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金满桐庐村》江瑞安

结束了《刑事大案》方面的工作, 余寻光就开始为《金满桐庐村》做准备了。

《金满桐庐村》一共28集,讲述的是两个有志青年在建设新农村期间相识、相知、相恋的故事。

女主角夏歆原本是都市白领,多年辛苦工作, 兢兢业业, 也升到了沪市一家私企的组长。年近三十,她正处于春风得意,展望大好前途的阶段,谁知新的一年公司因经济效益不好开始裁员,夏歆虽然没被优化, 但公司不太美妙的发展前景却还是让她开始忧心。

开过几次会议之后, 老板决定重整公司,改变经营方向, 往商务方向转型,夏歆也重新被安排到了新的部门工作。夏歆对这份安排并不满意, 她跟老板谈话聊了几次无果后,就自己主动离职了。

她想,反正自己有经验,去哪儿打工不是打工?

辞了工作的夏歆休假两天后,加入了求职大军。不料重入人才市场,她的学历已经跟不上企业需求。虽有工作经验,但年纪太大, 并且还有结婚生育问题需要预防,夏歆因此处处碰壁。

“是我有问题还是这个世界有问题?我还不到30岁,怎么就年纪大了?”

她才30岁,还很年轻,她的人生分明才刚开始。

失去了工作,没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 还天天被招聘的HR钓鱼执法,去了还要被打一套否定她的组合拳,夏歆被折磨得整个人都不好了。她浑浑噩噩的进入摆烂状态,直到父亲的一通电话,夏歆动了想回老家的心。

夏歆生在农村,从大学考出去后,她就很少回家了。繁华绚丽又方便的都市总是比农村吸引人的,这么多年,夏歆就没想过自己要回来。

一想到老家的三姑六婆和村头军情队,夏歆就头疼。她打定主意,这回只是回老家转换心情,住两个月就再回去。

夏歆不打算退出租屋,她精心打扮一番,踏上了回乡的归途。

先乘飞机,再坐汽车,最后由爸爸开车三轮来接,都市丽人夏歆终于在天黑前一脸沧桑的回到了家。

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似乎什么都变了。

回家的第一天晚上,以为自己会彻夜难眠的夏歆却一夜好眠。第二天,她起了个大早,心情不错,心态很稳,连刷牙时看到水池边窜出的老鼠都没有放声尖叫。

她以为自己变了,但夏歆还是那个夏歆。

没有了工作压力,不用担心生活,夏歆开始享受闲散悠然的乡村生活。

她每天会出去溜达一圈,看看山,看看水,亲近自然,享受生活,仿若自己是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者隐士。

这天,她在山间小路上晃悠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年轻人。

“你好,不好意思啊老乡,可不可以帮帮忙?”

陌生人说的第一句话就让夏歆不乐意听了。

“你是老乡,你全家都是老乡!”

夏歆最恨别人说她土,哪怕面前这个男人长得不错,也不能在她的雷区蹦迪。

没想到被陌生人凶了,男人的态度反而更好,“不好意思啊小姐……”

眼看着夏歆又要生气,男人连忙改口,“同学,同学我想问你一下……”

夏歆本来心里憋着气,却被男人笨拙的样子逗笑了。

“什么同学啊?”

男人也笑了,他收了话头,重新说:“我不会说话,我怕又惹你生气。”

夏歆提议,“不如你喊同志啊,喊同志无论如何都不会出错的。”

她只是开个玩笑,谁成想男人点了头,真的说:“你好,同志,我想问一下,下桐庐村里姓柳的那户人家怎么走?”

太呆了。

但是他问的话夏歆刚好知道,因为那户人家夏歆昨天才去过呢。

秉承着乐于助人,闲着也是闲着,夏歆改道,仰头,“跟我走吧。”

“谢谢。”

这男人好像没脾气似的,真少见。

夏歆时不时的回头观察他,见他不停的把手机举起来,哪怕太阳晒得眯眼睛也没停止,便猜到了。

“是不是没信号?”

“对。”

“山里嘛,有时候就会这样。”

男人擦了擦手机屏幕,直接把它装进随身挎着的布包里,“没关系,等乡亲们条件好了,再建一座信号塔就可以了。”

那玩意儿,你说建就建?

夏歆听他年纪不大口气不小,便问:“你是本地哪户人家的,我怎么没见过你?”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夏歆装腔作势,她刚回来,村里的年轻人她哪能认识?

年轻人回答:“我叫江瑞安,我爸是江武,我家是上桐庐村的。”

礼尚往来,她也照葫芦画瓢介绍了自己,“我叫夏歆,我爸是夏威。”

江瑞安点头,他好像知道了什么,却没说。

走路难免无聊,江瑞安也是个健谈的,夏歆不说话了,他便主动问:“你也是从城里回来的?”

对于自己能在大城市打拼,夏歆其实是很骄傲的,“嗯,刚从沪市回来。”

江瑞安恍然大悟,“那你一定是回来建设家乡的吧。”

明明是回来啃老的夏歆脸都红了。

“真好,现在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咱们就需要年轻人返乡发展。一是可以利用耕地,二能发展地方经济,三能……”

越想越羞愧,夏歆直接粗暴的打断他,“闭嘴,不准说了。”

江瑞安张着嘴,也不生气,只愣愣的点头,“好的。”

他还主动道歉,“对不起,我一路过来没看见人,难免兴奋。”

夏歆心里更难受了。

“我不是说你烦。”

她领着江瑞安往前走,把话题转到他身上去,“你是,休假回的老家?”

“不是,我想在老家发展。”

老家有什么好发展的?

面对夏歆的提问,江瑞安举例解释,“比如说我现在就在带着人修袖珍河。”

桐庐村有一条母亲河叫秀珍河,这几年干涸得差不多了,所以大家都开始叫它“袖珍河”。

对于这条河的消亡,夏歆天然的觉得可惜,她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在河里玩水的事呢。

正想着自己没事,夏歆便想着加入他们,也算是为童年出一份力。

江瑞安自无不可,他们交换联系方式,约定了明天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很快,柳家到了。看着江瑞安进屋,夏歆也该离开,她刚要走,却被柳家婶娘拉住,“夏歆啊,你咋跟江家人在一起嘞?小心你爸知道了打你嘞。”

夏歆还懵着呢,“什么江家?”

“就是那个江家。”

婶娘一挤眉,一弄眼,夏歆终于想起来了。

夏家在村里有一个人尽皆知的“仇敌”,就是江家。

其实,也非是父辈有矛盾,而是爷爷那一辈留下来的历史遗留问题了。

当初夏家和江家都住在上桐庐村,几代人都是邻居,后来江家改院子,占了夏家的地,夏爷爷不动声色,就和夏奶奶占了江家半块菜园。江家忍着没说,建房子时把大路堵了,不让夏家过。这一来一回,小矛盾越滚越大,到了表面和谐维持不住的那天,就爆炸弄出仇怨来了。

三十多年过去,夏家都已经搬离了旧宅基地,在下桐庐村盖了新房子,夏爷爷和江爷爷都去世了,可夏家和江家在村子里还是处于“王不见王”的状态,说明父辈们还是记得这个“仇”呢。

完嘞,这回知道真要挨亲爹的打嘞。

夏歆想起爸妈的笤帚,不动声色的离开了柳家。

然而令她为难的事还在第二天。

答应好了人家去看他们清河道,现在去不去呢?

夏歆纠结了一上午,最终还是觉得人不能言而不信,偷摸摸的去了。

她根据江瑞安发的微信定位来到了他工作的地点。

被田埂和道路夹在中间的河道里,三个挽起裤腿的青年正拖着蛇皮袋,一边有说有笑,一边弓着身子清理河边浅滩上的垃圾。

看到夏歆过来,江瑞安很有精神的跟她打招呼,“夏同志——”

夏歆被这个颇有年代感的称呼逗得哭笑不得。

“老不老土啊?”

她害怕让人看见,想着待会儿就走,便没像计划里那样伸出援手,只是蹲在田埂上,看着三个男孩工作。

看了一会儿,她觉得无聊,主动跟江瑞安搭话。

“你们干这个,要干多久?”

江瑞安说:“顺利的话,一个来月吧。”

夏歆观察着江瑞安,没想到他看起来细皮嫩肉的,干起活来却很麻利。

她对如何清理河道大概了解一点,“先清垃圾,再清淤泥?”

“对,还要挖开源头,河床也要护理。”江瑞安直起腰,水里还攥着一块被淤泥裹住的塑料包装,他也不嫌脏,干净的脸上笑得开心极了,“到时候我们再请一台挖掘机过来。”

夏歆站在他们的立场考虑了一下,“不能让你们出钱吧?”

江瑞安说:“村部出钱。”

夏歆点头,“那还差不多。”

这一段河床简单清理完,三个小伙子休息了一会儿。

期间,江瑞安问:“下星期,县里的农业生产会议你去吗?”

夏歆都没关注这个消息,“做什么的?”

江瑞安接过朋友递过来的水,一口喝了半瓶,他喘了口舒服的气后,才说:“市里颁布政策,在村里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选出农业职业经理人。我们过去开会,顺便定一下桐庐村的新农业发展方向。”

“谁都能当这什么经理人?”

“需要有技术,会管理、懂市场。换句话说,读过大学的都行。”

“我看看吧。”

小伙子们喝完水后,又开始干活。

明明说好了来帮忙,现在却在这里干看着。夏歆莫名有些羞愧,脚趾忍不住在鞋子里蜷缩、蠕动。

当时就脑袋一热,直接起身回去了。

或许是被江瑞安打击到,接连两天,夏歆都没有出门。

一天吃晚饭时,爸爸就忍不住对她摇头叹气,“这么大个人嘞,吃喝都赖在家里,不出去找个工作,怎么得了哦。”

夏歆理直气壮,“我是回来度假的,再说,村里哪有工作?”

妈妈立马说:“你要不接回来你爸的班?”

夏歆第一反应是不屑一顾,“当农民啊?那才几个钱。我在沪市……”

妈妈冷笑,直接打断她,“你在沪市吃,你在沪市穿,你在沪市住,你在沪市用,你在沪市一年到头赚的钱全贡献给沪市了,你自己手里有钱吗,你还看不起农民?”

爸爸的表情也很严肃,“你这是忘本嘞你知道吗?没有农民,哪有咱新中国!”

夏歆心里已经感受到自己的不对,却仍旧嘴硬,“你少给我上价值观,又不是上电视,讲些虚的。”

“你……”爸爸气得碗筷都放下了。

妈妈受不了她的态度,开始呜呼哀哉,“造孽啊——”

她一嚎,夏歆就明白了,今天是设了个局等着她呢!

她本来就很有负罪感了。

“别说了,恁想弄啥,恁说嘛!”

有这句话,父母顿时喜笑颜开。

妈妈当做她不存在一样给爸爸夹菜,“吃菜。”

爸爸端着碗,笑得眼睛都不见了,“欸,香得嘞。”

夏歆严重怀疑自己只是父母日常Play中的一环。

第二天一大早,爸爸带着夏歆去了桐庐村村政府。

路上,夏歆还在挣扎。

“我就这么过去?你提前跟人说好了吗?”

“说好了说好了,打电话说嘞,恁放心。”

“他们乐意我去啊?”

“乐意。村长说了,一切都是为了建设现代化乡村,只要愿意为家乡献一份力,政策上都支持嘞。”

夏歆在心里哼唧,还是觉得不太靠谱。

来到村办事处,父亲去找人,夏歆被一个精瘦的、还带着学生气的小哥带到旁边去填资料。

她没认出来,这人正是昨天跟江瑞安一起清河道的小伙伴。

那男孩但是认出她来了,但什么也没说,只确认了一句,“本科学历?”

再一次被学历刺痛的夏歆反口说道:“我大专的!”

小哥也没怎么样,只笑着说:“你高中毕业也行。”

这么一说,夏歆又想为自己正名了,可人小哥不给她机会,拿了几张复印好的文件就过来了。

“你先看,多看两遍,看完了叫我。”

夏歆一瞅,上面写着什么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振兴企业战略之类的东西。

她不敢怠慢,立刻认真的看。

当天大部分时间,夏歆都在跟着父亲跑手续。

回去的路上,夏歆感觉自己脑子里装满了东西。

她的父亲倒是潇洒中带足了神气。

“从今天开始,你就接你老儿的班。”

没听见夏歆回应,他还回头厉声嘱咐,“好好干,听见没有,你都签字嘞,这是一辈子的事业,你不能马虎,你要担得起责任嘞!”

夏歆重重的吸了一口气,只觉得自己被忽悠了,“我晓得嘞。”

父亲又骂她:“站直了,熊样!”

夏歆无奈,只得照做。

父亲上下打量着她,点头,自豪的说:“下星期县里开会,你跟我一起去,让那群老东西看看。”

看不清楚自己未来的路在哪里的夏歆仍旧迷茫。

很快到了县里开会那一天。

一进会场,刚坐下,夏歆就看到江瑞安了。

他回头,也发现了夏歆,笑着就跑过来打招呼。

夏歆看了看老爹,拼了命的朝他摇头也没阻止他。

江瑞安太热情,太开朗了,他好像见到谁都带了三分笑,“夏叔,你和我姐来开会?”

夏爸把脸一板,“愣大个小伙子,咋没长眼睛不识得人嘞?谁是你叔,谁是你姐?”

江瑞安没料到老叔反应这么大,他倒是也不尴尬,在夏歆无声的哀求下好脾气的离开了。

夏爸哼唧了一声,回头,吓得夏歆赶紧收起表情。

“知道他是谁不?”

夏歆装作不认识,“谁啊?”

“就是那老江家的小儿子。”

“哦~”

“江武坏事做尽一辈子,生出个儿子倒不错,算他家祖坟冒青烟嘞。只不过我们两家,那是天生的怨仇,他儿子再优秀也跟我们没关系。”

“嗯嗯,没关系。”

夏爸一巴掌拍在夏歆肩膀上,“俺家的妞妞,会比他家的龟孙儿更有出息嘞!”

夏歆当时就逃离。

她不愿意继承这种神奇的羁绊啊喂。

这段插曲之后,今天来参加会议的“职业经理人”相继入场。

夏歆满场望了一眼,发现大多数都是像她父亲这样五十出头的中年人,包括她和江瑞安在内的年轻人很少。

主持会议的书记对于这种现象,还发表了一段讲话。

“新中国发展至今……”

这一段话,深刻又诚恳,给夏歆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哪怕她回家之后,心里也久久不能平复。

是啊。土,土地。土地明明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但什么时候形容一个人“土”成为了贬义呢?

还有农民,乡村、农业、还有好多好多东西。

入夜,夏歆出门散步。

她在将近三十年的岁月里,从来没有如此沉重过。她就像一个迷失的孩子,找不到方向和目标,只能沿着那条干涸得快要死掉的袖珍河一路走,一直走。

直到她走到了村委会。

黑夜里,唯独村委会前的红旗那儿有一盏灯。

夏歆仰着头看了红旗很久,很久。

那一夜,飘扬的红旗让这个年轻的姑娘下定决心。

质朴的村民,秀美的山村、先进思想的同辈、父母的期望、政府的信任,唤回了这个在大城市间飘荡了数十年的灵魂。

当天晚上,下定决心的夏歆将自己在沪市的房子转租。她决定好了,一找到人,她就回去收拾东西搬回来。往后,她就好好的发展自己的家乡,她要在桐庐村扎根。

这之后,是夏歆和江瑞安等新农人如何一起发展桐庐村的剧情,期间还讲述了解决村户家的矛盾,调取群众积极性齐心协力搞建设的内容。

当然,还有夏歆和江瑞安的感情线。

说起来挺有意思,这对男女主角之间,还是现在市场上大热的你我之间有“血海深仇”的设定。

在调和好夏家和江家的矛盾之前,两家儿女的地下恋爱戏份为剧本增添了不少笑点。

最后大结局,以袖珍河变回秀珍河,桐庐村实现现代化工业生产为故事线收束,整个镜头的落点留在夏歆和江瑞安的婚礼上。

总的来说,《金满桐庐村》是一部主要是反映现代化农村的日常生活剧。里面有年轻人的奋斗,有家长里短,有乡俗民情,有基层干部的职能生活。整体结构不错,如果导演和摄影的艺术美感过关,拍好了会是一部让观众看得很舒服的剧。

是实现流水线制作的内地影视圈很少见的那种剧。

读完剧本,塞入系统,系统给到《金满桐庐村》江瑞安“A-”的评分。

同时还爆出两个技能:农活(入门)、素描(精通)。

都挺有用。

仔细的读完剧本后,余寻光开始规划进组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他工作团队里的临时人员得交接一下。

保镖是叶兴瑜派的,易崇去应酬就行,但小张不一样。

4月中旬,实习生小张也该回学校准备毕业了。余寻光很感谢他在拍摄《群鸦风暴》期间对自己的照顾,郑重的请他吃了顿饭,并给他包了个大红包。

分别前,小张抱着余寻光痛哭,“小余,要不是我有梦想要实现,我真想给你一直打工。”

“那可不行,我不招助理啦。”

出去学习的小米下个月就会回来,他有两个助理,够用的。

然后是他之前答应过易崇的,拍硬照。

拍了内景拍外景,整整四天,余寻光跟着公司的摄影师何蜀江在整个京市高强度转了一圈。

接下来要做的,是处理角色外型。

头发不用太长,可以适当修剪。皮肤不用太白,现在有两个月,足够他晒到合适的肤色。

服装方面,江瑞安属于“阳光开朗”的性格,同时他又有淳朴的一面。在获得“对美的追求”buff之前,余寻光的衣服多是黑白灰三色,所以他的衣服不适合给“江瑞安”穿。

演完阎培熙之后,从他各色的戏服里,余寻光也觉醒了对色彩的运用。既然要买新衣服,他决定给江瑞安也弄一套彩色的。

各类衬衣是少不了的。除开条纹,不需要太夸张和时髦的设计,普通的基础款就好。颜色的话,余寻光选了鹅黄、浅蓝、橘色、橙色等亮色。

因为是夏天拍,余寻光还把自己穿过的黑白灰的基础款短袖挑了出来,也是尽量选择的没什么花纹和图案的,方便做内搭。

裤子则以深色系长裤为主,短裤也可以安排一两件。

所有服装都在网上下单。到货之后,余寻光稍作整理,就打包行李去了翁想想定好的《金满桐庐村》的拍摄地。

这段时间,他就以村长侄儿的身份在拍摄地住下了。

他自己一个人去的,只让小陈送了。

时间来到5月。

翁想想提前在自己的薇博上预热《金满桐庐村》,公布了开机时间。她大致介绍了题材,阐述了自己首次担任监制的心得。文字编辑完成后,她艾特了男主角余寻光,艾特了导演王宗伦,还艾特了经纪公司,表达了自己的感谢之情。

距离她上一次拍戏还是三年前,现在她有新剧要开机,还会担任监制,消息一出,直接就炸了热搜。

#翁想想新剧

#翁想想监制

#金满桐庐村

住在评论区的网友们对待此事褒贬不一。

有撒花的氛围组:

[姐姐加油,支持!]

[姐,你终于玩够了拍戏了,我哭死。]

有直接气哄哄发表情绪的:

[圈子里没有S级的大制作吗?说是回来,我只看到你的堕落。]

[什么监制?本职工作都没做好跑去做监制。你拿到视后还是影后了?论能力、论勤奋,你还不如叶兴瑜呢!]

[你有数过你跟你的好姐妹一样掉过几个代言了吗?人家就算六连扑,也一直在输出作品,现在还独立门户带出来了两个不错的新人,你呢?不结婚,也不工作,纯摆烂三年,我都不好意思说你。]

[你要不别出来拍戏吧,出来拍个这个我真的遭不住。]

[咖位啊姐姐,你看看自己还有地位吗?]

[选个没什么名气的小鲜肉当男主角,是叶兴瑜跟你关系太铁,还是你现在已经搭不到流量了?]

毕竟翁想想三年没有上过作品,现在说要拍戏,还不是以前的偶像题材,她的部分粉丝一时间不能接受也在情理之中。

也有一些人讨嫌,看完《金满桐庐村》的故事简介后不看好这部剧,发动嘲讽技能:

[你花真是笑死我了,三年没拍戏,吃完老本一复出,学着人家当幕后,监制拍一部乡村爱情,明天的新闻稿我都想好标题了:《甜妹下乡》]

[你们看到男主角是谁没有?翁想想上辈子是救过叶兴瑜的命吧,二号吉祥物眼看着可以飞升,她把人家接过去演傻根。]

[现在就特别想知道余寻光的粉丝怎么想。]

余寻光的粉丝不太敢想。

她们当然也有意见。

[什么叫乡村爱情,真的是农村题材吗?]

[我看这个题材我就有点窒息,小余没戏拍吗?为什么要接这种戏?]

[是不是叶兴瑜逼他了?]

[人家粉丝还看不上我们,搞笑,我们拿《群鸦风暴》这种年度大饼的时候,翁想想还在家抠脚呢。]

[拍傻根是吧?另一个也一起拍啊,叶兴瑜你不是说一视同仁吗!]

[别cue我们家小马好吗?年度大戏《风起临安》正在拍摄中,我们没时间的嗷。]

眼看着四方开始混战,在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的两天后,翁想想和余寻光的微博同时转发了豫省电视台的一条采访。

采访里,两个人都是很朴素的打扮。余寻光因为没擦粉底,更是肉眼可见的黑了一个度。

刚打开视频的粉丝们也跟着眼前一黑。

[我哥这半个月干啥去了?]

[我去,翁想想穿得土了吧唧的,你来真的?]

此次负责采访的主持人来自豫省电视台。她先感谢了翁想想给豫省扶贫事业的800万捐款,又介绍了一遍《金满桐庐村》,并强调这部剧之后会在豫省电视台播出。

结束了流利的口播之后,主持人问翁想想:“想想能不能跟我们透露一下,现在剧组的准备工作进行到哪一部分了?”

“大概还剩下一些准备工作,”翁想想说着横下手掌指向余寻光,“我们的男主角已经开始体验生活了,他刚被我从村里挖回来。”

余寻光点头,配合着说笑,“快点采啊,我还赶着回去松土呢。”

主持人挺讶异的,“小余,你真去种地了吗?”

“真去了。”

“能跟我们说说你的菜地吗?”

这是一件从来没跟别人提到过的新鲜事儿,余寻光特别有倾诉欲,“我在荒山——也不叫荒山。我现在住在村长家里,然后他家半山腰上有一块荒废了很久的菜园子。那块地其实非常好,只是村里有些老人年纪大了,没有精力打理,才在几年前闲置了。我去的第二天就把它收拾出来了,现在播种有些晚,我就跟邻居借了些苗,种了一点儿黄瓜、辣椒、菜豆,还有西红柿。”

余寻光讲话的时候,翁想想一直看着他。等他说完,翁想想立马对主持人说:“所以我为什么选小余当男主角呢?这么帅的本来就不多见……”

余寻光乐得“哈哈”两声,捧住了脸。

翁想想听懂他笑声里的含义,停下来肯定一句,“你黑了也帅!”然后回头继续:“而且还这么认真,努力,我上哪儿再去找这么用心的搭档呀。”

闲话半句,主持人又问起了关于创作背后的故事。

翁想想说:“其实《金满桐庐村》的剧本早就写好了,一开始的江瑞安不是现在这个江瑞安。”

余寻光比观众还感兴趣,“是什么样的?”

翁想想说:“是一个农学博士。”

“跟小余很搭啊!”主持人几乎是下意识的说:“小余看着就像很有文化的人。”

翁想想点头,“对,小余肯定能演好。但是当我去叶兴瑜的《与善同行》里客串,当我见到小余,见到小余演的戏之后我就改变了主意。为什么要设置一个这么悬浮的角色呢?我拍《金满桐庐村》,本质上想给观众传达的是理想的,质朴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农学博士还是太……太言情霸总了。”

余寻光给她捧哏,“言情文里有博士霸总,没有农学博士霸总。”

翁想想丝滑地接过,“总之我是在见了小余之后,就跟编剧提出了改变男主角人设性格的要求。现在的江瑞安才是最好的江瑞安,小余演的江瑞安一定会成为最好的江瑞安。”

主持人出于职业习惯,帮翁想想总结,“从监制人的角度出发,翁想想觉得余寻光是最好的男主角。那么男主角是怎么看女主角这个角色的呢?”

余寻光目光本来有些飘,被这个问题拉了回来。

“我很喜欢夏歆。”

他说话时嘴角带着不自觉的笑,“夏歆这个角色太有魅力了,我在看剧本的时候我就在想,我怎么不是个女孩呀。”

此话一出,主持人和翁想想都笑了起来。

余寻光不想让她们觉得自己是在开玩笑,还收起表情认真的重复了一句,“我说真的。”

因为他的强调,主持人敛起笑意,顺着他的话说:“是不是因为夏歆太完美了,所以激发了一位演员对一个好角色的追求?”

翁想想点头,帮忙说话:“小余他对于角色挺较真的。”

余寻光说:“从角色本身出发,夏歆不是完美的,但从演员的角度来看待这个角色,夏歆好得不能再好了。从一个失去人生目标的都市白领,到决定扎根基层服务老百姓的农业合作人,夏歆的变化不是用简单的‘成长’二字能概括的,我愿意称之为‘开悟’。正是因为她‘悟’了,她才能找到目标,从而在桐庐村的发展中找到自己的根。”

主持人听着,不禁点头,她笑着说:“我现在都有点期待见到这个角色了。”

玩笑一声,她又按照流程问:“想想一开始为什么会选择做这部剧?”

翁想想便很诚恳的说起了爷爷的事。

“《金满桐庐村》代表着我对爷爷的一个纪念,代表着我对新农人,新农村的祝福。我会努力拍好这部戏,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明白,不是说所有有关农村题材的剧就是[土剧],哪怕是《乡村爱情》,那也是一部极好的,可看性很强的片子。”

同时,她主动承认错误,“我知道,我作为一个艺人,三年没有拍戏……已经算是失格,不怪粉丝朋友们不相信我。让你们等了那么久,是我个人的问题,所有的批评我都能接受。我只希望大家能够抛开成见,能稍微期待一下《金满桐庐村》,它绝对不会是一部烂片。”

视频的最后,是翁想想和余寻光牵着手一同向观众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