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到处都是渗透

大海上一个多月的漂泊,这日子可不好受。要知道这是一艘商船,并不是各种生活设施都很齐备的游轮。

这批从美国提前转运回来的科学家们可是糟了大罪了。

在钱学森他们撤离的第三天,美国当局就发现了不对劲。

因为这次组织撤离的可不光光这艘船上的二十几个科学家。

还有其他各行各业愿意回国发展的科学家,人数加起来有上百人。他们自然不可能都从洛杉矶出发。

有的是走西海岸,有的是走东海岸,在不同的港口和城市登船出发。这次的大转移,中央是请求了苏联帮助的。

如果苏联不伸手,国内目前还真的没有能力在美国进行这样大规模的撤离,并且躲开美国情报人员的监视。

就在钱学森等人撤离的几天后,席卷全美并且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对全美影响深重的麦卡锡运动掀起了第一波浪潮。

所谓麦卡锡主义,指的是美国从政府到科研再到文化产业对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党员的全部迫害。

麦卡锡运动不仅仅是一场政治运动,最重要的是推动这场运动的幕后黑手有很多,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胡佛。

这位FBI的最高领导人无疑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可怕的情报头子。

在后世他被他的后辈尊称为“牧羊人”。

什么是“羊”?所有美国人,包括总统、财阀领导人,在他手下通通都是“羊”。

胡佛担任FBI局长一职长达48年,并且坚决不挪窝。给他总统他都不当。

因为当总统的权力未必有他当FBI局长的大。

麦卡锡浪潮掀起,胡佛趁着这个机会大肆打压异己。

FBI从上到下对美国进行了大筛查。

有任何共产主义倾向,甚至在学生时代上过马克思哲学课或者参与过话题讨论的人都被抓了起来。

要么被关起来反复凌虐,要么直接判刑丢到监狱去。任何人拥有共产主义文化作品,或者是拥有苏联文学作品、绘画、图册、音乐制品全都被视为非法。

胡佛还公开表示,任由有共产主义倾向的人都应该被枪毙。

但凡钱学森他们晚走几天,他们将要面临就就将是极端残酷的折磨。

历史上钱学森这样的大科学被FBI折磨到连话都不会说、字都不会写,不可抑制的流口水和流泪,以及全身间歇性抽搐颤抖。FBI到七十年后也没有解密,他们当初到底是怎么严刑逼供麦卡锡运动时那些被捕的拥有(或疑似拥有)共产主义倾向的人们。

也许是因为真的过于残暴了,残暴到过了七十年他们都羞于启齿。

钱学森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重新能开口说话。

这个时空之中,钱学森等科学家的命运要好得多了。他们没有被FBI抓起来严刑拷打,不过在海上颠簸的罪还是要受的。

当商船抵达香港的时候,钱学森已经吐到几乎站不起来了。其他几个科学家也差不多,大概只有一半人还好。

“你扶我一下,我站不起来了。”钱学森从床上翻起来,想要站起来但是腿软绵绵的。

蒋英连忙过去把钱学森搀扶起来。“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啊。大游轮坐惯了,这小商船的颠簸我就受不了了。”

钱学森搭着妻子的肩膀苦笑道。

蒋英扶着他道:“没事了,没事了。已经靠岸了,下了船就好了。通说北平那边已经派人过来接我们了。”

“到时候我们离了香港,去广州坐火车,一路北上,最多两三天也就到北平了。”蒋英拍着丈夫的背。

商船上多了几个陌生的面孔,其中几人穿着蓝色的工装,看上去像是卸货的工人。

当中一人走到钱学森等人面前。

“是钱学森同志、洪用林同志、陈柄兆同志吗?”“啊,我们是。您是?”

“我是奉命前来迎接各位的,这是我的工作证。”穿工装的人拿出一本工作证,交给了陪同钱学森等人一起转移过来的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再三确认之后在点头:“没错。”

“各位请跟我们来吧。”在这群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钱学森等一众科学家混在卸货工人的队伍之中,工人和货物为他们提供的遮蔽保护,没有人看见船上下来了一群学者。

在工人群体的掩护下,钱学森等人登上一辆卡车。卡车晃晃悠悠的开了半个多小时,最后停在了一个仓库边上。

“各位,今天委屈大家一下了。在这里凑合一晚,明天一早我们就离开香港。最近港英政府查的有些严。傍晚离港有些困难,不过明天早上负责口岸的是我们自己的人。”

负责转移的工作人员如此说道。

并且给钱学森等人安排了一下简易住处。

船只航行了一个月,现在踏上了土地。站在仓库所处的半山腰上,钱学森远眺着已经初见繁华的香港。

“多好一个港口啊,可惜不是我们的。”

“不,这本来应该是我们的。只是无能的清政府将它割让给了英国政府。”

赵忠饶不知何时站在了钱学森的旁边。

“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能收回这片港口啊。”洪用林也过来了:“香港是个天然的深水港,拥有这片深水港可以直接联通南洋、东洋的远洋贸易。到时候整个东南通道都能被打通,有百利而无一害啊!”

“早晚有一天会回来的。”钱学森深深的看了一眼。

而陈柄兆也走了过来:“难啊,你看海港里停着的英国军舰。那是接近万吨级的巨舰吧。有这样的国之重器把守着香港,你觉得英国政府能退出香港?”

“刚刚我在卡车是也看到了,这香港比内地繁华多了。有深水良港,再加上便宜的劳动力。这里可以成为英国的远东工厂,为他们带来天文数字一般的财富。”

“而且香港现在可能也是英国在远东唯一的军事基地了。如果不打仗,他们怕是不会放弃香港的利益。”

几个人的讨论也引来了其他学者们的兴趣。

这群学者能抛弃在美国优渥的生活回到一穷二白的新中国足以证明他们是爱国者。

他们都在为新中国的未来而忧虑。

有人说:“英国人占据这块土地,对我们中国也是巨大的威胁啊。从香港出发,英国的海军可以袭击我国任何一个港口。我们沿海一点都不安全。”

又有人说:“现在国际形势不一样了。中英之间战争的可能性应该不大。英国自己国力也衰弱了,应该无暇顾及远东了。”

还有人说:“这不好说,万一呢?到时候要是英国舰队再次北上,掐断我长江运输呢?难道新中国也要和英国在签订一个不平等条约?”

“不可能,不可能。之前解放军就炮击紫石英号。现在英国人没这个胆量了。”有人反驳。

“总之啊,香港不收复这就像是如鲠在喉啊。”

“那你要这么说,台湾的老蒋那更是睾丸之痛啊。”

“哎!新中国困难重重,正是我辈努力发奋之际啊!这世上想要不被人欺负,那就只有我们自己强大才行。诸君,我辈需奋勇向前啊!”

“我已经打算好了,就算是少活二十年,也要让我们国家的工业化前进一步!”

众人讨论着,钱学森向前走出一步。

夕阳渐渐落山,维多利亚港华灯初上。

港口停泊的坚船利炮和巡逻换岗的英国士兵,以及各处飘扬的米字旗。

钱学森目光深沉的看着这一切,他的妻子蒋英从后面环抱着他:“怎么了?”

“美国人已经在研究将原子弹和导弹结合在一起。不出两年,美国就将拥有初步形成战斗力的中短程导弹。十年内,美国将拥有射程超过一万公里的远程导弹。”

钱学森低声说着:“如果有一天,那些导弹落到中国人的头上,我会一辈子后悔。”

蒋英没有在说什么,她只是更用力的抱着自己的丈夫。

夕阳西下,仓库的工作人员小孙招呼着众人先来吃饭。

“食饭啦!”“今日人多,大家就打边炉好吧。”小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家乡是汕尾那边的。

当年跟着刘黑仔在两广地区也是杀得七进七出,杀得鬼子和伪军闻风丧胆。

解放后被中央派来香港工作。因为头脑灵魂,又会开车。

所以在中央的支持下搞了个货运车队和仓库。

这样既能帮助中央在香港购买一些内地没有的商品,也方便在香港打听消息。

“各位都是大科学家,我这里没什么好招待的,大家不要嫌弃啊。”笑容羞涩的小孙真的很难把他和那个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杀神联系起来。

这个看上去憨厚羞涩的小孙,死在他手上的日本鬼子和伪军怕是有一百多个了。

其实小孙招待的不差了,打边炉就是广东地区的火锅。小孙搞了一些田鸡和排骨做锅底,又买了很多腐竹、青菜、粉丝等等,还搞了一瓶沙茶酱来。

这对在海上漂泊了一个多月的众人来说已经是顶好的美食了。

毕竟在海上可吃不到什么新鲜蔬菜和肉类。

就连一些跟随丈夫回国的女同志,现在也放下了艺术家学者的气质开始大快朵颐起来。

看着这群大科学家都喜欢吃,小孙就松了一口气。然后他开始摆弄一台收音机。

“各位,听收音机吗?”

“听,听,听。听听新闻,在船上飘了一个多月了,现在世界上发生什么事情都不知道。”有学者急忙说道。

小孙打开收音机,调整好频道。很快白话又夹杂着北方话(普通话)的声音在收音机里响起。

“小李你知不知英国首相在唐宁街听见《苏维埃进行曲》的时候整个人都吓傻了。你看啊,英国自己的《太阳报》都报道了,英国首相克莱门特吓的久久不能回神啊。”

“哇,真的咩?!小白,不要骗人喔哦——”

“真的啊,英国人自己报纸都报道啦。《太阳报》就写了,英国国王都吓得躲在白金汉宫不敢出门呀。”

收音机里两名播音员用白话和北方话打趣似的播放着前天伦敦响起《苏维埃进行曲》的新闻。

他们以一种嬉笑怒骂的方式调侃着英国政府的手足无措,和接下来全程大搜捕但是却抓个乌龙的故事。

这种辛辣讥讽的新闻评论风格是在场的科学家从来都没有听过的。

钱学森吞下一口腐竹后忍不住问道:“小孙啊,这电台这样调侃英国国王,不怕被港英政府抓起来啊?”

小孙笑了笑挥挥手:“他们要抓小李小白,那要去广州去抓人啦。这是我们北边的电台啦,现在就是在蛇口那边立了个信号放大器,让香港都可以收到就是了。”

“这个电台节目可有意思了,这小李小白说新闻好有趣,码头上不识字的工人都喜欢听。”

没错,这个电台广播自然也是远在北平李某人的手笔。

既然某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李主任都能对万里之遥的欧洲展开文化攻势。

那他怎么可能放弃近在咫尺的香港?于是广州电台被迅速组建起来,成为对香港地区文化宣传的桥头堡。

现在整个电台播放八个小时的节目。

节目形式都是以平头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放。

比如说辣评新闻,以一种调侃的方式评论世界上其他国家发生的各种离谱新闻。

至于离谱新闻的素材?

这可是1950年!离谱新闻多了去了!这不,刚调侃完苏维埃进行曲入侵英国,那边又开始说麦卡锡主义在美国横行。

“美国现在不能去啊。”“为什么?”“你看过毛主席的画像吧。”“看过啊。”

“呐,看过就要挖眼睛!”“咁夸张?!”

“差不多啦一美国加州一个大学生,因为看了一本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被FBI请去喝咖啡一个星期,生死未卜啦。”

“咦一不是说好自由的咩,看小说也不行啊!”在场的科学家们面面相觑,如果他们要是晚走一步,怕是下场凄惨。

蒋英更是拍着心口后怕道:“还好我们大家走得早,不然我们在美国怕是都没好果子吃。”

不少学者忍不住狠狠的叹了口气:“哎!美国的自由也是虚假的。”

“自由?只有和他们同一个阵营才是自由。想要发展中国,在他们那边就是反自由。”

铁路桥料专家张士铎哼哼道。

当小李小白的辣评新闻结束后,又一个节目开始了。“辣评新闻就到此结束了。接下来请大家欣赏长篇有声小说《大侠黄飞鸿》。上回说道陈永福送给黄飞鸿的不平等条约纸扇被大火烧掉了一个“不”字,成了平等条约。黄飞鸿怒火中烧。哇,我也是好期待接下来的剧情。”

“面对鸦片和英国人的野蛮屠杀,黄飞鸿会怎么做呢?尽情欣赏《大侠黄飞鸿》!”

紧接着一首注定会经久不衰的乐曲响起。

“豪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胆似铁打,骨如精钢!雄心百千丈,眼光万里长!

我发愤图强,做好汉。做个好汉子,每天当自强。热血男儿汉比太阳更光!让海天为我聚能量,去开天辟地,为我理想去闯荡!”

慷慨激昂的乐曲响起,小孙跟着一起放声高歌。

蒋英捂着嘴:“这曲子有点像将军令,但是编曲好像改了?谁写的?我好想见见这个作者啊!”

“小孙,这个电台是不是听得人很多啊?”

“对啊,现在香港有收音机的几乎八成都在听这个电台了。只有这个电台不放节目的时候,大家才听其他电台的。”钱学森手托着下巴想到:这电台,英国人真的不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