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姜乐要是知道小李的想法, 可能会觉得尴尬。

他有超前的时尚敏锐度,完全得益于他曾经生活的时代,而且, 他又不是真的十五岁。

如果把他局限于这个时代中, 姜乐并不觉得自己能有多厉害。

在别人看来,他都是自己琢磨着走到这一行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也是有师父的, 他跟着师父学了很久。所以, 他的态度还是挺谦逊的。

没什么好骄傲的。

周明康一看小李的反应,就知道, 这姜乐确实有两把刷子。

他虽说是服装厂的厂长, 但是术业有专攻, 也看不出什么门道来。

如今有小李的肯定, 周明康心里也有了决断。

“姜小同志, 你的设计稿不错, 有没有兴趣来我们厂子做设计师?”周明康笑着道。

小李心说, 才十来岁, 就能来他们厂子做设计师?

不过又低头看了眼这些设计稿,瞬间又没话说了。人家有实力,他能说啥?

包括周明朗在内的几个人, 都觉得姜乐肯定会答应,这年头,在服装厂做个一线工人, 都是挤破脑袋的。

更何况是设计师,不说待遇的问题了,就是说出去是服装厂的设计师, 那别人都得投来赞叹的目光。

可他们没想到,姜乐却有些为难道:“周厂长,您能够开口让我做厂里的设计师,我受宠若惊,但是,我年纪小,是不是不太合适?”

事实上,姜乐是不太想在厂里当设计师的,那不是被捆住了吗?他做衣服,完全是想赚外快,但对姜乐来说,最重要的,还是77年的高考。

别说做了设计师,也能学习。可能厉害的人可以吧,但姜乐并不觉得自己两样都兼顾,两样都能做好。

不管是哪边没顾上,都不好,高考在姜乐心里的分量很重,这边肯定不能落下。至于厂里这边,要是顾不上,姜乐又觉得对不起三哥三嫂了,毕竟是他们给牵的线。

但要是拒绝的太直白,也不太好,所以姜乐找了理由。

被他这么一说,周明康才恍然间想起来,姜乐才十五岁,他们厂子招女工,都得十八岁吧?

不过,人家能力强,破格录用也不是不行。

在周明康思考的时候,姜乐道:“周厂长,感谢您的信任,但您一个厂长,我不想让您为难,更不想让您因为我被抓到错处。”

别看周明康一个厂长,好像整个厂都由他说了算一样,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服装厂又不是个人企业,这是国企。

派系斗争啥的,肯定是有的。而且还是在这个时期,一个小小的错处,打的你没办法翻身,那都是有可能的。

瓜瓜听的感慨:【宿主,你们人类的领导还挺难混的。】

姜乐在心里点头,可不是嘛。

周明朗在一旁听的感动不已,姜乐这娃太会为别人考虑了,宁愿损害自己的利益,不当设计师,也不让他哥为难。

姜乐完全不知道对方的想法,事实上,他只是小小的散发了一下茶味而已。

周明朗看向他哥,作为他哥的亲弟弟,自然也懂他哥的为难之处,所以,他没有出声劝他哥力排众议啥的,让他哥自己想想吧。

周明康沉默的思索了一会儿,又叫来了一个人,两人嘀嘀咕咕的说了一会儿,才过来道:“姜小同志说的有道理,我们之前商量了一下,你情况特殊,服装厂有硬性规定,我这个做厂长的,也不好主动打破规定,这样也不能服众不是?”

姜乐点点头,表示理解。

甚至还松了一口气,要是周明康说可以破例,那他才是为难呢,人家都为你破例了,你要是还拒绝,多少有点不好。

瓜瓜叹气:【哎,那宿主你岂不是白跑一趟嘛。】

姜乐没觉得有什么:【还好,本来我奶就让我来镇上打点醋。】

瓜瓜见他看得开,就不说什么了。

没想到周明康话锋一转,说:“不过姜小同志的设计稿很好,眼看着人才被淹没,我也于心不忍。

这样,我以厂子的名义,买你的设计稿,怎么样?”

姜乐:“!!!”

他矜持道:“当然可以。能和贵厂合作,是我的荣幸。”

“价格我们是这样商量的。”由于姜乐不是厂里的设计师,只是合作关系,每个月是没有基础的工资的。

不过,他比厂里的设计师好的是,每张设计稿,可以有十块钱的稿费。

这个并不多,周明康说完,又道:“为了激励厂里的设计师,我们之前出了一个政策,设计出来的衣服,销量超过一千后,每卖出去一件,就给设计师一分钱。虽然你是合作关系,但这个政策对你也适用。”

姜乐闻言看了眼小李,见他神色淡定,看来确实是有这个政策的。

可惜设计师们听说了这个政策,铆足了劲设计衣服,结果销量并不高,目前拿到最高提成的就是小李了,也就十来块钱。

十来块钱在这个年代,对个人来说,确实挺多的,为此小李还嘚瑟了一阵。

不过对厂子来说,十来块不算什么。周明康和下属预测,姜乐设计的衣服是不错,可销量他们不敢往多的想,觉得提成最多也就几十块钱。

姜乐有能力,几十块钱出就出了。

他们这样,一来是姜乐不是厂里的员工,不在眼皮子下面,他们现在铆足了劲想拉高厂里的销量,自然想不能让姜乐懈怠,有提成,能提高姜乐的积极性。

二来,也是怕姜乐被人挖走。

这也不是没有先例,之前厂子也是有厉害的设计师的,结果有了名气,就被挖走了。

以前厂里设计师拿的也是死工资,死工资不能开的太高,那设计师看到自己设计的衣服的销量,心里就有了不满,觉得自己工资太低了。

然后,就被别的厂子钻了空子,把人挖走了。

周明康德知后被气的不行,提成这事也是因为设计师被挖走这事,他们商量出来的解决办法。

涨工资不行,你能涨,挖人的能给更高,而且涨太高的话,难免会引起别的岗位的员工不满。

拿提成就好接受多了,能拿到多少钱,凭本事说话呗。

当时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在他们这里也算是头一份了,周明康为此没少被反对,最后硬是推行下来,其中的艰辛就不多赘述了。

他能主动提出提成的事,可见诚意还是很足的。

只不过现在他们都没想到,以后这份提成,是多么大的一笔数字,但给服装厂带来的收益也是不可估量的,真是痛并快乐着。

姜乐听的眼睛亮了又亮,不管怎么样,有提成比单纯的死工资强多了。至少以后他不怎么用琢磨赚钱的事了。

不过虽然姜乐很高兴,面上却没表现出来。

周明康见他面色变都没变,只好开口问:“姜小同志,你觉得怎么样?”

姜乐组织了一下语言:“既然这是贵厂一直执行的标准,我觉得肯定是有可行性的,虽然我不太了解,但是我信任您,觉得没问题。”

周明康点点头,既然没问题,那就定下来了。

到底是国营厂,正式单位,还是很规范的,周明康让他稍等,他让人拟一份合同过来。

他很体恤人,说:“到吃饭的点了,姜小同志应该还没吃饭吧?让小李带你去食堂,正好能看看咱们厂的环境。

你也十五岁了吧?厂里招人一向规定都是满十六岁,你要是到时候有兴趣,欢迎来入职我们厂。”

姜乐笑眯眯的点头,不管怎么样,先答应再说,明年想要推辞,也有的是理由。

他估摸着明年学校应该要恢复正常了,到时候他要去上学。

这么想着,姜乐也没拒绝去厂里的食堂,他肚子确实饿了。

现在姜乐可在意自己的身体了,饿了就吃,不能亏待自己。

他扭头看,发现小李一脸纠结,主要是纠结称呼,把姜乐叫什么?叫姜设计?可姜乐年纪太小了,他有点叫不出。叫小姜?可好歹是厂长认可的人,他这么叫又显得有点看轻对方。

姜乐看出他的纠结,笑着主动道:“李哥,你叫我小姜就可以,麻烦你带我了。”

小李摆摆手:“没啥,走吧,食堂我熟。今天你算是来着了,有食堂大厨的拿手菜,猪肉炖粉条,香的呦。”

小李拉着姜乐,神神秘秘的说,把姜乐都说的有点馋了。

两人出了会议室,这还是姜乐第一次仔细看服装厂,刚刚他进来,有些紧张,没仔细看。

出了会议室,离得不远就是厂房,此时正是中午吃饭的时候,陆陆续续有工人从厂房里出来,她们穿着统一的制服,脸上都洋溢着笑。

完全没有上了半天班的疲惫。现在的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

两人跟着工人的队伍往前走,有一片工人的活动区域。

放眼望去,姜乐先看到一排排乒乓球桌,然后就是排球场,以及篮球场。

小李介绍:“平时住在厂里的工人,下了工之后就会在这里打打乒乓球啥的。”

他问姜乐:“你会打乒乓球不?有功夫咱过两招?”

姜乐点点头:“我会一点。”

这会儿乒乓球可是全□□动,几乎都会打一点。

“太好了,回头有时间一起玩。”小李突然热情了一点,弄得姜乐摸不着头脑。

完全不知道,小李因为球臭的很,已经出了名了,目前没人愿意跟他玩了,听说姜乐会打,可不是一下就热情了吗?

走一会儿就到了食堂,不远处就是员工宿舍。

这里基本都是单身宿舍,几个人住在一起,要是成家了不方便,可以搬出去,向厂里分房。

这年头在正式单位干的久了,都是能分房的,完全没有买房压力,让人羡慕。

两人到了食堂,姜乐跟着小李,见小李点了一荤一素,也跟着点了一荤一素,一个小李倾情推荐的猪肉炖粉条,还有一个素的,小李点的炒萝卜,姜乐不怎么喜欢吃这个,点了青菜。

一荤一素加两个馒头,够吃了。

姜乐正准备掏钱,就被小李拦住了:“你别,我来吧,我们食堂都是要饭票,不收钱。”

正巧旁边窗口有个工人在打菜,姜乐看了眼,果然给的是饭票。

说话间,小李已经给两个人掏了饭票,姜乐见状有些不好意思,说按钱折算给他。

小李摆摆手:“这倒不用,我这也算是接待宾客,给报销的。”

姜乐闻言放心了,打工人不容易,他也不想坑人家。

两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姜乐刚坐下,一抬头,发现前面桌子坐着的人,背影好像有点眼熟。

一时间想不起来。

瓜瓜一听就来精神了:【宿主,让我去看看。】

姜乐:【……】

没一会儿,瓜瓜就传来消息,还真是熟人:【是赵红星他娘!】

姜乐眨眨眼睛:【我想起来了,她确实是在服装厂工作来着。】

瓜瓜不爽:【她竟然还没丢工作,便宜她了。】

姜乐不怎么意外:【这年头除非犯了重大错误,否则单位也不能开除人的。更何况,我看她过得也不怎么好。】

确实过得不怎么好,脸难看的跟鬼似的,以前赵母虽然总拉拉着脸,带着老气,可精气神还是有的,但现在呢?动作僵硬的往嘴里塞菜,好像吃饭只是为了活着而已。

而且,赵母一个人坐了一个桌子,这在后世并没有什么,可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聚在一起吃,热闹。

旁边一桌明显都挤不下了,还有人过来坐小李和他这一桌,可就是没人去赵母那桌。

姜乐摇摇头,想到原书中她的所作所为,实在生不起半点同情。

“你是不是奇怪她咋一个人坐,我跟你说,可不是我们厂的工人排挤人。”小李生怕姜乐误会,压低声音跟他解释,说的都是赵母的所作所为。

姜乐才知道,没人搭理赵母,不仅是因为她给赵红星骗婚的事传开了,也是因为,赵母在厂里也没干好事。

之前闹得差点都把她开除了,可想而知,有多严重。

姜乐听的直摇头,更不愿意同情赵母了。

小李见姜乐听的眉头都皱起来了,也不愿意提了,转移话题:“赶紧吃吧,一会儿凉了。”

姜乐点点头,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小李极力推荐的猪肉炖粉条,只能说还行,没他想象的那么好吃。

这年头沾个荤腥都算是美味了,猪肉炖粉条那更别说,要是这个都不爱吃,人家得说,你想吃山珍海味不成?

倒不是姜乐挑剔,主要是姜奶奶厨艺太好,一般人还真比不上。

不过到底是肉,还是挺好吃的。

姜乐把两个馒头和菜都吃的一干二净,小李也是一样。

吃完了饭,又去会议室那边。

周明康和周明朗估摸着也要吃饭,人还没回来,两人就在这边等。

也没等多久,周明康来了,还带着拟好的合同。

瓜瓜可算是找到事做了,立刻通篇扫了一遍,然后说:【本系统看了,没问题,宿主放心签吧!】

姜乐:【谢谢啦。】

瓜瓜得意哼哼。

姜乐接过合同,就打算签字。

周明康见状道:“你不看看?”

姜乐抬起头,笑的一脸单纯:“我相信您,更何况这么大个厂子,也不至于骗我。”

周明康见姜乐果真毫不犹豫的签上自己的名字,不由得感叹,老三还说这娃聪明,分明是单纯的可以。

一时间,周明康看他的眼神都怜爱起来了。

姜乐:“???”

说好的一张设计稿十块钱,当然,得他们觉得不错的设计稿,姜乐今天过来拿了五张,都不错,周明康也没坑他,直接给他算了钱,当场结清了五十。

姜乐喜滋滋的揣着钱,被送着出了厂子,骑上自行车,他却没打算回家。

眼看他奶的生日要来了,六十五岁生日,怎么着也得好好过。

他得去寻摸一下生日礼物才行。

可惜他在供销社转了一圈,也没找到什么觉得好的,人家售货员都看了他好几眼。

姜乐被看的怪不好意思,而且实在也看不出什么好的来,正准备离开,一个有些胖的大姐叫住他。

对方自称陈姐,问他:“小同志,陈姐见你转了半天了,是有啥想要的,给姐说说,姐帮你找找。”

这年头供销社的售货员大多都比较傲,倒不至于鼻孔看人,这种都是少数,但基本上都是“你买也行,不买也行”的态度。

难得有陈姐这么热情的,姜乐不由得想起他在现代时,那些热情的同村人,他笑着道:“是我奶过生,我不知道买啥好。”

“小同志怪孝顺的。”陈姐夸了他一番,又说:“看你这么孝顺,姐给你想想主意。”

姜乐:“那谢谢陈姐了。”

“老人家嘛,年纪一上来,头就容易受冷,你看看买个头巾咋样?”陈姐说着,拿出一条纯棉的头巾,说:“用来包头啊,戴在脖子上挡风都行。这不眼看冬天来了,这个实用。”

陈姐倒是考虑的周到,姜乐自己就完全想不到,他觉得头巾不错,伸手摸了摸,纯棉的。

头巾用白色的不好,考虑到姜奶奶的年纪,陈姐给拿了一条黄色的。

陈姐还拿自己做示范,还教了姜乐要怎么包头,当围脖又怎么围。

姜乐学会了,想了想又问:“那有帽子吗?”

“有是有,但帽子是省城刚进的,贵。”陈姐压低声音说完,手比划了一下。

确实贵,一顶帽子十二,比头巾贵多了,头巾三块钱一条。

姜乐没嫌贵,让陈姐拿来看看,陈姐见他敞亮,也没说什么了,让他等等,去拿帽子。

没一会儿,陈姐拿出来几顶帽子,样式都不太一样,让姜乐挑。

陈姐推荐了其中一个,毛茸茸的,两边帽扇在头顶绑着,放下来可以盖住耳朵,暖和。

姜乐不怎么喜欢这顶,暖和是暖和,不适合他奶。

他拿了另外一顶,紫色的,带着短短的绒毛,帽子周围有一圈短短的帽檐,看着适合老人,还带点时尚。

“要这个吧。”姜乐当即就下了决定,头巾他也要了,可以让他奶换着用。

一共十五。

陈姐笑眯眯的夸他孝顺,确实孝顺,这年头有哪个孙子愿意一下给一个老人花十五啊?

她看姜乐这么痛快,想了想,问他:“老人家过生,有些人就愿意定些寿桃啥的,你奶还有几天过生?”

“后天就过。”姜乐说。

“那来得及,你要是想定寿桃,姐让人替会儿班,带你去瞧瞧?”陈姐说。

姜乐问:“寿桃是啥?是桃子?”

“嘿呦,你说说,姐光顾着跟你说了,忘解释了。”陈姐笑呵呵的一拍手,说道:“不是桃,就是馍馍,做成桃子的样子。西游记里不是有蟠桃啥的吗?这桃子寓意好,给老人家祝寿用这个最好了。”

姜乐没想到现在还有这个,当即就表示感兴趣,让陈姐带着他去瞧瞧。

陈姐让他等着,跟旁边关系好的售货员说了一声,把工服换下来,带他出了供销社。

“这家做寿桃的,也是前段时间我娘过寿,我给定过一次。”陈姐在路上细细的跟他说:“大多都定一笼,寿桃有手那么大,一笼是十个,寓意好,十全十美嘛。价格倒是有点贵,一笼五块钱。”

这年头一斤白面一毛八,姜乐对蒸馒头不太懂,但大概知道蒸这么多需要一两斤的面粉。

这么一算,确实贵。

但是人家要是寿桃做的好看,那这赚的就是手艺钱,要得不算过于贵。

姜乐点点头,打算过去看看再说。

陈姐就带着姜乐七拐八拐的,到了一家院子,他们来的倒是巧,这家人正在蒸寿桃馍馍。

姜乐想看蒸出来是什么样,蒸寿桃的让等等:“估摸着再十来分钟,”

等着的功夫,陈姐才想起自己忘了说了:“人家这寿桃里,混了白糖了,吃着一口甜滋滋的,干吃也香。”

蒸寿桃的正巧过来给他们倒水,毕竟是赚人家钱,态度肯定好,闻言点头说:“是放了糖。”

姜乐点点头,那五块钱一笼价格收的算是比较公道。

等寿桃出锅后,姜乐看了眼,别说,人家是真有手艺,一个个寿桃做的猛一看跟真的桃子一样。

仔细看自然能看出来不同,不过也算很好了。姜乐当场定下来一笼,又多付了一块钱。

多付一块钱,人家拉着架子车给送。这个钱该花,不然姜乐骑着自行车带回去,寿桃怕是都不成样子了。

拉着自行车,戳人力,一来一回两个多小时,赚的这一块钱也是辛苦钱。

离开的时候陈姐还说:“你们家老太太是真享福,到时候村里的老头老太太,不知道要怎么羡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