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盛阳之下》开机轶事

5月11号, 《盛阳之下》剧组组织剧本围读会,几位主演悉数到场。

由于电影是奔着出票房去的,商业性更重, 所以哪怕如今处于制作前期, 聚星也开始提前进行例行的宣传路透,一点点地拉高大家的期待阈值。

就像是在向网友汇报工作一样,围读会开始没有多久,余寻光、高苏、刘和贵、文简、康芮晗五位演员的工作照片便被官方披露。

“啊?就这五个人?”

“什么情况,没有其他客串吗?”

“五个人能拍什么戏啊。”

“不是, 就这种阵容也算大制作?”

官方把素材发出来宣传, 看客们合理自由讨论。不到半天,「《盛阳之下》到底算不算大制作」的话题便在各大平台被网友热议。

“官方刚才认证了, 演员就是这五个人。”

“聂梵是不是不会拍群戏?我刚才回顾了一下《故梦》,发现那部电影的戏份也只在四位主演身上。”

“看概念海报像都市灵异, 《盛阳之下》肯定是要定春节档的,春节不来点阖家欢,谁看呐。”

“有些路人又开始分析市场了嗷。”

“我觉得大制作这个点不用怀疑吧,总制作费3.5个亿呢。”

“大制作的概念是什么?名导、名演、高制作费,这些《盛阳之下》都不缺啊。”

“可跟其他的大制作比起来,略显寒酸。”

“就是,到时候路演, 主演都站不齐一排,太没有排面了。”

“我觉得有些人不要太迷信全明星阵容吧?部分电影请那么多客串友情出演,然后为了给这些人镜头疯狂往剧情线里加戏,这种行为的本身就有点脱离电影主题了。请客串演员本身就是为了给电影增加噱头,《盛阳之下》里余寻光一个人就能扛起这个任务,当然没必要弄些有的没的。”

“赞同楼上, 加塞客串不仅是为了增加噱头,还是为了拉投资,可事实是余寻光一个人半天就能招满3.5亿的投资。”

“我有时候会怀疑业内比观众还要迷信他。”

“不,应该反过来说,正是因为观众相信,才导致业内迷信。”

“而且聂梵就算不会拍群戏也没什么,我至今还没发现全能的导演,能让聂梵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反而能保证她不会发挥得太烂。

“演员少的剧组也有优势的,能够更加把故事精炼,集中。稳住篇幅,就不会出现故事没讲完整的情况了。”

“你们都好认真在分析,只有我一个人注意到主演末尾处的新人妹妹吗?”

“我也一度不敢吭声。出道就搭上国际名导和顶流,还是3亿多的大项目,这个叫「康芮晗」的简直像紫薇星预备役啊。”

“热知识:不是所有参与大项目的新人都能火。”

“再一个热知识:又没有给我钱我为什么要给她眼神?”

“或许人家又是什么星二代,资源咖,可以批判一下。”

“我选择到时候看表现再骂。我又不是她竞品的粉丝,犯不着给她热度为她出头。”

来到剧组的第一天,下班后,康芮晗借着吃晚饭的时间缩在酒店房间拿手机在网上搜自己,看到类似的言论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感谢观众的理性!

不然上来就批判她,把她的信息全部扒完,那也太不可控了。

康芮晗虽说是新人,但被聂梵选中参与《盛阳之下》后,她就跟聚星签了15年的合约。如今她正在被自己公司的经纪人带着。

她刚安心,经纪人姐姐就进来了。康芮晗跟看到老师一样,赶紧放下筷子起身,上下嘴唇动了两下,还是忍住了没有问好。

太学生气了。

经纪人为她的生涩失笑,又知道这种特色正是聂梵需要的,便没做多提点,只轻声问:“今天第一天,我没陪着你去,感觉还好?”

康芮晗忙答:“挺好的,导演和几位老师都很厉害,很专业,也很友善。”

她一个纯新人,在那种场合连呼吸都只敢轻轻的。

“聂导有没有夸你?”

“没有。”

“你要习惯,她不是那种会夸奖别人的导演。林导的工作状态你也见过了?”

“见了,她是比较利落干脆的人。”

“嗯,她工作时说话会比平时更难听,你提取重要信息,别把她的讥讽啊之类的放在心上。”

这些都是康芮晗见过的,经纪人事后再给她分析,能让她更能理解。

经纪人再问:“余寻光也见到了?”

“嗯嗯,”康芮晗肉眼可见的兴奋起来,“他比电视里看到的还要帅,性格也好好。”

经纪人跟着她笑:“你是他粉丝?”

康芮晗不确定地问:“这是允许的吧?”

“允许,”现在圈内的新人,哪怕是为了说出去好听,都会对外宣称自己是余寻光的粉丝,“但是你对他要尊重大于亲近。”

康芮晗自认为自己的优点就是听话,“好的,姐。”

经纪人仔细提点她,“拍摄时,如果有导演没说明白的地方,你先问文简,如果她说不明白,她会带着你去找余寻光的,明白吗?”

康芮晗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但经纪人说了,她便打算这样做。

经纪人担心她乱想,解释了一句:“余寻光不讨厌教新人,但是我们得有做新人的觉悟。”

康芮晗连连摆手,“我不会烦他的。”

“可以把他和聂导一样当自己人,但不要学文简,她不一样。”

经纪人如此特意提到,康芮晗又想起今天文简对余寻光亲近的样子,稍有迟疑。

经纪人说:“别想歪,不是那么回事。人家有资本,也能豁出去,她是真下跪拜了余寻光为师的。”

康芮晗下巴都合不上了,“啊?”

演艺界有些传统,既然是真认了师徒,传出去外界也会当真的。

经纪人说:“余寻光太年轻,有几个老东西暗地里已经拿这件事批评他了,只是因为余寻光那边没有把这件事拿出去做宣传,所以也只是局限在圈内说。今天告诉你是因为堵不如疏,你要记住,圈子里有很多人就是因为管不住舌头才过上一眼能看到头的生活。咱们圈子里的一些事,没有特殊情况是不能对外说的。”

康芮晗赶紧收起少见识的样子,“我知道了。”

经纪人最后叮嘱,“好好表现,不要作妖,态度要端正,不然余寻光能换了你。我可提醒你了,他也算咱们项目的投资人的。”

康芮晗咽了咽口水,“我以为是他老板。”

经纪人说:“余寻光现在是星宇的股东,他自己也是老板。”

康芮晗吸了口气,更加慎重,“我明白了。”

经纪人最后说:“《盛阳之下》他没拿片酬,签的票房分成。”

她特意注意康芮晗的表情,果然。

“羡慕?”

“嗯。”康芮晗没否认,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对着经纪人,谁能瞒得住心思?从桌上的菜到吃菜的人,谁不羡慕呢?

经纪人趁机给她画饼,“发展好了,你也有机会。”

拿分成,是余寻光当初连签三部《盛阳之下》主演合约时,康纯代表工作室去跟聚星谈的附加条件。早两年,余寻光的大型商业合同就全是康纯去谈,易崇对此也没意见。论商务方面,康纯比他更专业,能够为公司和余寻光争取到更多的利益,这是双赢。

要做系列电影,就得考虑以后。不仅是余寻光签了三部,刘和贵和文简也签了三部。合约里涉及到个人名誉、大致身材、整容禁令等要求,违反了是要赔钱的。

高苏和康芮晗因只算副本主角问题,倒是只签了一部。

合约签三部,后两部的剧本也已经在余寻光这里通过,就等着第一部出成绩了安排时间开拍。

《盛阳之下》第一部《夏末的红山茶》的剧本被余寻光投入系统后,得到了一个[S-]的评分。柳盛阳送来了三个技能:驱邪避煞木雕、道家身法(进阶)、35%灵验的测算之术。

在3月看完剧本之后,余寻光就又回到武当山跟着师父清修了一个半月。

值得一提的是,上回的明霄和明祎给的技能里,“抗击打能力”和“道教经典”都有小幅度的提升,应该能在这回拍摄时用上。

《盛阳之下》剧组围读的第一天,大家还比较拘谨。等到第二天,各方都熟稔了,就开始热闹了。

主要是有余寻光在中间做粘合剂。

高苏和刘和贵不熟,但是余寻光跟两人都有交情。有他在中间,大家很快就抛开了面子功夫。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详情请见《盛阳之下》官方宣传号:

在被搭建成工作区的酒店会议室,高苏、余寻光、刘和贵三人排排坐。

看刘和贵拿着保温杯喝水、高苏穿着轻便休闲的服装,余寻光还翘着椅子玩的样子,就知道现场的工作氛围很好。

视频这时拉进,给到高苏的侧脸,“我很久没拍戏了,这回还是雅清跟我说,余寻光是主演我才来。”

余寻光怔然,他不敢置信,“我是因为聂导说,高苏姐你会参演,才想都不想就答应了。”

这么说当然是给高苏面子,但当时的情况,聂梵和林汝芸确实话里话外都透露出高苏铁定参演的意思。

刘和贵一听,也觉得不对,“我也是听梅制片说,主演确定是你才会答应的。”

余寻光转头望向他:“可是贵哥你不是早答应了吗?”

高苏一想,忙问:“你是什么时候见的两位导演?”

余寻光想都不想,“3月10号的下午。”

高苏和刘和贵对视一眼,一个说自己是11号跟梅雅清见的面,一个说自己是11号的晚上。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合着这里还有个套路啊。

视频上也被后期放上了几个惊叹号和大字:什么情况!!!

此时,门口出现了两位导演的影子。

联系到当时那俩给他看剧本时下的套,新仇旧恨之下,余寻光起身,拉开椅子,气得冲着门口大喊,“聂梵、林汝芸,你们太过分了——”

这俩导演也是给效果,看镜头晃过来,林汝芸赶紧拉着聂梵跑了。

这个视频看乐了一片人。

“怎么个情况哈哈哈。”

“余寻光都急得喊全名了,看得出来真的很过分了哈哈哈。”

“我就说不能对账吧?”

“笑死我了,这个剧组原来是逮着演员两头骗,骗出来的啊。”

“什么什么,我没看懂。”

“就是说,聂梵最先去找的余寻光,然后跟他画饼说项目里有高苏和刘和贵,其实都是拟邀。等他答应出演后,再拿他的名字去敲定高苏和刘和贵。”

“等于说余寻光是被人钓鱼了?”

“对。”

“我的大师跟我说,余寻光的这个姓,好又不好。能给他带来好的事业运,但是会伤他的财运。我之前还不大相信,今天一看果然应验了。可怜嘞,建议余寻光改个姓吧,不然天天上当受骗。”

“您多冒昧啊,上来就让人改姓。”

“改个艺名嘛。”

“也不算真的上当吧,毕竟结果确实和过程描述的一样,而且他现在也没亏钱呐。”

“聂梵怎么这么心机啊,笑死我了。”

“该说不说,余寻光对熟人是真没戒心,要是换个人换个用心,得被骗成啥样?”

“现在余寻光在我这里都要有刻板印象了,等他老了我一定要给他定制一款保健品,我有预感我绝对能发大财。”

加上《喧嚣里的小宁静》里的素材,去年就有部分观众讨论的“卖保健品给余寻光”的话题在今年被爆上了热门。大家都在话题里讨论,可以用什么骗到余寻光的钱。

“他不是喜欢夹娃娃吗?就给他弄个失败率百分百的娃娃机。”

“太缺德了,换我代入一下,我能现场砸了你的机器。”

“我选择使出由面粉加糖精制作的精力小药丸。等余寻光老了,他的精力绝对不够用了,把这个卖给他,粉丝都要夸我贴心。”

“你把糖精换成健康版我就夸夸你,关爱老人。”

“禁止虐待未来老人!”

“不是,现在的诈骗手段都专业得很,你们还不够专业。余寻光最在乎什么呀?戏。我觉得可以给余寻光专门定制一个剧组,不仅骗他的片酬,还骗投资方的投资,一次性骗个大的。”

“嘶,楼上果然专业,刑得很。”

这种针对性诈骗手法越讨论可行性越高,说得粉丝们都害怕了,连忙跑到叶兴瑜工作室的薇博底下去呼吁:

“快去给余寻光报个反诈班,求你!”

粉丝一闹,路人也跟着凑热闹,嘻嘻哈哈中把这事儿的热度炒得太高,《盛阳之下》拍摄地的警局还特意跑去剧组,跟余寻光合拍了一期反诈宣传。

被叔叔摁头接受了一波教育,余寻光还在薇博发了一大串的结课心得,导致后来在镜头前都显得有些懵懵的。

真是谢谢你们这群为他操心的网友。

官方账号再把反诈宣传视频一投放,网友又哈哈哈地整活。

“不,我不相信你不会上当,除非你发誓。”

“这个活动很好,希望叔叔们经常去给他更新教材版本。”

“我怀疑你们就是在虐待他,哪有这么折腾人的。”

“余寻光明明不好笑,可他身上为什么老有那么多乐子?”

“一定是你们对他太爱了。”

今年的上半年,余寻光仍旧保持着可观的曝光和讨论度,同行都要馋哭了。

自带流量真好啊,都不用工作人员想破头皮挖掘素材。

大家这时在缓过神来:是啊,能有这种吸睛的男主角,还需要什么客串?

还是那句话,能请到余寻光的剧组,就已经算大制作了!

外界的风风雨雨对剧组的工作进度造不成什么影响。5月的11号到13号,《盛阳之下》剧组都在开展剧本围读和剧本分析。

编剧古靖灵也到了现场。在围读会上时,她亲口承认:“其实跟初版我给聂导的剧本相比,《盛阳之下》我做了很多改动。”

毕竟现今离初版剧本制作已经过去了十年。

古靖灵还毫不避讳地说:“我还从余老师您饰演的一些角色身上汲取到了新灵感。”

就像那张概念海报体现的那样,柳盛阳的这个人物设定,是古靖灵看完《大明奇案》之后从明祎和明霄综合得来的。甚至后来剧情设定中【萧景阳】用柳盛阳的脸,让余寻光一人分饰两角,也是古靖灵的私心。

行业里有不少粉丝,谁还不知道余老师路人大盘的含金量?

5月14日,《盛阳之下》组织定妆。

几位演员的现代妆都比较简单,难的是后期要上的特效。高苏和康芮晗的女鬼妆,还有几轮副本出现的日常妆都不尽相同;余寻光、文简、刘和贵三人除了现代妆,还有古代妆,“真身”部分还要进行动作捕捉。

5月18日,大吉。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盛阳之下》剧组在闵州的一处小镇开机。开机仪式上,聂梵头一回请来专门的师父,为剧组祈福。台上的祭品摆了一桌又一桌,把四方天神都拜了个到位。

不知内情的人可能会觉得聂梵迷信,但你只要去了解一下最近开机剧组的遭遇,就知道聂梵的行为实属无奈之举,情有可原。

从3月底至今,国内统共开了大概有百来个灵异恐怖组。不管是以讹传讹还是剧方哗众取宠,总之,这类剧组出意外的概率是其他类型剧组的三倍往上。拍到一半主演出意外摔断腿的、制片人出车祸的、爆破师差点炸死人的……各方现在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赔点钱事小,要是闹大了,项目砸手里,可能职业生涯都能被毁。

“祈神”仪式结束之后,梅雅清让出位置,让余寻光去上头香。

这种行为跟签约时,聂梵让余寻光吃第一筷子鱼是一个意思。

余寻光也能担得起事,肃穆着上了。

柳老板保佑。

高苏跟在余寻光身后,松了口气。

最近传言闹得纷纷扬扬,她也怕。

不过听说余寻光运道好,跟在他身后应该能稳住吧?

开机当天,照例是要拍一小段讨个彩头。

聂梵不敢有大动作,挑在下午阳气最重的时候拍了个余寻光刻木雕的镜头。

刻木雕的技能是余寻光自己抽空去学的,练了一个月,实拍时在镜头里看起来那是有模有样——毕竟不用他真雕,为了方便拍摄,需要在镜头里出现的各个阶段的木雕早已由道具组准备好。

第一天就这么稳稳当当的过去。

抛开那些迷信思想不谈,《盛阳之下》开拍后实际跟普通的剧组没什么两样,唯有区别的就是人员简单。

人一少,大家的关系便亲近起来。

高苏已经很久没有在剧组里社交了。

如今圈内的工作环境,因受到“饭圈”影响,年轻一辈的艺人都是独善其身,生怕挨近了谁被同事“吸血”,被网友骂“蹭流量”。剧组里走得近的,大部分是拿了花絮剧本为后期营销做铺垫,镜头一收,立马回到谁也不认识谁的状态。工业化的现代剧组,大家都统一认定自己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交朋友的。毕竟在剧组里,走位和站位有光替,对戏要么上替身要么上助理,剩余时间大部分艺人都会选择待在房车里,等一切弄好之后再出来拍摄,等当天的通告任务一结束,立马开溜。

哪怕工资再高也有的是人不想上班,与人打交道本来就很累,谁还愿意和同事沾边?

《盛阳之下》剧组却不是那样——几位主演没有房车不说,在高苏眼里,每天看文简挨骂就很有意思了。

其实高苏和聂梵的剧组是很有缘分的,那一年东京电影节,她不仅见到了余寻光,她也见到了聂梵和林汝芸,更见到了文简。

她还记得那天的晚宴上,林汝芸把文简拎过来,给她介绍:“这是剧里的女主角。”

纵观林汝芸和文简的相处,大多数人会把目光聚焦于副导演对女主角的嫌弃上。高苏有更多的人生经历,她当然能发现这层“嫌弃”背后的关照。

有些人骂人是为了侮辱,其他人如何不论,林汝芸骂人是因为对文简有更高的要求。

林汝芸一直隐在幕后,其实真论起来,她比聂梵还要傲气。

高苏并不了解《故梦》是怎么拍出来的,但以她能够在电影节上担任评委的水平来看,如今的文简跟几年前相比,是有很大长进的。

高苏并不知道林汝芸骂人的功夫也更加长进。

并且这一次,她不仅针对文简,每次骂完,她还会带一句余寻光:

“看看你徒弟,真出息。”

余寻光有时候会呼出一口气,认下;有时候会不同意林汝芸的观点,跟她争执。

要高苏来说,这个剧组的节目不要太精彩。

连刘和贵都看出来了兴味,时有加入。

余寻光好几次和林汝芸吵都涉及到了专业问题,有部分话题挠到他的点了,他也有话说。

以至于后来,高苏也跟着一起。

文简觉得自己不要太幸福。拜师成功之后加入的第一个剧组,就遇到了四位顶专业的老师。

就是这句话有些不能理解,没关系,她能记下来。

康芮晗也能看出前辈们“讨论”的好,她没功夫去嫉妒,也不会干巴巴地羡慕。她抓着笔,健笔如飞,记得比文简还快。

她也会卖乖,每天记完就先拿去给文简过目,“姐,你看我这里有没有遗漏的呀?”

文简眯了眯眼,点头。

嗯,这个妹妹,她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