱有势的地主豪商也不是傻子,自然会私下盗铸。

于是私钱泛滥,通货膨胀愈演愈烈,物价一下涨了三至五倍,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于是到后来,赵佶也没办法,只得下令当十钱贬值为当三钱,比如在原来的水浒故事中,杨志卖刀砍铜钱时,牛二问附近商家讨来的二十文钱就是当三钱。

不过这样一来,很多小老百姓家里的财富再次严重缩水,同样造成了很大的震动,而蔡京也因为这件事而罢相。

等他再次复相时,还想再铸当十钱,但哪怕昏聩如赵佶这一次也是坚决不同意了,最后,蔡京只得通过滥发交钞来聚敛财富。

曹侒现在做的,其实和蔡京铸造当十大钱差不多,面临的问题也差不多,最关键还是如何防伪。

否则一旦其他人大量仿铸,非但钱都让别人赚去了,而且金银币的信用体系也根本建立不起来。

很简单的道理,高丽政府要想推行金银币,就必须要让老百姓和各商家觉得金银币可靠,相信金银币才行。

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保证金银币能等价买到朝廷售卖的东西,并且开放金银币和金银的自由兑换,百姓和商家才愿意用你的金银币。

可是一旦假钱泛滥,并且难以辨别的话,到时候大量百姓拿着这些假币按照币面上价值来找政府买东西或者兑换金银的话,朝廷不但会赚不到一文钱,还要赔个底掉。

到时候就只能放弃金银币,前面的投入就全打了水漂,还严重影响曹侒和朝廷的信誉。

所以朝廷想要发行金银币,就必须做到绝对的防伪才行,让其别人仿制不了。

作为后世的穿越者,曹侒当然有他的办法,那就是水力铸币,机械冲压。

原理也很简单,中国古代的钱币还有金银锭采用的都是浇铸法,就是将金属熔化成液体再倒入模具中成型。

但这有两个缺点,第一技术简单,第二因为热应力的原因,钱币在冷却时各处收缩变形不一致,会发生变形,钱币的图案也会变得模糊。

而曹侒准备采用的则是现代铸币法,即先将金银铸成片坯,再将片坯冲压成硬币形状的空白坯饼,然后再通过专门设计铸币机将实现设计的图案,文字,齿轮等压印上去。

因为片坯冲压成空白坯饼,还有最后的图案压印都是在常温下完成的,所以图案不会有丝毫变形,图案可以设计得非常精美精细。

而且冲压出来的钱币质地更为紧密结实,表面也更加光亮,这些都是热法浇铸无法做到的。

这种方法铸造出来的金银币,只要保密措施得当,其他人想要仿制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算有人费尽心力用手工的办法仿制出来,成本也会高的惊人,而且质量也远远不如铸币机冲压出来的,很容易就会被认出来,拒绝使用。

不过想要铸造这种金银币,就必须先用比较硬的钢板做出一个原模来,然后再将原模淬火增加硬度,冲压翻制很多上下一套的工作模出来,然后就可以装在造币机上铸币了。

这就需要非常高明的雕刻师傅了,而且也非常费时费力。

梁班接过曹侒递过的纸片和木头模子,一下就看呆了,只见纸片上是放大版一元银币图案,并不像一般的铜钱那样外圆内方中间有孔,而是一个整圆。

正面是一条造型古朴,线条简单,舒爪张牙的苍龙图案,只不过苍龙背上那那圆点换成了一元两个字。

银币的反面则是一个曹侒的头像图案。

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银币的外圈内侧都有一圈细密的边齿,而且所有图案和花纹都精细,精美到了极点,简直太漂亮了。

不但梁班看呆了,一旁拿过木头模子看的水云也看呆了,他估计了一下木模的大小,忍不住问道:

“大王,请问你要铸造的这枚银币多重?”

曹侒道:“大致一两吧。”

“一两银子,当钱一万文,这……这可是五倍的差价啊!这银币能用出去?”梁班是个耿直的人,不解的问道。

“没问题的,只要我们铸造出来的金银币制作精美,别人无法仿制,肯定能用出去的!而且我们的金银币不必称量也不必鉴定成色,使用起来可方便太多了,肯定能用出去的?”

曹侒笑着说道,心说这可不用你操心了,大宋朝廷没有信用的交钞都用的出去,高丽朝廷以各种生活物品和梁山作坊生产的各种产品,以及等量的金银储备做信用保证,不可能用不出的。

随后想到交子的出现,就是因为在四川成都附近一群商人因为铁钱太过笨重而发明出来的,而最开始也只是这群商人内部之间自己用而已。

这时曹侒又看着梁班,从口袋里拿出一块小铁坯来,和一把雕刻刀来,道:“岳先生,在这样的铁坯上,你能按图纸完全錾刻出来吗?”

梁班一双眼睛放出兴奋的光来,他接过小铁坯,仔细的看了许久,又用工具刀和小锤子试了试,这才十分郑重的道:“大王,没问题的,只是需要不少时间。”

“要多久?”

“至少半个月甚至二十天。”

“好!”

曹侒点点头,这么精细的工作,二十天制作出来已经很厉害了。

然后他又对楚升说道:“楚先生,你的任务就和我一起设计制造出一套铸币的机械来……

两位先生好好做,你们跟着我,安家费两百贯,每月还有至少十贯的工钱,只要能这个金银币弄出来,每人还有奖励,至少五百贯是跑不了的。”

两人一听这么好的待遇,而且也不需要管其他的事情,只需要埋头工作,钻研技艺就行,顿时都高兴开怀大笑起来。

曹侒笑得同样开心,等金银币大规模流入市场后,赵佶的大宋朝廷本就摇摇欲坠的交钞系统只怕会立刻开始加速崩溃。

曹侒的货币战争已经开始!

水浒之曹大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