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大婚

庆云二十年,五月初一,是太子侧妃乔氏入府的日子。

乔初瑜昨日没睡好,时不时就醒来一次。

今天身边一有动作她就被惊醒了,脑袋胀痛不已,迷迷糊糊的睁开眼。

起床对乔初瑜来说是个难事。

在床边靠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气来:“几时了?”

钟夫人已经洗漱回来:“天还没亮,阿瑜再睡会。”

乔初瑜摇摇头,一咬牙,下床穿鞋。

一生就这一次的大婚,绝对不能出一点的差错。

简单洗漱后,钟夫人就催着乔初瑜多用些膳食,这大婚最是累人,阿瑜身子骨又弱,不多垫些,更是遭罪。

大清早的,乔初瑜没胃口,但她知道姑母是为了她好,还是强忍着恶心用了许多。

再是沐浴更衣,换上了宫里的嫁衣。

里面一层轻如蝉翼的诽色鲛纱,外面三层嫣红色百褶罗衫宫装,华丽大气,腰身微收,勾勒出乔初瑜的芊芊身形,数百颗珍珠镶在腰间,中间五颗南珠簇着玛瑙。

这一身嫁衣,把乔初瑜衬得耀眼夺目。

钟夫人人逢喜事精神爽,今日更是精神抖擞,见乔初瑜穿上嫁衣,脸上笑开了花。

只可惜,这样好的日子,这样好的姑娘,却用不得正红。

钟夫人心里突然很不是滋味。

乔初瑜回头时,钟夫人已泪眼婆娑。

乔初瑜上前,抱住钟夫人:“姑母,不哭了,仔细伤了眼睛,我们开开心心的。”

钟夫人知道自己失态了,忍下眼泪:“姑母就是看到你穿上嫁衣,心中感概,一时没忍住。”

乔初瑜大概猜到了些,松开钟夫人,退后几步转了个圈,满面笑容的道:“姑母,阿瑜今年才十五,还是个小姑娘呢,正红不衬我,倒是嫣红不错,显得人也明媚娇俏许多。”

钟夫人也知道,乔初瑜是在安慰她,看着那双明亮的眼睛,心里揪揪的疼,不忍心服了乔初瑜的一片心意,只能附和着她的话。

正好谢家到了,钟夫人拉了谢夫人到一旁,让谢淑月和乔初瑜说会话。

谢淑月期待了一个晚上,今日一大早就催着谢夫人过来,现下见到乔初瑜,新奇的打转。

声音比平常高了两个度:“阿瑜,太美了。”

乔初瑜拉住她,不让她再转:“你别这么夸张。”

谢淑月凑近耳语:“一点都不夸张,太子殿下若看到,怕是眼睛都要看直了。”

“真是便宜了他。”

乔初瑜轻轻推了她一下,脸色微红:“说什么呢。”

谢淑月迅速捕捉到了乔初瑜的害羞,再次凑近:“册子你看了吗?”

乔初瑜脸色突然爆红,这次没有留力气,狠狠的推了谢淑月一下。

谢淑月早有准备,往旁边一躲:“看样子,是看了。”

“怎么样,学会了吗?”

乔初瑜被她口无遮拦的样子气的跳脚:“我没看,你莫要再说了。”

软绵绵的话对谢淑月没有一点杀伤力,谢淑月太了解乔初瑜,眼睛一转,笑眯眯道:“没看,你知道我再说什么?”

乔初瑜:“……”

她真的想把阿月的嘴缝上。

谢淑月丝毫没有收敛,带着苦口婆心的意味道:“那册子,你好好看,对你和太子都舒服。”

乔初瑜转过身去。

谢淑月再走到她面前:“我特意找了许多妇人打听过了,里面介绍的第四个姿势最是快活,你一定要和太子试试。”

乔初瑜深吸一口气,捂住耳朵,闭上眼睛。

谢淑月的声音没停:“还有第二个也不错,你若不会,就看下面的解释。”

乔初瑜恨不得找个现在挖个地洞出来,不是她进去,就是谢淑月进去。

谢淑月又说了几句,见乔初瑜真要恼了,才施施然的止住。

乔初瑜这才放下了手。

话没正经说上两句,屋外传来声音,众位夫人陆陆续续的到了,勇毅侯府请的全福夫人过来给乔初瑜开脸。

说起这位全福夫人,也算是京城里头福气顶顶好的人物了。

出身荣国公府,及笄后嫁的是青梅竹马的准阳侯世子,丈夫百般体贴,一生不曾纳妾,生的三个儿子也是出类拔萃,如今儿孙满堂,已有六十的高寿。

有这样好福气的人,为乔初瑜开脸,是世家贵女的体面。

晨光熹微,日光照映着院子外遍布的红色绸缎,闪出莹莹辉光,房檐廊角都挂起了红灯笼,入目之处,皆是红色。

宾客都快要到齐了,乔宏在正厅和前厅招待着男宾,女宾全部挤在乔初瑜的院子中,乔初瑜走神的想,幸好她的院子够大,不然人都装不下。

“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

“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

“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

“四梳……”

“……”

“礼成——”

钟夫人的声音有点抖,礼成后就让下了位置,转过身时用帕子抹了下眼角的泪。

宫中来的人手脚利索的为乔初瑜上妆,院中来的客人越来越多,都先向乔初瑜见过礼后,再到旁处说话。

乔初瑜分神应付一时之间,听得有些头昏脑胀。

稍稍缓过神来,看着镜中的自己,都有些不认识了。

镜中人白皙中透着粉气,额上花钿,精致中透着风情,螺黛描眉,朱唇微点,双颊微红,乌发挽成高高的发髻,带上金丝凤冠,两边插着金蕾累丝红宝石步摇,华贵艳丽。

一时间,乔初瑜看愣了。

“瞧瞧,侧妃上了妆,这般好看,竟将自己看呆了去。”

“可不是,侧妃这般好看的人物,我在上京倒是第一次见。”

“谁说不是呢,这眉间的颜色也是独一份。”

“……”

乔初瑜听着身边坐的夫人左一句右一句的捧着自己,回了神,害羞的回应。

众位夫人见她害羞的模样都起了兴致,一时间院子内热闹无比。

“太子殿下和礼部尚书到府外了。”

太子?

“殿下来亲迎?”

众人看向里面的乔初瑜,心里想起来前一段时间的谣言。

莫不是真的?

乔初瑜也没想到,太子是储君,娶太子妃亲迎都是看殿下自己,娶侧妃,更是不用了。

“殿下娶太子妃时好像没有亲迎。”

人群中不知谁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乔初瑜心一抖。

这下好了,这风头出的,狠狠打了太子妃的脸,加上前面的大雁,乔初瑜都不敢想太子妃的脸色。

勇毅侯府前厅,齐祀带着礼部尚书进来,乔宏激动不已,众位大人心里也是闪过千百道思绪。

目光在流转在太子和勇毅侯,思量着太子这是什么意思。

齐祀向乔宏点头,该给的体面都给了,父皇送的大雁他都认了,也不差这一次了。

"劳烦勇毅侯带路。"

乔宏原还担心自己说的话开罪的殿下,现下见到齐祀,放下下来,面色涨红,掩饰不住的高兴,嘴角被狠狠压住:“殿下请。”

乔初瑜在院中,听着外面吹锣打鼓的声音,接过珊瑚手中的团扇,以此遮面。

院外的齐祀被钟肃和一群公子哥拦着,其他人怕齐祀,不敢为难,钟肃可不,开口就是让齐祀做一首催妆诗。

齐祀早就知道钟肃肯定不会轻易让他进去,沉思后便开口。

齐祀在院外做催妆诗,院内的乔初瑜在众人的打趣下再次羞红了脸。

等齐祀做完,钟肃还想再开口刁难一下,就见齐祀钻了个空子溜进去了。

气的钟肃瞪大了眼睛,找放水的人。

“太子殿下进院了!”

乔初瑜心尖一颤。

珊瑚和珍珠将乔初瑜扶起,整理嫁衣,缓缓走出了屋。

齐祀在院中见一行人走来,中间簇拥着的人以团扇遮面,未见容颜,端看风姿,足以窥见一二。

齐祀上前,众人让开道来,齐祀在乔初瑜面前站定。

“殿下。”

齐祀轻轻应了一下,伸出手来。

乔初瑜定了定心神,将手放到齐祀手中。

白玉柔荑,润如羊脂。

这是齐祀对乔初瑜的第一印象。

齐祀不自觉的收了收。

睫毛微动,乔初瑜在团扇后的红透了。

齐祀领着乔初瑜出了勇毅侯府。

乔家门前,乔初瑜扇子微偏,最后看了一眼父亲和姑母,被齐祀牵着上了轿子。

“起轿——”

尖锐的声音伴着震天动地的炮竹声,轿子抬起,往东宫的方向走去。

后面乔初瑜的嫁妆也交给了东宫的人手,整整一百八十八担,幸亏今日太子亲迎带的人格外的多,不然东宫的人不够,可要闹个大笑话。

众人看着一台又一台从勇毅侯府出来的嫁妆,心里多少有些震惊,勇毅侯府不愧为百年世家,这底蕴还非常人所及,毕竟当年太子妃的嫁妆也才一百二十八担。

不愧是上京出了名的把女儿当公主养的人家。

不仅各位世家心里惊叹,连路边看热闹的百姓也是议论纷纷。

“这太子殿下可又是在娶妻?”

“瞎说什么呢你,你这是殿下在娶侧妃!”

“那怎么阵仗这么大?”

“那你就不知道了吧?这轿子里面坐的是勇毅侯府独女。”

“就是那个戍守边关的勇毅侯?”

“可不是!”

过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迎亲队伍到了东宫,乔初瑜下了花轿,这次太子并没有扶她,乔初瑜由宫人引着进了一个院子。

坐下后,宫人站成两排,道:“奴婢给侧妃娘娘请安。”

乔初瑜在团扇后出声:“起来吧。”

领头的那个侍女道:“娘娘,殿下在正厅待客,等到晚些会来院中。”

乔初瑜温声道:“本妃知晓了。“

“屋内有我陪嫁的人便好,其他的人退下。”

“是。”

待人走后,乔初瑜将扇子落下,头一动头皮一紧,手下意识往上摸,却摸到满头珠翠。

乔初瑜叹了口气,这大婚当真累人,光着头冠压的都快让她喘不过气儿来了。

珊瑚知道头冠的分量,心疼提议:“小姐,要不先摘下来歇歇?”

乔初瑜:“不用,小姐以后就不要叫了,改口叫侧妃,以免被人握住了不知礼数的把柄。”

“是,娘娘。”

乔初瑜看向屋内,正对面放着一张紫檀茶几,桌上铺着红绸,摆着几盘寓意好的点心,靠墙放置着一张贵妃塌,铺着细绒毯,堆着锦缎薄绸,向外看,四面雕窗齐齐打开,皆是贴着喜字。

目光收回,屋内摆放着几盆绿植,布置的喜庆中透着几分雅致。

粗粗看去,摆件都是上好的东西。

是费了心思,用了功夫的。

正厅,齐祀应付着宗室和百官,旁边隔了扇的女席,凌婉书坐在中央,浅浅笑着,笑意却不答眼底。

凌家居然没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