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这个夏天就跟做梦一样

这场交锋按照事先商量的整场节奏,先是韩主任细声慢气地诉说:“钱不重要,一部影片的海外知名度和影响力才应该是我们电影人最重要的高尚追求。”——将一个中年女文青高雅的“精神追求”演绎得淋漓尽致。

而郑志宏则是一身铜臭味,举手抬足之间都是“钱钱钱,命相连”的世俗气:“咱对那些虚头巴脑的不感兴趣,咱就要好好挣钱!我是民营企业,利益对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一副少卖一个子儿,我都要跟你们玩命的气势……

而池影则是顶着一张清“蠢”懵懂的技术宅女脸,满腔都是对奥斯卡这种高大上艺术奖项的满心崇拜和追求。

“陈总监,听说你们哥伦比亚这边多次参加过奥斯卡角逐,真是了不起!我们这部影片真的能去参加评比吗?我都不敢相信我们参与这种电影盛事……我特别的想了解一下……”

得益于池影不太爱抛头露面,所以陈总监对她没什么了解和印象,傻不愣蹭的挺像那么回事。一眼望去就是那种刚进社会,空有满腔抱负和才华,走了狗屎运,误打误撞拍了两部大卖影片,还没有遭受过社会毒打的“傻白新人”。

而雷大佬则是坐在偌大的办公桌后面,端着个茶杯,笑眯眯的看着自己这帮手下轮着在那“唱戏”,偶尔发个声,拉了个偏架。

4:1KO!

这种合作模式此次初步成型,后来很长时间都成了他们的惯用模式,简直就是指哪打哪、所向披靡。

不过一顿组合拳打下来,大家伙儿都明白了:这货就是在瞎扯淡!他压根就没有个谱子,纯粹拉大旗作虎皮,甚至这货自己估计都没有正儿八经参与过奥斯卡角逐的相关事宜!

既然摸出了对方的底细,大家顿时兴趣索然,韩主任端杯喝茶,池影缩到角落里无趣地想要啃手指头,这时候也没个手机可以耍耍。

郑志宏更是气冲斗牛,就这傻叉,还死咬着300万美元买断北美地区发行权?以为老子没见过钱呢!

不过他好歹也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这些年头了,明白买卖不成仁义在,不要一下子就撕破脸。

他跟雷大佬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咬死了不松口:“我不同意这个价格,我们宏图影业也参与了投资,这牵涉到我们的根本利益……”——跳来跳去就是:我要钱,我要钱,我就是要钱,这个价没得商量!

韩主任则叹了口气:“郑总,我们华国电影人都要有更高的境界追求,不能凡事利益论。”

她转过头来又和陈总监遗憾的说道:“陈总监,这下真不好谈了。郑总是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肯定要郑重考虑他的意见。您的价格确实不太合适,我们策划中心这边虽然期待能与您深度合作,但是如果郑总不同意我们也无计可施。要不您看看回去和总部那边再商量一下?”

雷大佬也是这话——没法完全无视合作伙伴的意见,您给的实在是太少了!人家宏图对你说的那些无感,人家只认真金白银,刀乐少了不管用!我们也很遗憾呀!

最后陈总监只能悻悻而归,他似乎明白过来了,现在国内的这帮电影人已经不是随便忽悠一下就能入套了,尤其那些民营影视制作商,完全不是那些假大空的东西能降服得了的,人家只认实际利益!

虽然雷大佬留下了一个话头,说是后面有机会再进一步详谈,但是这次合作基本上就是告吹了。

其实雷大佬也不着急,虽然这次先和哥伦比亚接洽,但也不是非他不可,更多的是因为之前有过不错的合作经历,出于思维惯性了。

就像之前华影集团和天成影业合作的那样,因为一直合作得很好,所以有项目我会优先问问你,但是你也不是唯一选择。

这次拍《白蛇传》,吴天成那边想玩幺蛾子,雷大佬转头就把郑志宏的宏图影业引进来,而且效果非常好,人家郑志宏比你吴天成好使唤多了!

华影集团不一定非要揪着一个海外片商卖片,肯定还有其他更多的选择。虽然之前没有什么合作经验,但是

凡事都有头一遭,谁又知道不是一段新的“良缘”的开始呢?

眼下倒不是那么着急忙慌的要把这事儿定下来,稳住国内才是头等大事!

雷大佬最近接到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市场上已经开始有《白蛇传》枪版光碟出现了!

华影集团的工作人员也找到了这些盗版碟子,管理层甚至仔细看了一下。光碟的效果非常不好,明显是有人拿着摄影设备在影院现场去录的,中间不仅有人影来回晃动,甚至前排座位上的观众头影都把字幕挡住了,看得人头晕。

这种效果的盗版应该不会对《白蛇传》电影票房造成冲击,但是这也给大家提了个醒,盗版真的无处不在,这些人无所不用其极地在挖影片制作方墙角。

这次为了防盗版,华影集团几乎上最高规格的安保措施,甚至违反以往发行惯例,将DVD的发行往后推迟三个月时间;在电影院环节也采取了专人值守拷贝,不跑片,观众入场要检查可疑物品的措施。

总算在第一轮大规模放映时勉强扛住盗版商们的冲击,没有造成票房的明显流失。

而且有一个很微妙的情况,就是很多买了盗版光碟的人看了以后,觉得非常不过瘾,对特效画面的好奇心反而刺激了他们,要去电影院看看正版的电影效果,形成了“反盗版助力票房”现象。

8月9日,《白蛇传》在上映一个月后,内地票房达到了2亿元。

而在8月上旬,市面上出现了完全清晰版的盗版光碟!

不过清晰盗版大规模出现时,影片已上映超过1个月,《白蛇传》首月票房已收割完毕,市场上核心观影需求基本释放完毕。

后面一个月延长放映的长尾票房会受一定影响,但整体损失可控,应该还有5000万元左右的票房收益空间。

大家都挺满意,甚至都想提前开庆功会了,结果被雷大佬拦下来了——年轻人,一点都不稳妥,矜持一点,含蓄一点……

大佬所指的年轻人包括但不限于韩主任和郑志宏等人……

当然,同样的话电影局的大领导也和他说过……

……

池影前前后后在孙妍妍家里蹭吃蹭住小半个月,最后滚回已经装好空调的宿舍时,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

这里实在是太舒服了,她都想着等自己有钱了以后,也能买这样一个小院子呢!闹中取静,悠闲自在,种种花,养只猫,没事时撸一把……

不过现在没啥钱,她不知道《白蛇传》最后的奖金发下来能有多少。虽然现在京城的房价还没起来,但是作为国家单位的人,她的收入也就这么多。

人生在世,食不过三顿;住也不过一床一枕,有的时候没必要想太多。

她现在很快乐,这就足够了!

池影自己是躲出去了。

结果整个剧组核心创作人员,除了外出路演的那四位主演一时抓不到人,其余的小伙伴突然之间发现自己变成香饽饽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陆伟,作为整部电影的摄影师,都有点被冲得找不到北了!

陆伟听他家里人说,他原来在川影厂的师父,到处吹嘘说陆伟是他的徒弟,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含辛茹苦,竭尽心力……

陆伟听到有这么一出,几乎要跳脚骂娘了。当初他跟那位“师父”几乎都要上演全武行了,现在对方敢说出这样的话,也真是脸大说得出口。

而川影厂的那些领导更是后悔不迭,把这么一个能挣钱的财神爷拱手相送给京影厂,简直蠢透了!这要是能留在自己厂里,好好弄点钱拍个片子,那还不是挣得盆满钵满。

尤其是《白蛇传》刚上映时的票房,一天一个记录,看得大家眼花缭乱,用“日进斗金”形容都已经不能完全表达效果了。

于是那些知道陆伟出走原因的厂领导满腔怨气出不得,直接把这笔账算在那位“师父”头上了。虽然人家是老前辈了,没啥能放的上台面的账能算,但是冷嘲热讽一下还是可以了,吐吐槽也是能正常操作不是?

诚然,一部影片的成功,导演作为核心功不可没,但是将导演的想法付诸镜头画面的摄影,同样也很重要。

而且《白蛇传》那么多特效镜头,陆伟作为主摄影师肯定也是有两把刷子的,于是一大堆人开始烧起了热灶。

虽然陆伟知道这中间的实情,很多镜头的摄影是自己和池影共同完成的,整部影片更多的是池影在在前面拉车,大家跟在后面推着往前走……但是外人并不知道这里面的一桩桩一件件。

于是陆伟又成了众多民营企业争相拉拢的对象。

他有一次居然接到了原来那家唱片公司老板的热情电话,说要跟他聚一聚,什么“好久没见了,甚是想念”。

他都惊呆了,还能这样?当时自己都被这位骂成一坨翔了,现在居然还要能攀上交情,陆伟都尴尬得快要挠墙了。

陆伟跟孙妍妍吐槽:“这帮人真想不开,撬我有啥用?池影跟我是相辅相成的,她才是导演,是我们所有人的主心骨,剧本是她写的,分镜头也是她画的,后面所有特效镜头也都是她筹划试验,一帧一帧看着完成的。

池影离了我照样能玩儿得转,我离了她却不一定吃得开。我会的,她都会;她会的,我还真不一定会。反正我现在日子过得挺快活的,不想挪窝换场子。”

而京影厂也给了他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喜。原来陆伟只是挂靠在京影厂,不拿工资,算是收容他。

但现在京影厂通知陆伟:把他正式转为编内人员,后面有户籍名额也会帮他排队。

这真是天下掉馅儿饼了,陆伟自己倒没什么太大感觉,但他家里人都快高兴死了,这一下就成了京城人了!

后来孙妍妍打听了一下,主要就是最近不少机构变动,比如像她这些人不是调离了原单位吗?那些老单位编制就有空闲了,干脆就把陆伟这种“精兵强将”纳进来了。

给陆伟发工资,加编制,那就真的是京影自己人了。

因为这次《白蛇传》龙标之后的片头就是京影厂的,现在他们更是能理直气壮地说,这就是我们京影厂的人拍的。

下次要还有什么同类型的片子,京影厂还能拔得头筹,成为首要合作伙伴。以前只是出了设备,还有片头什么的,顶多再出几个打下手的剪辑师;现在京影厂可是实打实出了摄影师的,分钱也分得理直气壮!

整个七月份和八月份就这么闹哄哄的过去了。

后面随着《白蛇传》观映热情的下降,单日票房也逐渐走低,但是99年这个夏天,注定是属于《白蛇传》的。

这个夏天,也是华国电影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个夏天。

谈逸他们的回来的时候,最热的季节已经过去了。

《白蛇传》第一轮放映已经结束了,不需要主演们这样密集不间断地路演了。还有他们回来休整一下,后面就跟着开庆功会了。

谈逸他们自己也有私事需要操办,除了宋琳以外,其余三个人都要去新单位上门了。

付少爷原本临近毕业的时候,人艺那边今年正好招人,这家单位一直青睐华戏的学生,对于专业成绩突出的付远琛也很有意向,但是那时候用人单位并没有最后敲定这件事。

之后付少爷参演了《白蛇传》以后,又是这样现象级的大热,后面的一切就水到渠成了。人艺直接给学校发了接收函,学校也出了派遣证,让付少爷把电影这一块忙完后就去人艺报到。

谈逸则是要到华国大剧院去最后面试。

姚一一本来是也没有着落,京城的单位没有挑中她的。她就先忙着电影这边,也没有再追着毕业学校那边的事儿。

因为按照杨老师的说法,这样一部大戏她要是能扛下来了,还愁没出路?

后来姚一一在跟着谈逸他们路演,池影帮着谈逸张罗华国大剧院的时候,双方还电话联络过,大剧院方态度很好,还热情地问谈逸有没有同年龄段的女演员推荐,他们正在大规模招演

员。谈逸也顺道帮姚一一提了一下,说姚一一是“青蛇”的扮演者,也是应届毕业生,看看能不能也给个机会面试一下。

华国大剧院那边当时就答应了,一方面他们也有应届生的需求,更何况姚一一现在知名度这么高,双方一拍即合,所以他们俩这次回去,也要一起去面试的。

谈逸和姚一一后来回到了京城以后,稍微休整一下,第二天就去了大剧院那边,整个面试过程都很顺利。

单位对他们俩专业能力没有什么可质疑,而且学历各方面都很合适,所以当场都签了。

这下子姚一一也成了有编制的单位人员,以后即使没有什么电影演,她也算有个落脚的地方,不至于飘着了。

姚一一觉得,从去年12月开始,她就一直开始走好运了,而这好运都是从杨老师拍她那一巴掌开始的。

后面简直就像做梦一样,同届的同学还在四处奔单位,或者从头开始熬资历,她都已经有代表作了!

小姑娘高兴的不得了,回学校办手续的时候又蹦到杨老师那边去,感谢杨老师的恩情。

杨老师很欣慰:“你们现在知道念书的好处了吧?同学之间都是相互帮扶的,像谈逸原来那么艰难,但是他专业好,大家都知道他有水平,所以池导第一部 就敢用他当男一号,就算他从没在镜头前演过戏都没关系!人家现在真是同期小生中的头一号了!能超过他的还有几个?就冲‘郑文’和‘法海’这两个角色,够他吃半辈子了!”

姚一一在路演的时候回湘省那边,还做了家乡电视台的专访,现在也算是当地名人了。所以她一天到晚都是笑眯眯的,路演那么累,天又那么热,她一点都不觉得苦,反而觉得这是有生以来最快活的一个夏天。

宋琳则是要回公司那边去报到,金学英还想跟她好好唠一唠。这段时间忙过了以后她要歇一下,开始下一步的规划了。

不过她到金学英那边的时候,还意外碰到了余歌。

关于余歌那一出,宋琳也知道,觉着这姑娘脑子不清楚。

当时好像面色阴沉的金学英在跟她说什么,估计不是什么好话,小姑娘还哭了。

不过金学英见宋琳来了,随便几句把余歌打发了,然后就笑容满面地拉着宋琳坐在沙发上聊天。

《白蛇传》这部电影真是创了华国电影的历史,所以金学英对池影下一部电影特别感兴趣。现在宋琳也算金学英手下女演员头一号了,后面池导要是开片,金学英肯定要重点关注一下,能不能让宋琳带带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