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病重

沈晚晚看着白苏离去的背影,眼里的失望之情几乎难以掩盖。

看着沉默寡言的赤野,她都忍不住开口问道:“你说,他为什么对我如此疏远,是因为不喜欢我吗?”

赤野闻言,沉默了片刻,摇了摇头。

“算了。”沈晚晚叹了口气。

她本来也就没指望这个大木头能给她一个什么回答。

其实有的时候她挺佩服赤野的。

什么都不想,好像无忧无虑的。

她之前也问过他这个问题,问他就没有想过找个姑娘成家立业。

而赤野的回答是这样的。

“我想,大多数像我这种经历过无数次的颠沛流离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的人,大多都是没有心情去想那些的,因为光是活着就已经花光了我们全部的力气。”

赤野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平静生活。

如今的他只想留在白苏身边替她做事,好好的活着,其他的事情他一点想法都没有。

沈晚晚正准备转身离开。

而此时,一向沉默寡言的赤野忽然开口。

“沈小姐。”

沈晚晚停住脚步,回头看他。

“您刚才问的那个问题,我回答不了,毕竟我不是主人,不过我也并非什么都不懂。”

沈晚晚闻言,看着他,“那你说说,男女之情你懂什么?”

赤野说道:“别的我不懂,不过我可以看得出来,主人并非池中之物,他的高度并不局限于我们这一片天空。”

所以,他看得出来,白苏迟早会离开。

而无论是他,还是沈晚晚,他们对于白苏来说,都只是过客而已。

尽管沈晚晚还占着他未婚妻的身份,不过他感受得到,白苏未来的计划里并没有沈晚晚。

所以其实要想不受伤的更深,沈晚晚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现在开始主动和白苏保持距离。

尽早的从这一段关系中抽身离开,这才是对她最好的。

“我知道。”良久,沈晚晚才说道。

她又不是傻子,她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只是她一直在蒙蔽自己罢了。

她抬起头来:“可是那又怎样,就算他迟早有一天会离开,但至少他现在还在,他还在的时间里,我一点都不羞涩于对他表达我的感情,我也想让他知道,在这个冰冷的世界里,还有一个人很爱很爱他。”

她从前也没有想过自己会对白苏用情至深。

但现在,只要想到白苏从前遭受的那些不公平的待遇,她都替他生气。

所以她只想对他好一点,再好一点。

赤野不懂男女之间的感情,闻言,并没有再继续说什么了。

而另一边,白苏回到白家的时候,整个白府几乎都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

每个人都垮着脸,似乎沉浸在悲痛当中。

白苏只是随意瞟了一眼就发现了问题,她随手拉过一个小丫鬟,指着角落里的一棵树:“这棵树是谁栽的?”

整个白府现在都被布下了诡阵,难怪病气久久不散。

白大夫人并非中毒却性命垂危,那大概率就和这个诡阵有关系了。

那小丫鬟看到她,似乎有些惊讶,“七少爷!”

当白家人开始用正眼看白苏的时候,白苏那时候已经和姜虎离开了,而下人们善于察言观色,自然是知道主子们的态度变了,他们的态度自然也要变。

之前私下里看到白苏他们甚至喊都不喊一声,现在倒是愿意叫一声七少爷了。

听到白苏的话,她转过头去看了一眼那棵树,眼里也浮现了惊讶。

“咦?这里怎么多了棵树?什么时候种的?”

看到她这个样子,白苏就松了手。

如果她猜的不错的话,整个白府应该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这些突然出现的数。

而且白家里面,不仅仅是白大夫人一个人病了。

每一个人都病了。

这个法阵有摄人心魂的功效,长此以往待在这个法阵里面,她们先是会感到浑身乏力,精神恍惚。

再后来,就会卧病在床,吃不下东西,然后饿死在床上。

虽然还没有去看过大夫人,不过这一路走来碰见了几个吓人,看到她们身上还不明显的症状,白苏大概就了然了。

她转身离去,走了几步还听到身后那小丫鬟疑惑的声音,“奇了个怪了,我不记得府中新种树了呀,怎么突然间多了这么大一棵树?”

白苏抿唇。

不是障眼法,而是她们都病了,都已经精神恍惚了,下意识的会忽略掉这些不起眼的细节。

白苏一路前往大夫人的院子。

越是靠近大夫人的院子,府中的病气就越来越浓郁,而此时两个下人抬着一具尸体从她面前经过。

白苏随意扫了一眼。

好巧不巧,那具尸体正好是当初她给白远书治疗的时候在旁边煽风点火的那位白毅的美妾。

从客观角度来说,她长得的确很美,只是没想到死的这么突然。

估计也是因为这个诡阵的原因。

白苏走到大夫人的院子里。

还没有进去就听到里面传来压抑的哭声。

“呜呜呜,大夫人,大夫人你坚持住啊……”

“大夫人,将军和少爷他们听到消息一定会尽快回来的,你一定要坚持到他们回来啊。”

“是啊,大夫人,将军他们肯定很快就会回来的……”

很快,里面又传来大夫人断断续续虚弱的声音。

“谁……谁让你们给他写信的?不准写……别……让他们回来……”

短短的一句话,像是用尽了她全部的力气。

明明两个月前她还中气十足,而现在,白苏几乎不用推门进去似乎都能想象得出她现在有多虚弱。

不得不说,大夫人虽然平常大大咧咧、胡搅蛮缠,可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她还是分得清的。

尽管知道自己此番很有可能熬不过这一劫,再也见不到她的丈夫和儿子了,可是她也没有想过写信让他们回来。

因为她知道,镇守边关的将士非召不得回京,如果他们抗旨回来,就是杀头的死罪。

更何况,她的丈夫和儿子身后守护着的是万千百姓,她也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让他们置全国百姓的安危于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