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你好,我来拿身份证。”

“叫什么?”

“孟繁。”

“等一下啊,找到了,这身份证前天刚到,”派出所的人帮孟繁找出了身份证,递到她手里,“慢走啊。”

“好。”

孟繁拿着身份证点头,转身走出派出所,将身份证捏在手里仔细看了看。

未满18岁的身份证,有效期只有5年,前世她没有着急,是过完年之后才来拿到的身份证,拿到的身份证也与现在手里这张不一样,主要是身份证上的照片不一样。

这一世她早有准备,提前穿了合适的衣服拍的身份证,而不像前世那样,临到要拍的时候才发现衣服不合适,不得不穿了派出所里准备的旧衣服。

她看着身份证上稚嫩的脸庞,将它好好地放到背包深处,抬头快步往学校走去。

重生一世,自然不会与前世相同。

到了学校之后,她正要去宿舍收拾东西离开,突然想到了件事,去了趟学校的收件室,这时候收件室里也在准备着关门,她趁着关门之前,在收件室里找到了两封信。

一封是来自于娱乐圈杂志的,还有一封则来自于《读懂》。

期末考之后的第一个惊喜,她上次寄出去的娱乐圈故事和投稿给《读懂》的文章都被收录,娱乐圈故事投稿三篇,收了两篇,给了两百块钱,《读懂》寄出去一篇,收了一篇,给了一百五十块。

两边加起来,足350块的收入。

汇款单到手,她又快步跑出学校,去邮政储蓄银行将钱取出来,这才揣着新鲜出炉的350块钱回宿舍。

这时候学生已经走的差不多了,剩下两个同学在宿舍里等家长来接。

孟繁到宿舍的时候,两人的家长正好也到校。

“孟繁,你走的时候关门啊,我们也走啦。”

“好,来年见。”

孟繁目送两人和她们的家长一起离开,从床上将被褥打包取下来,又从床底下将需要带的东西取出,装进编织袋里。

这次去县城,她要在县城里住一个月,得临时租个房子。

所以被褥要带,席子要带,衣服鞋袜要带,她这个月还不能闲着,因此书本和寒假作业都得带着。

东西满满当当装了两个编织袋。

就这样,宿舍里还有一些可带可不带的东西被她舍弃,依然留在宿舍里。

县城的情况她是熟悉的,特别是这时候的情况,她格外熟悉,前世初中毕业之后,她好几年都在县里打工,为了找到物美价廉的房子,更是跑了好多个地方,这时候出去,遇上过年前低峰期,她要找到只租一个月的合适房子并不难。

用布带将编织袋绑起来,她一手拎了一个袋子,缓慢走出宿舍。

将宿舍大门锁上之后,拎着两个袋子,一步一步往校门口走去。

走了一半,身后传来疑惑的声音。

“孟繁?”

孟繁回头,是她班的音乐老师:“吴老师。”

“真是你啊,你家里人没有来接你吗?”吴老师看向校门口,没见到外面有车。

“我去车站坐车,”孟繁说道,“那里有班车。”

“哦——”吴老师作为音乐老师,同时教着好几个班的音乐课,并不知道班里同学的家庭情况,看了眼孟繁手里的编织袋,“这么多东西要带去车站也不容易,你把东西放我自行车上吧,我给你带过去。”

“那太麻烦了,会不会耽误老师的事?”孟繁有些不好意思。

“这耽误什么,都在镇上走动,再远的地方我骑自行车,也就是一脚的事,”吴老师走下自行车,“你扶一下车子,把东西放上去,这两袋子东西,你一个人拎到车站那边去,可累得很。”

孟繁这才答应下来:“谢谢吴老师。”

两人一起将两袋子东西都放上自行车,之后一左一右推着自行车,往车站的方向过去。

期间两人聊了一些话,但因为彼此都不算太熟,吴老师并没有问起太多有关孟繁家庭的事。

很快,就到了车站。

吴老师直接将孟繁送到了去往县城的车上。

一般来说,县城的学生是不可能到镇上读书的,但这辆车通往县城,却不代表只通往县城,到县城之前还有许多个村镇站点,吴老师也只以为孟繁的家在那个方向,将她送上车之后简单说了两句,就骑自行车离开了。

孟繁在心里松了口气,这时候吴老师要是问她自己去哪里,她真不好说,反正实话实说是肯定不行的。

她拎着两个编织袋,走到了车的最后面。

“去哪儿?”

“南院。”

“五块。”

跟之前一模一样的对话,孟繁从口袋里拿出一早就准备好的五块钱,放到售票员手里,随后转头看着窗外。

这个时间去县里的人数不紧凑,到开车时,车上都没多少人,后面随着路过的村镇越来越多,车上的人也越来越多,但都没有影响到孟繁。

直到车子抵达县里,开进汽车站内。

她走在最后,拎着东西下车,还没下去,就跟人堵在车门处。

“先让人下去,着什么急啊,”售票员有些不耐烦地说道,“好好在车站里等呗,还有半个多小时才开车。”

“这不是东西多嘛,”站在车门口的人有些赧然,“待会儿跟人一起出来,东西放不下。”

售票员大跨步下车:“东西放车后头去,你们还是回车站里去啊,要检票的。”

“哎哎,好好好,我们这不是怕待会儿一起出来,耽误人家走路。”站在底下的人快步跟着售票员去后头。

车门处的空间空出来,孟繁这才能拎着东西下车。

两袋子东西不轻,她慢慢往车站门口走去。

汽车站门口有许多拉客的人和车,电动三轮车、人力三轮车,还有小货车,甚至还有人举起横幅在招工人的。

孟繁差点过去,转念一想她来县里只是想租房待一个月,来县里打工只是她的借口而已,并不是真的要打工。

至于为什么选择在县里租房,而不是在镇上租房,那不是因为镇上熟人太多了么,到处都是沾亲带故的人,她但凡在镇上多待几天,消息就能传到她大伯母耳中,一点秘密都不会有。

县里就不一样了,地方大人多,就算遇到出门在外打工的老乡,人家也基本只能认识村里跟自己同辈的人,她这个小辈不说,人家就算觉得她跟谁家的有点像,也不敢认她。

她的目光扫过招工的大牌子,心里满是无奈,谎话说的多了,差点连自己都忘了真正的原因。

孟繁看向那些骑着三轮车的拉客人,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条。

上面写着的是她记得的一些招租的小区。

在如今这个工人普遍工资才只有1000多的时代,房租几百块就能租到还算不错的房子,一百块一个小单间,两百块大单间带阳台,要是能有个三四百块,这单间里还能有卫生间和厨房。

前世她刚到县里的时候,拿着1000的工资,租着100一个月的房子,每个月900块开销,觉得这日子舒坦的不行,再没有比这更畅快的日子。

这时候再拿着前世熟悉的小区,她却先划掉了价格便宜的群租房,转而看起来一些才新建不久的楼房和电梯房。

【恭喜宿主,触发“限额返现”活动,一小时内开销999元整,可获得1.5倍返现】

【倒计时:1小时,59分59秒……】

.999,怎么不凑个1000块!

孟繁快速收好手里的纸条,抬手对着其中一个正在揽客的人力车师傅招了招手。

对方与她一眼对上,瞬间看到她身旁的两个袋子,快步下车,主动拎起两个袋子:“小姑娘去哪儿啊?”

“望新园小区,4块钱,去吗?”

“去!”

望新园小区离车站不远,正常只要2块或者是3块,孟繁带了两大袋东西,给4块不高不低。

师傅完全没有要跟她讲价的意思,立即拎着袋子放上三轮车,再将孟繁迎上去,很快上车踩踏板往小区的方向过去。

“小姑娘你去走亲戚啊?”

“我有急事,麻烦快点。”孟繁说道。

师傅不再啰嗦,连忙点头:“好嘞,一定尽快到地方。”

说快也确实快,不过五分钟时间,就已经到了目的地。

孟繁请师傅将她的东西放在门卫处,这才将这趟的4块钱给他。

等师傅离开之后,孟繁看了眼坐在门卫室里面一动不动的保安,又看了坐在小区树下休息的阿姨和奶奶们,拎着编织袋走进小区。

直接询问:“阿姨,奶奶,我想在咱们这个小区租个房子,请问你们有认识的人要出租吗?”

其中一人抬头:“小姑娘你要租多少钱的?”

“差不多一千块的房子。”

对方眼神亮了亮,偏头高声喊:“妈,妈——你过来帮我看下孩子,这小姑娘要租房,我带她去看房。”

老人拎着菜篮子过来。

女人从老人手里接过篮子放在一边,将孩子推到老人怀里,指着孟繁的两个行李袋:“妈,这小姑娘的行李你也给看着,王姐之前留下的那套房子,我带她去看看。”

“去吧去吧,”老人坐在花坛边,“孩子这儿有我呢。”

“行,”女人应声,转头拉了拉孟繁的手臂,“走吧,你跟我来,你要一千的房子还真是来咱们这儿合适,我跟你说,我们这儿的房子在整个县里都是数一数二的,簇新簇新的房子呢,我给你看的这套房子更是好,里面还配备的各种电器,什么冰箱、洗衣机、空调,连抽油烟机都有,我们还是电梯房,现在县里电梯房可不多。”

孟繁连连点头。

她就是知道这里有个新建电梯房,才在触发活动后,第一时间就来这里看房。

毕竟好房子总是会搭配另一个属性——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