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密信》杀青

余寻光25岁的后两个月是极其忙碌的。

11月6号, 参加会议并且帮助电影《泥点子》宣传。

11月11日,芙蓉奖宣布今年的获奖名单。本届,余寻光凭借《风雅颂》「陈敏笙」一角获得最佳男配角提名, 凭借《金满桐庐村》「江瑞安」获得最佳男主角提名。

11月13日, 金凤奖宣布今年的获奖名单,余寻光凭借《金满桐庐村》「江瑞安」和《与善同行》「宋启丰」拿到今年的最佳男主角提名。

11月16号,《密信》剧组结束宁川的拍摄,转入衡店影视基地。

11月21号,余寻光参加芙蓉奖颁奖典礼, 颗粒无收。

本次获得芙蓉奖的视帝爆冷, 颁发给了另一部农村题材的电视剧《绿水人家》的男主角邢铭苔。

网上一阵骂声,大家都在纷纷指责芙蓉奖作为老奖狂妄自大, 不承认年轻演员的实力,消耗余寻光的人气, 无端让人陪跑。

邢铭苔确实演得好,优秀的演员值得尊重,给他男主角没毛病,问题是芙蓉奖连男配奖都吝于给余寻光。

“连个男配都不给,真的太过分了!”

“余寻光这两年的成绩与实力有目共睹,金凤奖认可了他,金晷奖认可了他, 各大官媒和专业人士都认可他,人家还刚在东京电影节上为国争光,凭什么你芙蓉奖看不上他?”

“国内电视剧的最高奖项就是这样傲慢审视年轻演员的吗?”

“近几年大家都在说给年轻演员出头的机会,到你芙蓉奖这里就一成不变啦?”

“金凤奖将评委的投票公开透明化,我觉得这个政策很好,建议芙蓉奖也同步实施, 我就想看看余寻光的实际得票情况。”

也有人说芙蓉奖从设奖开始就是这样,奖项给老不给小,余寻光近年饰演的角色虽然没有同质化,但他的表演方法却没有变化。芙蓉奖给了提名其实已经算是承认他的实力了。

纷纷扰扰之中,11月23号,余寻光参加金凤奖颁奖典礼,当天晚上,他凭借《金满桐庐村》江瑞安一角获得了金凤奖最佳男主角奖。

此消息一出,不仅网友们好了,粉丝们也活了过来。

“还是娘家人好。”

“金凤奖对小光真的好好。”

“不要这么说,小光本来就有那个实力。就算不是娘家人,小光也能拿奖。”

“我还是会怨恨芙蓉奖,哪怕只是个男配,小余也能拿到三个奖的银奖满贯了。”

“希望小余继续加油。我就不信余寻光正常发挥,下一届芙蓉奖还能不要脸地溜他。”

两个奖项参加完,不论观众们是何种态度,对于内幕消息,叶兴瑜工作室的人心里是门清的。

芙蓉奖不给奖,确实是组委会想压压余寻光。

他们之中的有一些人认为,拿了国际电影影帝再连拿两个视帝,对还是年轻演员的余寻光来说不算什么好事。

再者如网上说的,余寻光近年演戏的方式一直收着,没有放开过,评委会觉得看不到他表演方式上的更多变化,所以没有给奖。

金凤奖一开始也打算压,是湘南台的台长借机把话传出去。

“以前连拿六个主角奖的前辈都有,这才一个,小气什么?人家年轻人演得好,凭什么不给?你们也不要太苛刻嘛。”

于是金凤奖的组委会正常组织投票。

在替江瑞安拿到这个属于他的“最佳男主角”时,余寻光破天荒的亲吻了奖杯。

“感谢小陶哥,感觉小赵哥,感谢于婶,感谢村长,感谢三合村的所有人。感谢想想姐,感谢王宗伦导演,感谢江瑞安……”

对于这个奖杯,余寻光很复杂。

一如他对桐庐村。

那是一个他唯一想再次回去的地方。

“如果这个世上有能被我称得上心灵港湾的地方,我想就只有桐庐村了。那是一座古老又寂静的山村,如今,戏里戏外,它都迸发出了惊天的活力。新农人在路上,新农人的奋斗永不停歇,电视剧的结束不是绝对的结束,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新农人,关注新农村。”

奖项举办时间,剧组是正常停工放假的。等颁奖典礼结束,演员到齐,《密信》剧组迎回新一届“视帝”,再次开工。

可能是接近年底,可能是刚从宁川搬来了衡店,周围人越来越多,活动越来越多,剧组很多工作人员都开始浮躁。

林勇先借此发了好一通脾气。

他在制片人面前没面子,在男主演那里被呼来喝去,他还治不了你们这群工作人员了?

林勇先的这把火师出有名,三位男主演都表态支持。带头作用起得好,底下的人不敢再说二话,《密信》剧组继续回到稳扎稳打的拍摄状态。

《密信》在宁川拍的是西北战场,在衡店影视城拍的就是大唐盛世了。

曾在常、老罗、冯知平三个溃兵能各自在荒漠中坚持战斗,并且守住番旗的事迹上达天听,他们得到了面圣的机会。

既然要面圣,那就要进入长安。

《密信》里的长安没有李白,没有白居易,有的只是千年不变的城池。

负责这部分拍摄的副导演过来给三位演员讲戏时,特意带上了自己的分镜头,他告诉演员们,拍摄时,镜头会随着三人的视线体现整个长安的盛景。

余寻光听得认真,他只是有些不理解这个镜头的含义。

后来是雷纬明说:“大制作嘛,就要大场面。”

雷老师这句话,话里有话。

《密信》为了拍好这组镜头,剧组耗费巨资,在影视城搭了一个长几百米的盛唐街市夜景,计划使用到群众演员多达几千余人。

除了现场的各处灯火,分镜头里还有焰火和孔明灯,只不过现在政策上禁烟火,所以天上的东西只能留到后期。

不过这也方便了拍摄时的现场调度。

拍摄当天,一大早,各位群演就换好妆造赶到现场开始排练,有必须出镜的前景和特约演员还要分批次让副导演检查小品。

等到天黑,剧组搭起来的灯光亮起,所有群众演员就位,林勇先和三位主演从别的片场赶来,在听现场安排的副导演讲好要求后,开始进行现场走位。

林勇先坐在监视器前一直盯着画面。

这一幕可是个长镜头。

负责指挥这一段戏的是那位副导演。

来回确定了两遍后,准备开拍。

当主角三人组踏入中央街道上,周围的群众演员也开始走动。

副导演这回使用的扩音器声音格外的大。

“各部门注意,开机了!”

“Action!”

镜头先拍了路上的人群,然后才慢慢地对准三位主演。

他们已经换下了军服,穿着简单的唐装。

可能是在沙漠中待久了,三个人竟有些不适应。

“山羊背篓老师可以上了。”

副导演的话音刚落,一个背着山羊的中年男子就从三人组身边走过。

那头羊是活的,嘴里还嚼着草。

余寻光做出冯知平的下意识反应,往前走了两步,伸手逗羊。

群众演员回身的同时,曾在常把人拉回来,老罗憨憨地朝他笑着道歉。

灯光师一给光,所有群众演员抬头,看着天边露出惊讶之色,做出看到烟花的表情。

有些带小孩的群演如之前排练的那样,把小孩抱起,举到了头顶。

在人群中,三人组继续往前走着。

接下来的镜头,全部从侧面拍摄。

旁边有两个小孩在玩偶摊前蹦蹦跳跳,一位妇人无奈的掏钱递给摊主。

老罗指着一个唐俑,问冯知平要不要。

冯知平摆手拒绝,指了指旁边的面具。

老罗推了一把曾在常,让他去付钱。

趁着曾在常往前一跌,镜头往右边移。

一股火焰喷出,是正在表演杂耍的卖艺人。

同时还有个吹着笛子让蛇跳舞的西域人。

冯知平从人群外踮着脚去看,镜头抬高,拍出曾在常在一个卖香粉的摊子前付钱。

副导演及时喊:“儿童演员老师就位!”

三人继续往前走。

几个扎着小啾啾的小孩拿着风车,欢呼着从三人组身边跑过。

老罗慈爱地看着他们,还伸手扶了一下其中一个小孩,防止他跌倒。

这之后来了一个卖花的女孩。

曾在常上前一步,掏钱买了三朵花。

他回来给冯知平戴上,又给老罗戴上,最后给自己戴上。

冯知平摸着帽子,高兴的四下看了看,他想找镜子照照自己。

他看到前面有个卖镜子的摊子,跑了过去。

曾在常拔腿要追,在那之前,老罗把他头顶上的花拿下来,戴到了自己头上。

等跟上两人之后,他把从自己头上取下来的花换给了曾在常。

曾在常很是嫌弃他的挑挑拣拣,回头,看到给摊主老板讲价的冯知平,掏兜付钱。

老罗挤开曾在常,让冯知平把镜子拿好,自己整理着帽子欣赏自己的打扮,满意的点头。

在他照镜子的时候,冯知平还伸长脖子从上面去看镜子,所以脑袋又被老罗拍了一下。

老罗照完,又拉着曾在常照,曾在常别扭的拒绝,想跑,老罗把他拉回来,硬逼着他照镜子。

曾在常整理了一下帽子上的花,突然伸手把老罗的花抢了过来。

老罗气得勒住他的脖子,跳起来打他。

冯知平赶紧把镜子塞进衣服里,开始劝架。

这时,一个胡商牵着骆驼在街市上走过,骆驼的驼铃发出叮当响,镜头跟着它往旁边移,一座阁楼中,有个胡旋女在跳舞。

镜头对准她拍了一会儿,天边飞来一个纸团,镜头前移,落定在一个猜灯谜的摊子前。

老罗和曾在常紧张地看着在沉思的冯知平。

当他眼睛一亮,说出答案,二人赶紧去看老板。

镜头继续往前,老罗抓着一串冰糖葫芦,做出了被酸得扭曲五官的表情。

冯知平跟他比划着说,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他绝对在说:“我做的比这个好吃。”

曾在常往前一步,停下了脚步。

他的眼睛里迸发出光芒。

像是是看到什么,老罗和冯知平也走到他的身边。

三人齐齐看着天幕,脸上是淡淡的笑容和充满希望的眼神。

这组镜头为了取素材,拍了三遍才结束。

结束完这场戏,余寻光重新对雷纬明说:“雷老师,我知道拍这场戏的用意了。”

雷纬明没想到他还记得这事儿,“什么?”

余寻光心里有一种满足感,“不是为了烧钱,不是为了凹大场面,而是为了告诉大家,电影里的大唐将士到底是在为了什么而坚持。”

存活在台词里的「将士们为了大唐而战」或许不被人了解,但通过充满市井气息的镜头可以告诉观众,将士们到底是在为怎样的大唐而战。

为了大唐的繁荣。

为了这种普通的幸福。

曾在常、老罗、冯知平三个人就是很普通的人,就是很普通的兵。曾在常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是为了妻儿不得不拼个前程;老罗贪生怕死,但他仍不失勇气与忠义;冯知平也是被战友的责任裹挟着,做了自己做不到的事。

他们都不是为了伟大而去做了伟大的事,他们就是想活着。

一种被动的伟大,一种平凡的伟大。

这种伟大,适用于古今。

余寻光攥着拳头,他身体里属于冯知平的情绪因子快乐地翻滚着。之前他只领会了冯知平,现在他把三个人的精神都贯通了,多好啊。

12月5号,《一封来自突厥的密信》剧组在衡店影视城正式杀青。

“恭喜宿主与角色达到[知心人]状态,属性点获得相应提升。”

姓名:余寻光

年龄:25

智力:8.5(你是如此聪明,以致于一点就透)

情感:7.4(孤独会让人发疯,只有懂得坚守,你才能品味孤独)

外貌:9.2(风吹日晒会让你的皮肤变得粗糙)

演技:8.5(这种角色你手拿把掐)

台词:7.9(或许你学到了一些风味,可是还不够)

体态:8.8(你做得很好)

体力:8.1(军人需要有良好的体魄,你现在还不能够真正做到从沙漠中走出来)

气质:8.5(你学会了内敛,这很棒)

参演作品:10(恭喜你,影帝)

责任感:8.6(你领悟了如何去守护繁荣)

可体验角色:9/10

杀青之后,余寻光好好地睡了一觉,才去见冯知平。

他们的相遇是在一个大晴天。

托冯知平的福,余寻光见识到了真实的大唐街市。

有同样忙碌的百姓,同样为了生活而奔波的人。

他落地的位置,是在一间食肆前。

还不等他仔细打量,里面有个人急着冲出来,余寻光只看到了他腰上的围裙和手里的锅铲。

“你,你来啦!”

冯知平说了一句,然后拽着余寻光直接去了后厨。

“别,别傻站着,帮忙!”

一把切肉的刀就这么被大厨塞到了他的手里。

厨房,一个布满各种味道的地方。

余寻光对这里太熟悉了,熟悉到他还没反应过来,就抓住了冯知平丢给他的肉。

“我今天,要做,一百三十个人的饭。”

冯知平的结巴还是没好全,但是他学会了通过缓慢说话,加以断句控制。

“我要在中午前,准备好,给曾将军送过去。”

小结巴如今一点儿也不沉默,他絮絮叨叨的,开了口就停不下来。

“他升官啦,仗打完了,他被留下来,现在在西郊,练兵。”

“我知道,你要来,所以,特意选了今天,请他和他的兄弟吃饭。”

“他们,不知道你,但是,我想让他们吃吃你做的饭。”

“还有老罗,他开了个酒肆,我这里的酒,都是他送来的。”

“我们,过得,可好啦。”

余寻光认真的听着,认真的处理食材。

他陪着冯知平热火朝天的忙活了两个多小时。

菜品准备完,不用他们去送,自有人来取。

忙完了,冯知平拉着余寻光出去吃饭,“辛苦你了,接下来,你也尝尝,我和老罗的手艺。”

余寻光坐在食肆的二楼吃着冯知平做的菜,喝着老罗酿的酒。

大唐的长安就在他的眼下。

冯知平见他感兴趣,一一为他介绍眼前的坊市。

他真的很爱说话。

余寻光喜欢听他说话。

离开前,冯知平给余寻光送了一顶簪着花的帽子。

余寻光对其爱不释手。回到京市之后,特意买了个盒子保存。

《密信》杀青了,不是说余寻光年底就没工作了,更忙的在后面等着他。

12月18日,被韩国电视台买去版权的《风雅颂》完成配音,于深夜档播出。

12月20日,被日本某电视台买去的《群鸦风暴》改名为《命运之城,极道太子的善恶挣扎》,于深夜档播出。

12月20日,余寻光参加今年的薇博活力之夜,再次获得“我最喜爱的男演员奖”。

12月22日,央视电视台发布“十大优秀电视名录”,《金满桐庐村》赫然排在第三。

12月25日,余寻光查账,突然发现账户上多了两笔钱。

他感到奇怪,跑去问康纯,康纯知道他没看清,耐心地解释说:“一笔呢,是《泥点子》的分成。”

余寻光当初没细管这件事,现在一提,结合当时叶兴瑜的态度,他心中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叶子姐后面去和乔制片谈的吗?”

“直接去跟院线谈的。”

还是那句话,在圈子里,一上不了桌的同舟工作室,算什么?

同舟工作室把《泥点子》的发行权掐在手里,他们能守好这部片子的发行,但是他们的片子要上院线,就不得不跟院线签约。电影行业,票房分成永远是院线拿大头。同舟工作室没根基,《泥点子》还是第二次上映,院线心黑手黑,哪怕11月是电影淡季,大嘴一咬,仍旧咬掉了《泥点子》6.5的收益。同时,他们和同舟工作室签订的合约里还规定,《泥点子》第二次上映总票房要是没有超过500万,同舟工作室还得反过来赔院线的经营损失费。

几座大山压下来,乔曼真的是焦头烂额,不怪她会在首映式上下跪。

其实她当时已经后悔。

她为了打出“同舟工作室”的招牌,眼界太低,固执的犯了毛病。如果能够提早把《泥点子》带出去和其他公司联合发行,结果不会这样。

可再一想,她本来就没根基,若是“孩子”带出去后“回”不了家,她不是更加得不偿失?

幸运的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有顶流帮忙。

后期余寻光提出帮忙宣传后,《泥点子》的票房会涨,毋庸置疑。就像叶兴瑜跟自家孩子说的,娱乐圈一旦攀扯到人情,就涉及到了利益。同舟工作室吃的那3.5能有多少?叶兴瑜不傻,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给人送钱的道理。她一边让易崇定余寻光的行程,一边带着人直接联系院线,紧急谈了阶梯性合约。

其实光是叶兴瑜本人上门,院线是不会认真搭理她的,但是一提到余寻光,提到钱,嘿!来劲儿了。院线现在等着余寻光的《故梦》和《密信》上画呢,彼时《泥点子》票房再高也就那样,高层又想试试余寻光到底有多少号召力,便同意了。

结果真就是一个人,一段话,带动了一部死得差不多的文艺片的14倍左右的收益。

“要不是看到有利可图,《泥点子》后期怎么会反向增加排片?”

一般影片到了后期都只有删减排片的份。

康纯说:“而且你放心,现在他们有了名,电影还能在平台上卖一波版权,他们能赚更多。我也帮你了解过了,李中桓导演没有跟同舟工作室签合同,《泥点子》给他们发行,实在是那笔天使投资闹的。现在《泥点子》成绩不错,李中桓又有奖项傍身,只要他不犯糊涂,愿意跟大公司合作,他以后的路光明着呢。”

余寻光点头,又问:“还有一笔呢?”

已经把单子翻出来的康纯直接给他看打款记录,“乔曼打过来的。”

属于同舟工作室单方面给余寻光的“分成”。

康纯对这事儿还挺满意,“别的不说,这事儿算她仗义,会做人。”

余寻光也想学着“会做人”,“那这笔钱,我需不需要跟公司分点呀?”

都到他手里了,哪有要回来的道理?

“前面那笔已经分过了。”康纯就算再看重利益,也不会在这种事上纠缠,她还开了个玩笑,“在你眼里,我有那么贪财啊?”

余寻光“嘿嘿”笑了一声。

康纯嘱咐他,“对了,你这笔钱属于偶然所得,也得缴税,”她知道他有这个习惯,“自己回去对账吧。”

这两年余寻光的业务越来越多,他每次对税单都能对好久。

最近他就是对账,然后吃饭。

跟老板们吃饭,跟朋友吃饭,同舟工作室和李中桓也请他吃饭,余寻光今年还被带着和院线的老总吃饭。

易崇最近安排他的饭局都安排成了时间管理大师,有时候余寻光一天能跟人吃四顿饭。

这些天吃饭的时候倒是没喝酒。一众制片人看他就像在看金疙瘩,宝贝得紧。他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被一群50多岁的中年人嘱咐“保重身体”。

身体不需要额外保重,就是胖了些。

不过近期余寻光为了拍《大明奇案》有在练武术,这点浮动能够很快减下去。

锻练当然只能忙里偷闲练,没过两天,余寻光就要开始去跑宣传。

《刑事大案Ⅱ》定档1月10号中国人民警察节开播,《故梦》1月18日首映,之后还要跑路演。两部剧压在一起,可以说整个1月,哪怕是过年那天,余寻光也回不了家。

开直播,上节目,为了剧,为了票房,余寻光跟着人全国各地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