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身为女子,岂能篡国?
7第九章
平行时空的唐朝。
已经到了暮年的李世民,打算把皇位传给李显。
他口中咀嚼着
"女皇武则天
"这几个字,表情一下子变得很难看。
"大唐江山,怎么能够让一个女人取而代之?
"
晚年的李世民,威严破重,他一开口,大剑之上的文武百官纷纷跪下,全都沉默无言。
李世民心中充满了纠结。
他知道,女皇武则天的智谋和手段,足以令大唐江山稳固。
然而,他始终无法接受,一个女子竟然能够凌驾于所有男子之上,成为这个庞大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他看着跪在地上的文武百官,心中感慨万千。
这些年来,他南征北战,开创了大唐盛世,将大唐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可没想到皇位在他死后,居然会被一个女子继承。
"众卿,你们有何看法?
"李世民沉声问道。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不敢言语。
这个问题涉及到皇位继承,稍有不慎,便会招来杀身之祸。
这时,一位大臣站了出来,朗声说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皇位继承乃国家大事,应以江山社稷为重。
"
"武则天虽然身为女子,但她的才干和智慧,有目共睹。
"
"以后的大唐,如果由他代领,定能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
"
李世民闻言,顿时满脸的阴霾。
"来人,去找一找这位叫做武则天的女子,朕倒要看一看,她究竟有何能耐,居然能够以女子之身,成为大唐帝国的女皇!
"
李世民开口吩咐下去,很快这个庞大的帝国就再次运转了起来。
……
唐朝。
李治这个时候身体已经很差了,他躺在病床之上,看到了废子称帝这四个字之后,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
他知道武则天是有野心的,而李治也在放任这种野心。
因为李治非常的清楚,自己压不住那些世家大族,所以武则天实际上是他手里的一把刀。
遍数历朝,内圣外王的典范,李治绝对算得上一个。
但是李治有一点却没有想到,那就是武则天居然会那么的狠心,居然废子称帝。
这是李治完全没有预料到的一点,身为皇帝他已经做到了最好,却完全低估了人性。
沉默片刻之后,李治忍不住开口道:
"来人,把皇后喊过来!
"
片刻之后,皇后武则天来到了李治的床前。
她看着李治虚弱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陛下,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武则天轻声问道。
李治看着她,眼中充满了失望和愤怒。
他颤抖着伸出手,指着武则天说:
"你……你怎么能这么做?废子称帝,你竟然做得出这样的事!
"
武则天脸色沉默了,但她很快恢复了平静。
她微笑着说:
"陛下,您误会了。
"
"我废子称帝,只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天下。
"
李治冷笑一声,说:
"治理天下?哼,我看你是为了自己吧。
"
"武则天,我本以为你是个贤内助,却没想到你竟有如此野心。
"
武则天的脸色变得阴沉起来,她盯着李治,冷冷地说:
"陛下,您错了。
"
"我并无野心,只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着想。
"
李治瞪着武则天,眼中充满了愤怒。
他挣扎着坐起来,指着武则天说:
"你竟敢如此狡辩。
"
"来人,将她给我拿下!
"
武则天冷笑一声,转身对身边的侍卫说:
"陛下病重,神志不清,你们还不将他扶回床上休息。
"
侍卫们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听从了武则天的命令,将李治扶回了床上。
李治挣扎着,怒吼道:
"武则天,你竟敢如此无礼。
"
"我要废了你,废了你!
"
武则天看着李治,眼中闪过一丝怜悯。
她轻声说:
"陛下,您还是好好休息吧。
"
"我会帮您治理好这个国家的。
"
说完,武则天转身离开了房间,留下李治在床上愤怒地挣扎着。
他知道,自己可能已经无法阻止武则天的野心了。
……
唐朝。
李隆基搂着杨玉环,脸上满是得意之色。
"万国来朝,开元盛世,大唐竟然是在朕的手里,达到了辉煌鼎盛!
"
自己的功绩居然超越了老祖宗,李隆基这一刻是非常得意的。
虽然他很疑惑为什么还没有人出来夸赞自己,但是神人说的内容绝对没有假。
眼下他这里的大唐,毕竟是一个辉煌的盛世!
杨玉环看着李隆基得意洋洋,也忍不住柔声说道:
"陛下,您确实是一位英明神武的帝王,大唐在您的治理下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
"这一切,都离不开您的英明决策和辛勤努力。
"
杨玉环的话语中充满了敬佩和崇拜。
李隆基听了,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
他轻轻拍了拍杨玉环的手,说道:
"爱妃,你真是懂朕的心意。
"
"朕会再接再厉,让大唐更加繁荣昌盛,成为万邦敬仰的天朝上国。
"
"陛下,臣妾相信您一定能做到。
"杨玉环温柔地回应。
正在此时,一名太监急匆匆地跑了进来,跪倒在地,大声禀报道:
"启禀陛下,边关急报!
"
"吐蕃大军进犯我边境,目前已攻破三座城池,情势危急!
"
李隆基闻言,脸色顿时一变,原本的喜悦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站起身,厉声问道:
"吐蕃竟敢犯我边境,可查明原因?
"
太监战战兢兢地回答:
"启禀陛下,据探子回报,吐蕃大军此次进犯,是因为他们对大唐的繁荣昌盛心生嫉妒,想要趁机掠夺财富,扩张领土。
"
"哼,区区吐蕃,竟敢如此猖狂!
"
李隆基怒不可遏,一拳砸在案几上。
"来人,马上召集文武百官,商讨对策,务必将吐蕃大军击退,保我大唐边境安宁!
"
随着李隆基一声令下,整个皇宫顿时忙碌起来。
大臣们纷纷赶来,商议对策。
而李隆基和杨玉环也暂时放下了个人的喜悦和柔情,开始投入到这场突如其来的边关危机之中。
只不过很快,一场更大的危机出现,让所有人都变的目瞪口呆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