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赐婚 卯时太和殿内 ……

卯时太和殿内

此时大殿内已经聚集了文武百官, 除了少数几个看着精神还好,其余的面上多少带着点萎靡,有的甚至还打了个哈欠, 打完哈欠就问身旁的同僚,“陛下不是才去了岁山围场几天吗?怎么这就回来了?”昨晚被通知今早要上早朝时,他还以为自己幻听了~~

不怪他这样问, 往年加上来回差不多要一旬时间,这才三天,这也太快了。他们这些老胳膊老腿的一年到头也就这几天能睡个懒觉, 他们容易吗?这下好了,懒觉也睡不成了,换谁谁不上火, 要说道说道。

那被问及的同僚也附和道,“就是啊, 我也纳闷呢!许是被哪个不长眼的扫了兴致?”

旁边有人听到他这一番分析也点了点头, 这也有可能, 不然解释不通啊。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时, 太和殿外, 二皇子殿下阔步走进殿内。在他身后簇拥着他的是锦衣卫指挥使沈谏,御林军首领宋曰升,以及一众锦衣卫。

这群锦衣卫此刻个个佩戴长刀, 穿着甲胄, 似是一副要随时作战的架势。文武百官一看, 立时噤了声。

沈谏先开口道,“今日将各位大人宣到太和殿是有要事公布。陛下围猎时不幸掉落悬崖,已于昨日驾崩于岁山围场。”

他的话似是一滴水落入滚烫的油锅,文武百官在接收到到信息短暂的蒙圈后, 瞬间炸开了锅。众人表现不一,有的当即哭嚎连连,活像死了亲娘。有人则冷静质疑,只听刑部尚书沈熹问道,

“沈大人,这~陛下怎会掉落悬崖?”

沈谏解释道,“陛下所乘的宝马一时被猛兽惊扰,失控狂奔之下将陛下带落悬崖。”

许是职业习惯,他又追问道,“敢问找到陛下的尸首了吗?”都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总得见到尸首才能确定,万一还活着呢!

“当然找到了,陛下的棺椁随后就会到都城。”他信口胡诌道,得先糊弄住这一帮官员再说。

他一说完又是一众哭喊陛下的声音,那哀呼声真是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御史大夫马立业道,“众位大人忠君体国,哀思陛下是人之常情,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哪位皇子承继大统,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

“马大人说的有理,不过陛下乾坤独断,早已经拟好了传位诏书,就悬挂在太和殿牌匾后。”随后一挥手让人扛梯子从牌匾后取下锦盒。

“哦,沈大人怎么知晓的如此清楚?”户部尚书曹大人不忿的问道。他的女婿是三皇子,看着他们簇拥着二皇子,用脚丫子想想也知道锦盒里写的是谁的名字。

“我作为锦衣卫指挥使,日常伴驾在侧,锦盒也是陛下写完,交由我放上去的。如今陛下驾崩,自然由我告知诸位。”

说着将那锦盒里的圣旨拿出来,交给一边的福来公公,示意他宣读。

福来公公手里拿着圣旨,似是烫手的山芋般,他不想接,可胳膊拗不过大腿。

眼见宋大人的眼睛里的威胁渐盛,他只得从命,打开圣旨读起来:

“大行皇帝遗诏:众臣跪听:

朕在位三十载,无一日不兢兢业业,殚精竭虑,幸赖祖宗保佑,大魏日益昌盛。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无穷。朕羡而慕焉,今有二子柏然,人品贵重,深肖朕躬,禅位于二皇子柏然,钦此。"

跪在地上的臣子心里想的皆是二皇子不是不良于行吗,他怎么有资格登基?大家心里是这样想,可看着殿外被御林军围成铁桶一块,也纷纷识趣的噤了声。

一时之间,太和殿安静极了。

倒是刑部尚书沈熹遵从内心的想法,义正言辞的说道,“臣以为如今陛下尸骨未寒,还是等陛下灵柩归来,验明正身,二皇子再议储位也不迟。”

“怎么,尚书大人是在质疑父皇英明神武还是怀疑遗诏有假?”一直沉默不语的二皇子终于发话了。声音里满是阴鹜。

“微臣不敢。”

“不敢?我看你这身骨头硬的很。你这是公然抗旨不尊,藐视先皇,来人,将他拖出去,斩首示众。这就是抗旨不尊的下场。”

他话音刚落,两边的侍卫就反剪沈熹的手臂,要将他拖出去。这是杀鸡儆猴呀!其余众人立刻噤若寒蝉!生怕多说一句话惹祸上身。

还没等侍卫将人拖出去,殿外就传来兵甲交战的声音,那声音听着似是越来越近。

“怎么回事?”二皇子双眉微皱,有些不悦的看向御林军首领宋曰升。

“回禀殿下,宫内早已被臣清理了一遍,如今全是御林军的人,许是之前没处理干净的小股流窜势力在袭扰,臣去看看怎么回事。”他说着就去殿外察看。

可他刚出殿外不到五息,只听“铛~”的一声,众人寻声望去,就见一道身影被直直的钉在了太和殿的大门上。透过窗棂显示出的轮廓,怎么看,怎么像刚走出的宋将军。

二皇子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宋将军?”他向门外叫到。

“宋将军这不是给你送到门上了吗?”一声苍劲有力的声音从殿外传来。这声音众臣听到耳里熟悉极了,这不是陛下的声音吗?难道陛下还活着。

大家抬眼望去,果然见到皇上身着黄袍在章侍卫的搀扶下,出现在太和殿门口。

二皇子一见到皇上,跟见了鬼一样,“父皇?”他又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不对,你不是,你肯定是假扮的。父皇确实掉落山崖驾崩了。你是谁假扮的?”

皇上听他都到这时候了还强辩,气骂道,“你这个不肖子孙,连你父皇都不识了?也是,你连弑父都能做出来,还能指望你跟个人一样认爹?”

一叠声的骂出来,二皇子在这骂声中终于清醒过来,是他的父皇,他立马跪下,膝行过去,状似庆幸道,“父皇,儿臣~儿臣以为您出事了~您没有事真是太好了。”

不过皇上面上可不信他的鬼话,“哦?你真为朕高兴吗?你是惊讶吧,惊讶朕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毕竟锦衣卫,御林军都被你掌控了,就连九门提督何坤鹏都让你策反了,将九门封锁,你继位前连只鸟都不能飞进来,朕是怎么出现在这里的?

呵~你莫要忘了,都城外的前锋营和防卫营里还有朕的十万精兵枕戈待旦,比之九门提督的三万精兵,朕想荡平都城,也是弹指间的事。更何况那何坤鹏不服调令已经被就地正法,如今九门提督已经换了人。”

二皇子原以为将都城控制住了,先登基,登基以后接管京郊大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他一没想到父皇还活着,二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带领十万精兵杀过来。这是他始料不及的。

他面色煞白,只听那边父皇又不无讽刺的说道,“你不是连传位自己的立位诏书都拟好了?朕如今好好的站在这里倒叫你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看着跪在下首的二皇子,心中颇为凄凉,“真是日防夜防,家贼难防。没想到朕生了你这个偷家的。原还以为你是个没有继位之心的,没想到你直接篡位了!”

二皇子面上先是诚惶诚恐,而后肩膀耷拉下去,整个人看上去颓废不已,

“我为什么不能有继位之心?”他低头看着自己的腿喃喃道。

“就因为我不良于行?我的腿是天生就这样吗?是我生母怀我时被施贵人暗害才这样的,我这样是你宫妃争宠的结果。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你?

若是大哥还在世,我自然无话可说,他确实比我出色,可他过世了,剩下的老三、老四、老五哪个比我优秀?无论按照立贤还是立长都该是由我继位,可恨你永远也看不到我。从开始就将我排除在外。

我不为自己争取,难道还等着你施舍吗?哈哈哈哈~”他突然仰头大笑起来。

“疯了,真是疯了~来人,将二皇子先压下去,给朕圈禁起来,没有朕的允许,任何人不得接触!”

最后的结果是二皇子篡位失败,落得终身圈禁。锦衣卫指挥使沈谏也被判了绞刑,夷九族。御林军首领宋曰升人虽已死,夷九族。毕竟犯的是这等谋逆大罪。二皇子的岳家冯家更是没逃脱阖族覆灭的命运。

如今锦衣卫指挥使已经由章君屹走马上任。而作为最大的功臣岳展,皇上终是圆了他的愿望,亲自下旨为岳展赐婚,不过作为对姜老夫人的弥补,赐给她良田千顷。

这下姜老夫人也满意了,酒楼哪里有田地旱涝保收,况且是良田千顷。皇上亲赐她的,族里也不能夺了去。如今她守着孙子,握着千亩良田以后也无忧了。

这下文武百官看不懂了。他们以为凭着岳展这次救驾的功劳,皇上即便不将公主许配给他,高低会给他赐个高门贵女,结果呢,倒是赐婚了,不过没想到对方竟然是姜家的寡妇。这可真是惊得一众官老爷眼珠子好险没掉下来。

谁都看不明白陛下这一通操作是何意思。直到听说了坊间流传的一则传言。

据传岳侍讲跟那望门寡陈氏原是青梅竹马,后来陈氏因被恶霸看上不得已嫁入姜家避祸。现在岳侍讲立了首功,论功行赏他只求皇上赐婚,皇上没奈何只得允了。

这就能解释的通了。不过岳侍讲当真糊涂啊,这眼看着大好的前程就在眼前,为了一个女人,逼的皇上将忠良家的儿媳赐给他,陷皇上于不义之地,皇上真是太不容易了。再说岳侍讲,他膈应了皇上,以后还会有好果子吃?果然赐婚没过几天,上面就下来旨意,着岳侍讲十日后启程前去蕲州山洼县做县令。

蕲州在大魏西南边,与滇国毗邻,这些年一直也不太平。而山洼县更是与滇国不足百里,这些年一直深受骚扰。山洼县光看名字就知道此县是穷山恶水之地。

从六品侍讲到七品县令,本就是不升反降,又被指派到这么个地方,这不就侧面应证了坊间的传闻,岳侍讲果然被陛下厌弃了。

岳展知道外面小道消息传的沸沸扬扬时,他就知道了肯定是皇上的手笔,他那样爱惜羽毛的人,怎会自污名声?哪怕给他赐婚,必得给自己找补回来。不过对岳展来说都无所谓,只要能娶到江冉,名声上受点负累有何惧哉!只是令他没想到的是,皇上竟然将他的官职撸到七品,还是发配到蕲州做县令。大约真是惹恼了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