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一时之间辛家院外的恭贺之声不绝于耳。

辛长平忙着与众人拱手回礼,宋氏与辛姑母举着糖果点心给大家分,连家里的三只小猫都被这股子热闹劲吸引了过来,趴在院墙之上望着众人“喵喵”叫。

这巷子里的长辈们,各个都可说一声自己是看着辛盛长大的,眼见着小童子长大成少年,如今又这般有出息,他们作为邻里竟也起了股与有荣焉之感。

大家纷纷抓了辛家的糖果点心,拿回了家分给自己的孩子,嘴上还说:“多吃些,沾沾辛家大哥哥的文气,日后也做

个聪明的孩子。”

之后又翻箱倒柜的找出自家能拿出手的好东西,拿去辛家说要送给辛盛做贺礼。

辛长平连连摆手说:“我们又不设宴,怎能收大家的贺礼。”

邻里们不理辛长平的推拒,把贺礼硬塞到他怀里,有那些婶子、婆婆当家的,就往宋氏、辛姑母、甚至辛月一个小女童怀里塞,嘴里说着:“这等大喜事,便是不办宴席,我们也得表示一二,你们家虽然将要搬离咱们青松巷,可日后我们若是有事相求,难道就不认我们这些老邻居了?”

辛长平叹息一声,本就是不欲收礼,才不办宴席,只买些糖果点心待客,谁知还是收了这么些东西,但大家都是情真意切的相送,辛长平也无法再拒绝,便都收下了,说道:“自我们家搬来县城便住在青松巷,一晃都五年多了,这些年多受大家的关照,这番情谊如何能因为搬家就断了?连枝巷离此也不远,日后大家还是要常来常往。”

“那就好,那就好。”邻里们送出去了礼,比收礼的人还高兴。

其实他们不一定真要求着辛家帮忙什么事,但是对小人物来说,只要认识些厉害的人物,能说上话,就是出门在外的底气。

这巷子里住着一户铺头、一户书吏,青松巷的人在外面就不怕别人欺负,如今辛盛科举考得这样好,将来定是比他爹还厉害的人物,他们自然不愿和辛家断了联系,这大概就是小人物的生存智慧吧。

因着快端午了,书院也要放假,辛盛就没回书院,准备等过完端午之后去了先生家赴宴后,再回书院上课。

宋惜娘刚去府城染坊,也不能才几日就接她回来。

宋光耀抽空跑来辛家一趟说自己刚去商行上工,需要学许多东西,端午便主动申请留下值班。

宋光耀刚进商行,还没拿过月钱,但听说辛盛考上童生,也拿出打点剩下的银子,买了几刀好纸送给辛盛,说:“本想给你买书,可实在不知道买哪本,纸总是日日用的,消耗得也快,便给你买了纸了。”

自家亲表哥送的东西没什么可推拒的,辛盛直接收下了,宋光耀更高兴,笑着说:“等日后我挣了银子,纸用完了我还给你买。”

宋光耀心思单纯,并不是觉得辛盛有出息了要巴结他,而是感念姑姑、姑父的照顾,给银钱姑姑、姑父定是不收的,便想着给表弟、表妹买些能用的东西。

这回他不仅给辛盛买了好纸,还带来了几朵头花,因为辛姑母每回都要给他塞许多肉吃,他连郭玉娘都念着,对辛月说:“这是商行里新来的货,说是京城的姑娘们都戴的头花,表妹和玉娘妹妹分一分。”

郭玉娘跟着辛盛和辛月一般喊宋光耀,甜甜的谢道:“谢谢宋家表哥。”

到了端午那日,便是辛长平一家五口,带着辛姑母和郭玉娘一起七个人回长河村。

虽然辛长平租的是车马行里最大的一辆骡车,不过因为带的东西不少,坐起来还是有些挤,辛长平便去了车厢外和车夫坐在一处。

车厢里辛年靠在宋氏怀里,新奇的四处张望,满眼都是兴奋。

因着小猫们长大了不少,该送去村里和它们母亲学捕猎的本事,这回便也带上了它们。

它们在家里闹熟了的,哪里它们都敢去,只一处从不主动去,那便是辛年待的屋子。

辛年人小不懂事,也不会控制力气,每每见着小猫们都是高兴又兴奋,别人亲近猫猫都是轻轻抚摸,但他下手可没轻重,都是一抓几根毛,还尤其对猫猫们灵活的尾巴感兴趣。

如今和辛年一块儿挤在小小的车厢里,猫猫们全离开了装着它们的竹篮,纷纷跳到堆起的礼品高处,尽量远离这个人类幼崽。

辛年都四个月大了,早就不似刚出生时皱巴巴的模样,如今完全长开了,圆溜溜的大眼睛瞧着就机灵,皮肤白,喂得好又不曾生过病,长得肉乎乎的,一身的小奶膘可爱极了。

他性格又外向,非常爱招人和他玩,一逗他就“咯咯”笑个不停。

家里的哥哥、姐姐,他和郭玉娘是最熟悉的,整个白日里都是郭玉娘陪着他玩,其次是辛月,每日回到家里都要抱着他亲热许久,最陌生的就属辛盛了,每回刚玩熟了,人就没了,半个月再见又不太认识了。

这回辛盛在家多待了几日,辛年又和辛盛混熟了,伸着胳膊要辛盛抱他。

辛盛把弟弟接过来,笑得一脸得意的和妹妹们说:“你们瞧,男孩儿就是爱和更大的男孩儿玩,年哥儿还是更喜欢我呢。”

辛盛得意的话音刚落,辛月和郭玉娘便一起惊叫起来。

原来辛盛坐在车厢的窗边,辛年哪里是喜欢辛盛才要他抱,分明是冲着那扇能看见外面路边的窗户去的。

马车如今行走在县城繁华的街道上,两边都是商铺、摊贩的叫卖声,辛年出生至今还是第一次从辛家的院子出来,哪见过这种热闹。

一到了辛盛怀里,辛年的两只小手就扒住了车窗的窗沿,使劲的往外窜,想要探头出去瞧瞧外面的热闹。

在辛月和郭玉娘的惊呼下,辛盛低头才发现弟弟半个身子都挨上了车窗,吓得脸色一下子煞白,忙把辛年抱着转了个身,用自己的身体把车窗堵住。

辛年见热闹没了,不高兴的“啊啊”直叫。

辛盛板起了脸,拿出哥哥的威严瞪着辛年训斥了半天。

辛年是小又不是傻,和车里熟悉的大家求救了个遍,见往日里各个冲他笑个不停的人,现在都一脸严肃的瞧着自己,也知道自己刚刚的行为错了,低着头窝进哥哥的怀里挨挨蹭蹭的撒娇求饶。

辛盛这才停下训话,自我检讨道:“哥哥也有错,没注意到旁边的窗户你过来会有危险,你回娘亲那边乖乖坐着,不能再来窗边了。”

辛年被辛盛塞回了宋氏怀里,焉哒哒的低头垂目扣手手。

等辛月瞧他样子可怜,实在心软,主动伸手去戳戳他的小胖脸蛋一下,辛年立刻抬头冲着辛月张开嘴巴露出一个大大的无齿笑容。

辛月立刻把他抱到怀里又亲又蹭,说:“我们年哥儿是个乖宝宝,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犯了对不对?”

辛年“咿咿呀呀”的应和辛月,主动撅着嘴巴往辛月脸上亲,郭玉娘也看得好玩,把自己的脸也凑上来,辛年立刻热情的“吧唧、吧唧”亲上去。

除了辛年差点翻窗户的风波外,这一路都是欢声笑语,等骡车的速度放缓,路边开始有人跟上来搭话,便是到了老家长河村了。

辛长平一路回应族人的招呼,到了自家的院外,骡车一停他便跳了下来,族人立刻都凑上前来把他团团围住,高声恭贺道:“长平,盛哥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后继有人可是大喜啊!”

辛长平被围在里面一一搭话,辛盛爬出车厢帮着把家里人一个一个的扶下来,最后又和车夫一起把带来的礼品都搬出来。

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宋氏便抱着辛年怕他受惊,辛月把猫猫们都拢回了竹篮里和郭玉娘一起抬着。

没想到辛年一点没怕,反而是猫猫们受了惊,玳瑁和琥珀都爬上了辛月的肩膀,一边一个,雪团则独自占据了郭玉娘的肩头,三只都炸着毛尖利的“喵喵”叫。

辛姑母见状干脆从辛月她们手里拿走了竹篮,招呼她们快些进院子里。

听到了动静,家里人都出来帮着搬东西,辛盛作为主角被辛长平拉去见人聊天,其余人都回了院里。

二叔辛长安见小猫都缩在侄女儿、外甥女儿的肩上,笑道:“你们是怎么养的猫?怎么养得这么娇,这么胆小?我们养的猫都满村子窜着抓老鼠了。”

猫猫们还记得辛长安的气息,没抗拒对方,于是辛长安一个一个的捏着它们的脖子上的皮肉,把它们抓回竹篮里说:“我送它们去找它们娘去,等它们学会了抓老鼠,下回我去

县城再把它们带回去。”

辛长安拎着一篮子“喵喵”叫的小猫走了,一边走路还一边分心盯着篮子,把试图越狱回去找主人的小猫一个一个的按回去。

辛月和郭玉娘瞧着猫猫们越来越远,不舍又期待的说:“它们一定会变得很厉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