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其他人一愣,也想起这个时间差,要不是梁怀雁红杏出墙,要不就是……弘时在自己母亲的孝期混迹后院。

这是大不孝。

还是太医及时拯救了大家:“侧福晋的脉虽然微弱,但也摸得出来,应是有三个多月了。只是这段时间过度劳累……所以孕像不显。”

这意思就是齐妃去世之前两人同房怀上的。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不是丑闻,这个孩子也能保下来。

梁怀雁仍旧茫然,她小心翼翼的摸着自己的肚子,也顾不得害羞了:“可是……可是我这三个月,月事一直没断过。”或者说,下红一直没断过。

太医面色严肃:“这也是臣想说的,侧福晋这一胎的胎象十分不好,要保住……臣没有把握。”他也不是专研妇产科的。

要不是今日这一出他来把了脉,恐怕要不了多久,这孩子就得流了,届时这位侧福晋恐怕都只会以为是月事的量突然大了,身体不适也只会以为是因为守灵累得很了。

甚至这胎能保到如今还有微弱的脉象,都已经是这位侧福晋平常身体好的结果,否则恐怕连头一个月都坐不住。

毕竟……太医偷偷瞥了一眼陷入大喜大悲的三贝勒一眼,众所周知,这位的种子质量不行。

在弘书授意叶桂大加宣传下,至少太医和仁心医院的大夫们,已经树立了正确的认知:男子种子不行会导致女子怀像艰难、保胎困难。

“这……这可如何是好?”弘时手抖的不停,想去碰一碰梁怀雁,又怕碰这一下就把孩子碰掉了。

弘书旁观了全程,这时候站出来道:“无妨,一人没把握,就多请几人集思广益。来人,去将仁心医院妇产科的大夫都请来,还有太医院擅长妇科和产科的太医,也都请来!”

这事没有让胤禛和乌拉那拉氏跟着操心的道理,更没有让梁怀雁这个儿媳妇在公公院子里接受检查的,因此弘书让人先将两家子送到各自要住的院子去。

临走时,乌那拉那氏道:“梁氏即有孕,饮食上便不必再遵循守孝的规矩,齐妃地下有知,也不会在意这点小事的。”

有太后懿旨,梁怀雁也不必再因为守孝而不能好好养胎了。

“谢皇额娘恩典!”弘时代梁怀雁谢恩。

等姚辛夷和冯采菡等人赶到畅春园给梁怀雁诊过脉后,董鄂氏既期盼又紧张的问道:“姚大人、冯大人,如何?梁氏这一胎可能保住?”

这两句大人却是一点儿没叫错,弘书还没登基时,胤禛在颁布了传位诏书后,就明旨下发,以姚辛夷和冯采菡两人诊治自己和皇后有功,特赐她二人为太医院六品院判。

当时所有人都在为传位之事震惊,胤禛在即将成为太上皇之前忽然赐两个女子为官,在其他人看来,就是在有限的最高权利拥有期内最后过一把身为至高无上的皇帝的瘾。再加上又只是太医院而已,众所周知,太医院的官不算官,因此没什么人去触一个即将失去最高权力的男人的霉头,反对这件事。

谁知道这个男人被触了霉头后,会不会在权利的最后拥有期内问候自己的九族呢。

什么,你说当了太上皇依然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这话你该去跟李渊说,他一定会支持你发扬光大这个观点的。

顶着弘时、董鄂氏、钟氏、梁怀雁既紧张又期盼的目光,姚辛夷道:“臣等只有五六成把握。”本来弘时就不行,又刚好碰上齐妃去世,梁怀雁这一胎也是受尽了磨难。

弘时很想说些什么,但想到姚辛夷和冯采菡如今还专职负责皇后这一胎,想说的话也只能都咽下去。

董鄂氏比他果断:“爷,臣妾想去求求皇后娘娘,允许臣妾陪梁氏留在畅春园保胎。”

弘时被提醒了,道:“我和你一起,去求见皇上。”

姚辛夷和冯采菡便跟着他们一起回圆明园,汇报结果并接受新任务。

弘书觉得这个主意不太行:“实际上姚大夫她们并不是日日待在圆明园的。”岳湘这一胎怀像还不错,弘书不想浪费资源,让一群拥有顶级医术的医生日日在这里白守着,因此姚辛夷她们还是照常去仁心医院出诊,每隔三日过来给岳湘诊一次平安脉,“朕觉得,与其让梁氏住在畅春园,不如去仁心医院住院保胎,即便有个什么万一,那里大夫更多,设备和医药都更齐全,便于抢救,畅春园到底多有不便。”

“医院……住院?”这对弘时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生来便是天之骄子的他,从来都是太医围着他团团转,哪有去将就太医的道理。

但现在,当权的是他的弟弟。

岳湘也劝说梁怀雁去医院:“……听皇上说,医院的生产间虽然还做不到完全无菌,但比咱们寻常的产房已经要干净许多了。皇上说,届时我生产,也打算送我去医院生呢。”

梁怀雁震撼:“您……皇后,去医院生孩子?”

虽然震撼,但有了岳湘这句话,梁怀雁对去医院住院的抵触少了不少,最终在弘书的安排下,给她在妇产科那一层安排了一间特设病房,隐私保护做的足足的。

一场风波过去,虽然最后证实是自己吓自己,但弘书还是把圆明园和畅春园的人手又理了一遍,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

他这反应都算好的,乌拉那拉氏和胤禛甚至想把太妃们都送回紫禁城去,最后还是弘书给拦了下来。

生辰过后,弘书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才把所有人的试卷批阅完毕。

结果还算不错,至少大部分人都是名副其实的。

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少蒙尘的明珠,和鱼目混珠的鱼目。

弘书早已命人将每个人现在的职位制成了表格,现在只需将成绩和擅长的科目填进去,就可以根据这次考试的结果来思考职位的调整了。

擅长数术的调整到户部,擅长律法的调整到刑部和大理寺,擅长历史人文的去翰林院,准备修书,擅长……

给“明珠”们安排好了去处,弘书拿起“鱼目”那一沓名单,叫来粘杆处首领:“去查,这些人是如何谋得如今的职缺的,还有他们的人脉网,一个不落的给朕挖出来。”

粘杆处首领看着那一沓名单,明白朝堂很快又会是一场腥风血雨,这中间,又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倒霉,多少家族要从此败落。但那又怎么样呢,这是皇上接手粘杆处后交给他的第一个重要任务,他总要办的尽善尽美,才能继续在这个首领的位置上坐下去。

这些人可都是他的政绩。

为了这一份名单,弘书没有公布所有人的成绩,只公布了乙等以上的成绩,被公布的人固然欢欣雀跃,榜上无名的人却更辗转难眠,生怕什么时候就等来一道圣旨,把自己发配到苦寒之地去。

但等来等去,却只等到成绩甲等者被提拔的旨意,乙等的包括他们这些榜上无名的都不曾挪动地方,众人便以为皇上虑及才登基,还是想以稳定为主,不打算大动干戈,由此放下心来。

弘书不怕他们放松,甚至要的就是他们松懈,松懈了才能暴露更多。

哼了一声,弘书拿起八妹上奏湖南瑶匪叛乱已平的奏报,心情颇好的批阅道:在外奔波几月,卿辛苦了!朕之长女/长子即将出生,邀卿回京,贺卿再立功劳,也贺朕即将为父之喜。

雍正十三年,八妹等人跟随岳钟琪一起回京,在詹事府学习,到今年堪堪满两年,本该安排她们回贵州当一地方流官。但对八妹的战力弘书实在是喜欢,恰逢湖南上报瑶匪作乱,弘书便以同为少民更易安抚瑶民为由,命八妹为将,让她带领巡捕营中原新兵营现改名为独立营的五百人,前往湖南平乱。

而今两月过去,八妹顺利完成任务立下功劳,回来后弘书又有理由给她升一升官,再带着高表等人启程前往贵州履职,一切计划顺利,弘书心情更是愉悦。

在八妹回来后,君臣私下奏对时,弘书询问她想要什么赏赐,八妹沉吟半响后,郑重询问:“皇上方才说,此战后,许臣担任古州都司,并有300兵额自行募兵,臣想问,这三百兵额,臣可能募女子为兵?”

弘书毫不掩饰自己欣赏的目光,没有丝毫犹豫的点头:“自然,既是许你自行募兵,你愿意招募什么人就招募什么人,哪怕你募来三百头细犬要占这名额,朕都准许。”

八妹大喜:“臣多谢皇上恩典。”

弘书摆摆手:“先别谢,朕也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八妹道:“皇上请说。”

“朕希望,你的目光不要只局限在你的同族中,汉女、蒙女、瑶女、回女,乃至满女,这天下的女子还有很多。”

八妹深深的低下头:“谨遵圣命。”

九月底,在姚辛夷诊脉确定岳湘预产期就在这几日后,弘书第一次以权谋私,通过报纸向京城广大百姓致歉,他要独占仁心医院几日,等皇后生产完后,再将仁心医院还给大家。

看到这一期报纸的百姓不约而同的揉了揉眼睛、又揉了揉耳朵:“啥?皇上说啥?皇后要在仁心医院生产?皇上还给咱们致歉?皇后生产完就回圆明园?不会长时间呆在仁心医院?要把医院还给咱们?皇后都不坐月子的吗?”

问完这一连串问题,彼此对视一眼,又不约而同的喃喃道:“皇上居然说还?仁心医院也不是咱们的啊。”

多稀奇啊,皇上居然说还。

这医术高明的大夫只为皇家一人服务,不是很正常的事吗,仁心医院那群大夫出来坐馆才是不正常好吧。

百姓们只觉得自从看完那天的报纸后,心就奇奇怪怪的,好像那猫儿在不停的挠,无论是干着活、还是吃着饭,时不时就要停下来朝仁心医院的地方望一望,然后问身边人一句:“你说皇后娘娘发动了吗?”

被千万百姓挂在心上的岳湘,迎来了越来越频繁的宫缩。等待间里,已经分不出心神的她,挣了挣被弘书紧握着的手,没挣开,但意思表达到了:“皇上,您去外面吧。”

弘书有些挪不动脚,再见过猪跑,真看到自己媳妇躺在床上痛的直冒汗的样子,他这心就不可能放下来。

姚辛夷来劝:“皇上,您去外面等吧,皇后娘娘该进产房了。”

“要不,我也进去吧,我会消毒、还会抢救,力气也大,能帮上忙的。”弘书都不知道自己在胡言乱语什么。

姚辛夷不同意:“皇上您自己说过的,咱们现在的消毒技术还不够,产房里多一个人就多一份感染的风险。”

面对自己定下的标准,弘书只能无奈妥协,退出等待间。

等他出去后,云映蝶在众目睽睽之下,顶着皇上伸长的脖子,硬着头皮啪的一下将大门关上,便是门上两扇玻璃窗,也用窗帘挡的严严实实。

弘书就站在玻璃窗前不动,眼睛黏在玻璃窗上,要不是还有一丝丝的理智,他现在就把耳朵贴上去了。

“呼哧…呼哧…”福慧上气不接下气的跑过来,“六、六哥,你、你怎么在、外面,皇嫂、呼、开始生了吗?”

弘书目不斜视的回道:“快了,刚进产房。”

“啊,进产房了?”福慧呼呼的喘气,“那我、那我赶紧回去告诉皇阿玛皇额娘。”不停歇的就跑走了。

弘书要让岳湘在仁心医院生产,胤禛和乌拉那拉氏是不同意的,不说医院人员杂乱,不好管控,就说岳湘生完后,难道要在医院坐月子吗?还有他们的乖孙,也得在医院那个地方呆一个月?那他们岂不是得等好久才能见到乖孙。

但他们都拗不过弘书,无奈只能答应,就是苦了福慧,得两头跑给皇阿玛皇额娘实时汇报进度。

这事下人当然也能干,但哪有自家人让胤禛和乌拉那拉氏放心呢。

福慧不知道自己跑了几趟了,只知道他真是恨死医院这楼梯了,怎么能这么高、这么难爬!就没有什么能不用爬楼梯就能上来的办法吗!

“怎……怎么样了,生、生、生了吗……”福慧感觉自己随时要过去了。

与一开始的姿势毫无区别的弘书哑着声音答道:“不知道,三十分钟前说开了九指了。”

不太了解生产知识的福慧喘匀了两口气:“好,那我回去告诉皇阿玛皇额娘。”

“不……”弘书话还没落,面前的门打开了。

云映蝶身上的白大褂还带着点点血迹,她笑容满面:“恭喜皇上!皇后娘娘诞下一位小公主,六斤一两,母女均安!”

弘书缓缓眨了眨眼睛,像是经过漫长的光年才接收到这条信息、解读了这条信息,仰头大笑:“好!好!朕当阿玛了!朕有小棉袄了!小公主!哈哈哈哈哈,朕的小公主!”

他这般喜悦,周围人顿时一窝蜂的恭喜:“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赏!都赏!”弘书大手一挥,咧到耳根的嘴角放不下来一点儿,抬脚就要往产房走。

“哎!”云映蝶想都没想就先伸手拦了,“不能进去!产房没消毒不能进!”等反应过来自己拦的是谁后,吓得连忙请罪,“小民该死!”

被这么一拦,弘书上头的情绪冷静下来,和蔼一笑:“无妨,你做得对,朕确实不该进去,平身吧。”

云映蝶没想到她的无礼就这般轻轻被放过了,等与师傅私下独处时,她有些忐忑地告知了对方这件事,姚辛夷疼爱的摸了摸她的头:“没事,皇上宽仁,既然说你做的对,那就是做得对。”说着,她转了转眼睛,若有所思道,“这倒是一件好事。”

等云映蝶在之后的日子里,无数次在站在产房门口,泼辣的拦住那些想要冲进产房的达官贵胄,冲对方说出那句:“凭什么不让你进去?就凭当初皇上站在这里,我也没让他进去!皇上还夸我做得对!”时,才明白师傅当初说的那句好事指的是什么。

生产完的第二日,确定岳湘和孩子身体没有任何问题,弘书才全程密不透风的把娘俩转移回圆明园。

毕竟是他的大公主,让朝臣们在医院参加洗三还是不太妥当。

洗三当日,弘书亲自将亲亲闺女从岳湘的房间里抱出来,交给收生姥姥洗三,在一连串的祝福结束后,抱着裹好的闺女当中宣布:“朕之长女,当封固伦公主。”

“赐名,永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