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姜乐又开始做一会儿衣服, 看一会儿书的生活了。

学习学累了,就做衣服,做衣服累了, 就学习, 嗯,堪比永动机。

就这么忙了两天,三哥的衣服也做好了。

之前做他跟俞和衷的衣服, 他不着急, 本身就是做的秋季的衣服, 就算早早做完,也穿不了。

可三哥三嫂的不一样, 三嫂看样子是着急想要, 而三哥给的布料, 做出来的衣服一看就是秋天要穿。

这眼看都深秋了, 晚一天, 就少穿一天, 姜乐理解那种有新衣服, 却没办法穿的难过, 说什么也得加紧速度给做出来。

加上缝纫机他用的越发熟练了,两天紧赶慢赶,几乎除了吃饭睡觉以及抽空看书, 他几乎什么事都没做,也是把衣服做出来了。

他二哥没办法帮他捎去镇上,昨天对方已经跟着张彪出车了。

好在, 现在有自行车,方便很多,隔天姜乐骑着自行车, 去镇上把衣服送去了三哥家。

骑着自行车回村,毫不意外,自行车屁股后面又跟了一群小娃。

对此姜乐已经见怪不怪了,刚开始他还担心这些小娃不小心摔了碰了的,提醒他们父母。

结果父母无所谓的表示:“小娃娃皮实,都是摔摔打打的长大的,哪能那么娇气?”

姜乐也是服气,这年头的娃确实没有后世那样小心翼翼地养的。

他还见识过,有一家的几个娃,他们娘比较懒,娃吃饭都不给盛碗里,家里的碗也不够用,怎么吃呢?夏天的时候,因为天气有点热,炕上都铺着草席。

他们娘就把饭往草席上一倒,几个娃直接趴在草席上吃,吃完也不用洗碗,直接把草席一擦就行。

不夸张的说,姜乐第一次见的时候,整个人都被震撼到了,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用需要来形容这一刻的震撼。

瓜瓜当时也不太舒服:【那啥,宿主,你们人类小时候都是这么吃饭的吗?】

瓜瓜语气甚至还有点小心翼翼,看得出来,他也被震撼到了。

姜乐满脸黑线:【并不是,我们都用碗,这只是个别现象。】

瓜瓜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不然我都不知道要怎么直视人类了。】

反正这次姜乐算是“长见识”了,也对这个年代的糙养有了新的认知。

话说回来,既然这些小娃的父母都不担心,姜乐也就不瞎操心了,他们爱跟着跑就跟着跑吧。

其实姜乐在现代小的时候,那会儿年纪小,不会骑自行车,他也喜欢跟着村子里大一点的骑着自行车的孩子跑,现在想想,那会儿还挺开心的。

不过姜乐在路上要是碰到小娃比较少,也会让小娃坐他的自行车后座,听着身后传来的笑声,他心情也不错。

由于小龙小凤跟他比较熟悉,载他们两个的次数算比较多的。

这会儿身后跟的小娃多,姜乐就谁也没载,一路骑到家里,那些小娃也就散开了。

姜乐放好自行车,没想到门外出现一个小心翼翼的身影,他笑道:“绒花?”

绒花不好意思地站在门口,说:“我来找姜欢。”

她手里攥着钱,手心已经汗湿了,她过来是还姜欢的钱的。

因为有书记发了话,刘大冒他娘再怎么耍赖也没用,最终还是把她爹治病的钱还了。

绒花感激书记的同时,也没忘了还欠着姜欢的钱,拿到钱之后,她就先来了姜家。

姜乐听完,说道:“你等等,我去叫我姐。”

没一会儿,姜欢从屋子里出来,见真是绒花,脸上满是笑容,开心的跑过去:“绒花!真是你啊,这还是你第一次来找我呢。”

绒花闻言有些抱歉:“我……我以前不咋敢出门。”

不光是不敢出门,也是家里忙,饭都吃不饱了,大多数时间都是去采野菜,或者拾树枝。

姜欢去找她,也都是一起做这些事。

姜欢连忙道:“我没有怪你的意思,我知道,是你今天过来找我,我太开心了。”

绒花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她露出一个笑,把钱递给姜欢:“欢儿,这是之前你借我的那些钱,你拿着。”

姜欢愣了一下,没收:“这钱我不急着用,你家要是用得上,就先拿着吧。”

她说完这话,内心有些愧疚,这里面还有她家幺儿五块钱呢,她回头问问幺儿,要是幺儿急着用,她就……就想想办法吧。

绒花却摇摇头,把钱塞进她手里:“我爹病好了,用不上钱。这钱本来就是欠你的,你不要,放在我手里,我也不安心。”

姜欢看着绒花的眼睛,内心有些不是滋味,到底还是点头收下了。

她看了一眼,觉得数量不对,打开攥成一团的钱看看,还真不对:“咋多了?绒花你是不是算错了?”

绒花摇摇头:“没有,这是韭菜盒子的钱。”

见姜欢皱眉,她连忙说:“我不是跟你客气,你帮了我,我心里感激,可我家再不容易,我也不能白占你便宜,你家也难,所以你就收下吧。”

姜欢听着听着就哭了,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一边哭一边擦着眼泪,她觉得绒花太难了。

绒花说:“你哭啥,我爹没事了,我还挺开心的。”

姜欢没说话,只是点点头:“我……我想起别的事,”

绒花笑着道:“不跟你说了,我先走了。”

眼看冬天要来,她得多捡点柴,不然等冬天就难过了。

姜欢看着她离开,泪水模糊了眼睛,她想帮绒花,可又不知道怎么帮。

绒花太坚强了,坚强的让人心疼。

她哭着哭着,又想到之前偶然听到幺儿说,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那读书能改变绒花的命运吗?姜欢也有点想不明白,但她想试试,总要做出改变才行,不然绒花会一直很难。

她要问问绒花,愿不愿意读书,愿意的话,她们两个能一起读。

想到这里,姜欢心情终于轻松了一些,她抹了抹眼泪,回屋看书去了,她得多看看,才能帮帮绒花。

——

姜欢把之前姜乐让她拿去给绒花看病的钱还给了姜乐,姜乐估摸着,之前绒花过来,应该就是为了还钱。

姜乐看着他姐递来的钱,摇了摇头,没要:“姐,你留着吧,当零花钱。”

姜欢哪里好意思?她这个做姐姐的怎么能要弟弟的钱?

“咋不能要了?”姜乐见姜欢不要,说什么都让拿着,还吓唬姜欢:“你要是不要,我可生气了。”

姜欢最终还是把钱收下了,没忍住又叹了口气。

姜乐发现他姐有些愁眉苦脸的,观察她的神色,问道:“姐,你叹啥气?”

姜欢摇摇头,幺儿操心的已经够多了,她不想再让他为别的事操心。

但是她想了想,又问:“幺儿,你说,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当然。”姜乐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向来是毫不犹豫的肯定,他在现代的时候,就坚信这点,即便那个时候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已经变得艰难,很多人都说他费尽千辛万苦,最后考上大学,压根没用。

可现实就是,如果你没有学历作为敲门砖,别说让别人认可你的能力了,别人压根就不会给你展现自己的机会。

所以,姜乐即便生活的艰难,每天不得不辗转奔波于做兼职的路上,但他依旧没有辍学。

而穿书后,他更加认可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因为他清楚,再过几年就会恢复高考,而要知道的是,在这个年代,高中生的含金量都是很高的。

大学生更不必说了,哪怕是大专生,上完大学出来,国家也会分配工作,哪里还用得着考公?直接进体制内。

可能他的认知过于浅薄,想不出什么读书能改变认知之类的大道理,但比起那些大道理,底层人民倾尽全家之力,供养出一个大学生,为的不就是这个吗?至于别的,都是虚的。

姜欢见幺儿如此肯定,她不由的问:“那我能让绒花跟我一起读书吗?”

姜乐有些惊讶,看来他姐的确认真思考过,怎么能帮绒花,确实,比起一些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还是让对方得到提升,只有自己立起来了才行。

姜乐当然不觉得不可以,只是:“绒花家生活艰难,我每次碰到她,她都背着背篓在忙,可能没有时间。”

不是他打击他姐,只是现实确实是这样,贫苦人家的孩子,连挤出点时间都是奢望。

他提前跟姜欢说了,免得对方失望。

没想到姜欢笑了一下,说:“这个我都想过了,那我就跟着绒花,我读给她听,休息的时候就用树枝在地上写字。”

姜乐见她都考虑到了,点点头,也不说什么了,他感慨道:“姐,你真令人佩服。”

帮助别人的时候,没有高高在上的想法,切身的为对方考虑。他觉得他姐真好。

姜欢也不是没被人夸过,可村里人夸人都喜欢夸“长得俊”“勤快”“能吃苦”之类的,这些词姜欢也不能说不好,可她还是更喜欢听幺儿夸她。

姜欢露出一个笑,有些不好意思:“不跟你说了,我看书去了。”

自从决定带绒花一起读书,她看书都变得可认真了。

——

菜地里又有西瓜熟了,姜奶奶让姜乐摘了,骑着自行车给他大姐送去。

还有一个也差不多了,明天跟着赵美莲姜德,去一趟外婆家,把这个也送了。

姜乐听他奶的安排,把西瓜放进自行车前面的篮子里。

俞和衷在装这个篮子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实用性,篮子绝对不是一个单纯的装饰用品,它很结实,放几十斤的东西都没问题。

西瓜就这么直接放进篮子里,自然是不行的,太显眼了,尤其是姜乐骑着自行车的时候,别人觉得稀奇,就喜欢盯着看,一眼就能看到篮子里的西瓜。

虽然西瓜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但架不住有些人脸皮厚,会凑上来要着吃,你不让吃,他还得到处宣传你抠搜。

姜乐不想多费口舌,在篮子周围铺了树叶,别人也看不出篮子里放了什么。

他就这么骑着自行车,去姜卫红所在的下河村。

平时走路一个多小时的路程,骑着自行车才十几分钟就到了,而且去的一路都是下坡路,姜乐都不怎么需要用脚蹬自行车,可爽了。

自行车到哪里都稀奇,到了下河村,依旧有小娃追车。

不过姜乐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喊了一声:“豆豆!”

豆豆正是姜卫红的小女儿,最近小娃可开心了,因为小舅舅给她买了皮筋,她没想到小舅舅会给她买,拿到皮筋的时候,可把她高兴坏了。

豆豆美滋滋的拉着村里的小伙伴跳皮筋,逢人就夸小舅舅,说小舅舅是最最厉害,最最俊的人。

得亏姜乐不在场,不然得没出息的被夸的面红耳赤。

刚开始姜乐骑着自行车过来的时候,最先注意到他的小娃并不是豆豆,而是另一个小娃。

那小娃兴奋的一指不远处的自行车,蹦蹦跳跳的就追:“是自行车!”

豆豆见小伙伴也追了,自己也追着跑,结果就发现骑自行车的人有点眼熟,她眼睛一亮:“是我小舅舅。”

然后,她就被笑话了:“哈哈哈,豆豆你羞羞脸,人家咋可能是你小舅舅,都不理你!”

豆豆被气的鼓起腮帮子:“我才没胡说,就是我小舅舅,肯定是小舅舅没看到我!”

说出这话的时候,豆豆还有些心虚,她确定那就是小舅舅,可之前的小舅舅对她都是爱答不理的,她不确定这次是不是跟之前一样,不想理她。

但她又想到,小舅舅现在不一样了,会做好喝的鱼汤,还会给她买皮筋,才不会故意不理她!

小伙伴们听豆豆这么说,都不怎么相信她,直到姜乐停下自行车,喊了一声:“豆豆!”

豆豆眼睛一亮,在小伙伴们震惊的目光下,跑到自行车旁边,眼巴巴的看着姜乐:“小舅舅,你怎么来了!我娘可想你了,整天念叨着你呢。”

姜乐听着这小机灵鬼说话,听得直笑:“是吗?”

“嗯嗯!”豆豆小眼神瞄了瞄自行车的后座,搓了搓小手:“小舅舅,我去跟娘说你来了,她要是知道了,肯定开心!”

嘴里说着这话,一双小短腿却不怎么动弹。

姜乐简直太喜欢这小娃了,聪明机灵,有时候心思又会写在脸上,看着就让人想乐。

姜乐把自行车停稳,抱起豆豆,把她放到自行车上,这自行车对小娃来说,还是有些高了,想自己上去比较难,他干脆抱豆豆上去。

姜乐:“你去说?得跑到什么时候,还是坐自行车吧,快一点,你坐稳了。”

豆豆乖乖点头,扭头看了眼满是羡慕的小伙伴们,甩来甩小短腿。小模样可得意了。

姜乐就这么载着豆豆,身后跟着一群小娃,按照豆豆的指挥,一路到了张家门口。

一到门口,豆豆就扯着嗓子喊:“娘!我小舅舅来了!”

最先出来的不是她娘,而是张母,张母作为姜卫红的婆婆,真说起来,跟姜乐没血缘关系,逢年过节走亲戚,她这个做婆婆的,也不可能跟着姜卫红去姜家拜年。

所以她很少见姜乐,记忆里姜乐还说留着一头遮住眼睛的头发,阴阴沉沉,沉默寡言的样子。

而面前这个前面,脸上带着笑,又俊又白,张母要是在别的地方碰到,恐怕都认不出姜乐。

她愣神的功夫,姜乐停好自行车,把依依不舍的豆豆抱下来,冲着张母道:“婶婶好,我过来看看我姐。”

张母回过神来,连忙道:“进来吧,车子别放门口,推进来。”

姜乐点点头,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找了个地方停下。

张母那边已经交代豆豆去喊人了,这个季节玉米快熟了,坎子村也在忙,下河村不仅在忙着掰玉米,砖窑也在忙,家里就张母还有张奶奶在家。

姜乐坐着等,张母给他倒了水,里面还放了麦乳精,这麦乳精还是姜乐给的,家里省吃俭用,现在就剩这么一点。

张母也没抠搜,干脆都给姜乐冲了。

姜乐喝着水的功夫,他姐跟他姐夫就回来了,还没进门呢,就听到姜卫红在喊:“幺儿!”

姜乐起身迎了上去:“姐,姐夫。”

“咋还大老远跑一趟,家里都好着吧?”姜卫红连忙问,怕家里是不是有什么事。

“好着呢,都在忙着掰玉米,我就一个人来了。”姜乐笑着让她放心。

“哎呦,这么远,没累着吧?”姜卫红自己走回家不觉得累,但心疼她弟,来回跑多累啊。

豆豆在一旁开心道:“娘,小舅舅有自行车呢,可快了,嗖——一下就回来了!”

“自行车?”姜卫红有些惊讶,她家啥情况她知道,现在日子好点了,但是也买不起自行车吧?

豆豆还在跟她哥嘚瑟:“哥,刚刚我就是坐小舅舅的自行车回来的。”

皮皮一听,羡慕极了,他没跟豆豆一起玩,豆豆六岁,跟她一起玩的都是差不多大的小娃,皮皮自认为自己是九岁的大孩子了,不跟他们一起玩。

但皮皮也没去玩,他跟着爹娘去地里捡玉米了,他这么大的娃,捡一天玉米也能挣两三个工分。

可没人说捡玉米会坐不了自行车啊!小小的皮皮这可以算是明白,什么叫后悔。

姜乐被两个小娃逗的直笑,一人搓了一下脑袋,笑着道:“没事,一会儿你想坐,我载你一圈。”

皮皮立刻就被哄好了,龇着牙笑:“谢谢小舅舅!”

豆豆也跟着在旁边乐,哥哥能坐自行车,她也开心。

“嘿,你这娃,都不怕累着你小舅舅。”姜卫红也是笑。

姜乐就说:“累啥,车上载着我外甥,我开心着呢。”

皮皮学舌:“娘,小舅舅开心着呢!”

姜卫红无奈,随他们去了。

说了会儿话,姜乐才想起来,把西瓜从自行车篮子里拿出来。

“哎呦,这哪来的西瓜?”姜卫红瞪大眼睛,张母在厨房做饭,听到动静也看了过来。

“咱家种的,我过来就是送西瓜。”姜乐哼哧哼哧地把西瓜放下。

豆豆还是第一次见西瓜,在一旁瞪着大眼睛看,没有大人发话,她也不敢乱动,就看着,然后问皮皮,西瓜是什么。

皮皮也不知道,他也没见过,但妹妹问了,他不好意思说不知道,就说:“像皮球。”

皮球?豆豆不解,小舅舅大老远给他们送皮球玩吗?可这个皮球看起来很重的样子,她和哥哥也玩不动啊。

豆豆一脸为难,决定一会儿不能让小舅舅难过,得用力玩一下才行。

大人们可不知道小娃的想法,张忠信按照姜乐说的,拿水桶打了桶水,把西瓜泡进去。

正忙活着,又有两个人走进了院子里,张母看到后皱眉:“老二,老二媳妇儿,你们咋下工了?”

田梅花有些心虚,她是听说老三一家下工了,也不想干了,就拉着张忠海回来,没想到是姜卫红家里来人了。

她笑着说:“娘,我干的累了,忠海也累,今天就歇半天。”

外人在,张母没说什么,嫌丢人。

“哎呦,这就是卫红家弟弟吧,长得真俊。”田梅花笑眯眯的,不了解她的人,看她的样子,恐怕会觉得她是什么和善的人。

姜乐可是看过原书的,虽然田梅花很少被提起,但是每次出场,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对方是什么德性?

他笑了笑,似乎是不好意思说话。

最近农忙,姜乐也不好耽搁他们干活,他让皮皮上车,要载着皮皮转一圈,就回家,回去也能给家里帮忙。

他家也忙,地里还有家里的口蘑都要兼顾,他二哥又出车去了,简直忙的脚打后脑勺。

姜乐也是抽空过来一趟。

姜卫红听说家里忙,就没有留他,说等忙过这段时间,就回家一趟。

玉米收了,小麦种下,就快到冬天了,冬天小麦开始冬眠,基本上不需要管,也就闲下来了。

姜乐点点头,让眼巴巴的皮皮上车,一旁的田梅花见到自行车,看的眼睛都直了,向姜卫红打听:“这车是你弟借的?可得小心了,别给弄坏了。”

姜卫红笑着道:“又不是纸糊的,哪能那么容易坏。”

这时,在外面玩的张耀祖跑进来,冲着田梅花喊:“娘,我也要坐自行车,我也要!”

他是看到皮皮坐在自行车上了,都顾不得在外面玩打仗,一下就跑回来了。

他也要坐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