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母鸡抱窝
清晨,不等天亮楚子阳一家已经早早的起来了,忙活的收拾镰刀和竹筐都绑到一辆破旧的羊角车上。
“小阳,你去鸡窝里看看有鸡蛋吗,顺便把鸡喂了。”刘春兰往灶里添着柴火,探出头去喊。
“晓得了。”楚子阳跳出堂屋,从大麻袋里舀出一勺麦麸,颠颠的往鸡窝那跑。
“小鸡小鸡咯咯哒。”楚子阳拉开栅栏,一只大公鸡拱拱的往他身边凑。
楚子阳拎着盛着麦麸的勺子在公鸡跟前晃来晃去,公鸡跟着他晃来晃去,想要把头伸进麦麸勺里,逗的楚子阳哈哈大笑,他把麦麸倒进鸡食碗里。
大公鸡一头扎进去,埋头苦吃。
“耶,少了一只鸡。”楚子阳围着鸡窝转圈,把头伸进鸡棚里,还没等看清,迎面就是一声母鸡刺耳的尖叫,楚子阳吓一哆嗦。
母鸡越来越凶,冲着他咯咯哒的喊。
“有鸡蛋吗?”姜苏苏随手扎起头发挽了个结。
现在她最苦恼的就是头发!又长又难打理。
“苏苏,它欺负我。”楚子阳委屈巴巴的指着窝里的母鸡,母鸡对着他又是一嗓子。
姜苏苏见他孩子气的跟母鸡置气哭笑不得:“那怎么办?我们吃掉它?”
母鸡突然不出声了,伏在那里一动不动。
姜苏苏探头看去,在农场中她也时常看到母鸡如此,这分明是要抱窝呀。
刘春兰一听母鸡要抱窝,兴高采烈的止不住笑:“太好了太好了,咱们家要有小鸡崽了,快,小阳你去拿块布,我得把这给它围起来,哎,还是我自己去吧,你不知道在哪。”刘春兰着急忙慌的站起来,脸上掩不住的笑。
“苏苏,拿石头把那个角压一下。”刘春兰伸手指着,示意姜苏苏把石头放上:“苏苏,咱们家要有小鸡崽喽。”她压着篷布,高兴的说着:“咱们家越来越好了,越来越好了……”刘春兰眼眶红了:“娘以前想也不敢想。”
姜苏苏把石头压在篷布上,掏出方巾给刘春兰擦眼泪:“娘,咱们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对!苏苏说的对!咱家会越来越好的!”刘春兰反复重复着这几句话。
姜苏苏顿了一下,还是伸手有些僵硬生涩的抱住了她:“一,一定会的。”
天边,太阳已然缓缓升起,太阳光浓烈的照射在大地上,洒下一片金黄和温暖。
“老楚,今年你们家这麦子一亩得达到一千斤吧?”隔壁地里站着的邻居羡慕的看着楚远山背篓里颗颗饱满的麦子。
一片地,一样的肥,种子也一样,就连太阳光照的都一样!怎么就差别这么大呢?
“没有没有。”楚远山把刚割的麦子扔进背篓里:“可到不了一千斤。”
“没有一千也得有九百了吧。”扛着背篓的村民站在田埂那冲着楚远山笑笑:“远山,你跟我们说说呗。”他凑近楚远山期待的看着他。
“啊?说什么?”楚远山懵懵的问,憨厚老实的脸上写满了疑惑。
“当然是你偷偷用了什么肥呀?我保证不出去乱说。”
“肥?就是干青鱼头粉、柏油、砒这些啊,责成哥,咱不是一块施的肥吗。”楚远山老实的回答。
“除了这个以外呢?”楚责成激进的问着,见楚远山一脸疑惑,翻了个白眼:“嘁,远山啊,你我都明白,再装下去可就没必要了。”
楚远山不解的看着脸色突然沉下来的楚责成:“责成哥,我们家真没用别的肥……”
“行行行,别说了。”楚责成竖起手掌:“不想说我还能逼你不成。”
“责成叔,你这说的好像我爹有事瞒你似的。”姜苏苏拎着竹筐跟楚子阳来给楚远山送饭:“这村里就数我们家最穷,上哪整那别的肥去,纯粹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
“没用别的肥。”楚子阳跟着说,一脸认真。
旁边等着听消息的村民,失望的撇撇嘴,楚子阳虽然是个傻子,但是从来不撒谎,看来真是撞大运了。
撞大运这事,可不是羡慕就有的。
“责成叔,我们家子阳可从来都不撒谎。”姜苏苏笑笑。
楚责成也发现自己有些咄咄逼人了,尴尬的笑笑:“我这不是今年有点发愁,你们别介意哈。”
“不会不会,责成哥,在这一块吃点吧?”楚远山毫不介意的摇摇头。
楚责成心虚的摆摆手:“不,不用了,婆娘搁家做饭了。”他说完背着背篓快步离开田埂。
“爹,喝点水。”姜苏苏把水葫芦递给楚远山。
天气越发的炎热,姜苏苏只晒了一会儿的功夫,皮肤已经发红了,满头是汗,更别说在地里干了一上午农活的楚远山。
已经吃过饭的姜苏苏和楚子阳拎起镰刀进到地里。
“苏苏啊,那镰刀快,你就别动了,剩的不多了,爹下午自己就能割完。”喝了灵泉水精神一下回来了的楚远山喊着。
“爹,我没事,我和子阳干点,下午咱咱就能早结束。”姜苏苏笑着摇头:“子阳,把镰刀递我一下。”
“苏苏我来!你去休息!”楚子阳摇头,不肯给她镰刀:“你去休息去休息。”他推着姜苏苏把她往阴凉地里赶。
“我不热。”姜苏苏失笑。
“不行!”楚子阳固执的摇摇头:“脸,晒红红。”
姜苏苏脸上的红肿因为毒性未消,一直反复,被晒之后显得更明显了。
姜苏苏没办法,只能找个折中的法子:“那我只割阴凉地里这些成不?这里晒不着。”
楚子阳还是不点头。
姜苏苏把水葫芦递给他:“我跟你换,子阳听话,把镰刀给我。”
隔壁田埂上咕咚咕咚喝水的村民啪的拍了一下身边的丈夫:“你瞅瞅你!还不如一个傻子知道疼媳妇。”
“怎么着,你也想要个傻子成亲啊?”她丈夫不屑的撇撇嘴:“这傻子万一再不疼点媳妇,那媳妇跟别人跑了咋整,好不容易娶着的,这远山家真是捡了大便宜,一两银子找了个冤大头当儿媳妇,谁说他们家不会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