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姜乐总感觉, 俞和衷要说的不是一件小事,他瞬间坐立不安起来,屁股跟长了刺一样, 不停地挪来挪去。
他抓了抓脸:“你确定要跟我说?”
“嗯, 我相信你。”俞和衷眼里满是信任,他道:“而且,我也需要你帮我一个忙。”
姜乐听到后面, 瞬间毫不犹豫道:“你说啥忙, 我肯定帮。”
俞和衷看着姜乐, 这样的人,他怎么可能不信任呢?
姜乐其实怕俞和衷冲动之下, 或者是碍于情面, 不得不说出那个“秘密”, 所以他起初有些紧张, 想让俞和衷想清楚。
可听到俞和衷说需要他帮忙, 姜乐又觉得, 俞和衷肯定已经想清楚了, 对方的性格他了解, 轻易绝对不想向人开口的,看来确实是必须要他帮忙的事。
既然这样,姜乐反而坦然了很多:“你说吧。”
俞和衷道:“你知道的, 我爹原先是村里打猎的好手,他在的时候家里过得不错,后来他去世, 我……娘改嫁,能拿的都被那些亲戚哪拿走了。”
说到这里,俞和衷情绪没什么变化, 倒是姜乐气的咬牙切齿:“这群垃圾!小孩子的东西都抢,垃圾自有天收。”
说到这里,俞和衷原本心情是有些沉重的,毕竟谁能想到,原本他生活过得很好,八岁那年却变了天。
爹去世,娘转头就嫁人,哭着说:“娘也没办法,我留在这里,得被你爹那些亲戚给吃了!”
他娘前脚刚走,那些平日里装的和善的亲戚,立刻撕下了他们伪善的面具,有个带头的开始,其他的争先恐后的抢东西,生怕自己晚了一步就抢不到了。
八岁的俞和衷哪里能看穿这些亲戚曾经的伪善,只知道一夜之间,这些人就变得面目狰狞,仿佛被什么鬼怪附体了一般。
他没能力阻拦,眼睁睁看着家里被搬空,更过分的,还有人说自己家里人太多了,住不开,想搬来俞和衷家住。
这时候的俞和衷终于反应过来了,他拼尽全力,不允许这些人踏入他家,因为他意识到,只要这些人住进来了,那他的家就不是他的家了。
他会成为被赶出家门的那个。
他一个八岁的孩子自然拦不下一群人,后面看不下去的村干部出来主持公道,他才成功保下了房子。
家里被弄得一片狼藉,后面他收拾屋子的时候,发现墙角的砖不对劲,他把转头拿开,发现转头下面是空的,放着一个盒子,打开里面足足有五根金条!
俞父意外去世,没来得及留下只言词组,自然没说过金条的事。
俞和衷记性好,记得他爹说过,打猎赚了多少钱,他不觉得他爹能攒下足足五根金条。
但他曾经听他爹讲过,他爷爷曾经是一户有钱人家的少爷来着,俞和衷挺相信的,因为他爷爷和他爹,都不是会吹牛的人。
他爷爷懂得很多,和村里的老人都不一样。
俞和衷估摸着,这金条应该是爷爷留下来的。
见识了那些亲戚的贪婪,俞和衷自然不敢把金条拿出来,既然金条放在这里没被发现,他又原封不动的放了回去。
之后的变化更是翻天覆地,要是抓到有人有“小黄鱼”,那可是要被“抄家”的,俞和衷看得清楚,有些人拿根鸡毛当令箭,趁机给自己敛财呢。
这金条如今都不值钱了,因为没人敢拿出来,除非是实在没办法了,拿着金条去换点粮食,能换到的也不多,毕竟要担风险的,被抓到可就完了。
这种情况下,俞和衷更不可能把金条拿出来了,哪怕他曾经差点饿死。
而赵政华的出现,让他察觉到不对劲,对方的眼神让他很不舒服,好像他身上有什么东西,值得对方算计。
俞和衷想来想去,只有家里的那几根金条了。
他不知道赵政华怎么知道的,但他意识到了赵政华既然知道了这事,那他必须尽快把今天给处理了。
毕竟,赵政华可是还有个村长爹。
他们有的是办法,光明正大的进入他家里。
姜乐听到这里,瞬间气笑了,他以为赵政华接近俞和衷,是因为知道俞和衷以后会成为机械大佬,没想到还有这个原因。
作为看过原书,对赵政华有一定了解的人,姜乐觉得,赵政华为了金条,还真什么事都做的出来!
别看金条现在不值钱,可那是因为普通人没门路,要是有门路自然不一样。
姜乐不由得想到,原书写过这一段,说赵政华见俞和衷可怜,帮了对方很多。
现在看来,真相压根不像书里写的那样,真实情况,恐怕是赵政华有意接近俞和衷,说不定在原书里,金条还真被他弄到手了。
俞和衷意识到赵政华真正接近他的目的,又怎么可能不跟他反目?
可原书怎么说的?说俞和衷没良心,是白眼狼!
真是好一手春秋笔法。姜乐第一次知道,人是真的会被气笑。
俞和衷说到后面,又觉得自己的决定不妥:“金条放在你那里,你家也会有危险。”
谁知道赵政华会不会怀疑到姜乐,毕竟姜乐跟俞和衷走的挺近的。
“不会,我有地方,他一定找不到。”姜乐道。
而且,姜乐并不觉得,赵政华知道俞和衷手里有金条,他了解俞和衷,以对方谨慎的性格,赵政华重生的那一世,恐怕后来也没人知道俞和衷手里到底有什么东西,估摸着只知道俞和衷手里有钱。
姜乐:“你相信我吗?东西我会给你藏好。”
俞和衷自然点头,既然姜乐这么说,那他相信对方。
他起身,把柴房墙角的砖头撬开,拿出里面的铁皮盒子,几个今天用褪色的布裹着。
金条看起来形状不太规则,像是用什么东西融的。
俞和衷把盒子给他:“你拿着这东西,要小心,发现不对劲就把它丢了。”
姜乐心说,丢什么丢,这可是金条!他眼睛都快变成金元宝形状了。
不过为了让俞和衷放心,他忙点点头:“放心吧,我知道轻重。”
姜乐又不蠢,知道手里有金条的事一旦被发现,会给家里惹来多大的事。
不过,他有办法让那些人翻个底朝天,也找不到金条藏在哪里。
就在刚刚,他已经跟瓜瓜商量好了,金条可以暂时让瓜瓜保存,放在系统空间里,那些人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
瓜瓜美滋滋:【宿主你是不是得感谢本系统!】
瓜瓜这算是给姜乐走后门了,系统空间并不会保存宿主的东西,可瓜瓜心软,姜乐一撒娇就答应了。
反正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系统,主系统又不会关注他,不会被发现。
姜乐知道好歹,嘴超甜:【瓜瓜简直就是世界上最最最好的系统!】
瓜瓜哼哼:【宿主夸的一点新意都没有!】
嘴上这么说,但瓜瓜如果有嘴角的话,此时肯定已经控制不住的疯狂上扬了。瓜瓜傲娇的很。
见姜乐答应了,俞和衷放心下来,他知道姜乐心里有数。
姜乐皱眉问:“赵政华没再过来找你吧?”
俞和衷摇摇头:“没有。”
他说完,又补充道:“就算来找,也不理他。”
难得见俞和衷有小孩脾气,姜乐本来也讨厌赵政华,他觉得开心,问对方:“你为什么这么讨厌赵政华?”
他没记错的话,俞和衷实打实的,就见过赵政华一次。
因为赵政华看姜乐的眼神,让他很不喜欢。俞和衷在心里回答。
俞和衷没全说实话,只说:“他给我的感觉,很不舒服。”他确实也是这么感觉的。
姜乐见他微微皱着眉,一张有些稚嫩的脸带着不符合这个年纪的成熟,说起来,俞和衷最近好像胖了一点,原本瘦巴巴的时候,都能看出来帅了,胖了一点越发的俊了。
姜乐有种看着自家娃一点一点长大,总有一天,会变成一米八的英俊大帅哥的满足感,他没忍住,摸了摸俞和衷的头,见俞和衷看他,心虚的收回手:“我觉得你的感觉很对。”
他说完,又补充道:“赵政华不是什么好人。”
这位原书男主,对他这个小炮灰,以及俞和衷这个大反派来说,的确不是好人。
俞和衷发现,姜乐也很讨厌赵政华,不过他并没有多想,只以为他们之前有过节。这让他愈发的讨厌赵政华。
只要姜乐讨厌的,他也讨厌,姜乐讨厌的人,一定没有好人。俞和衷这么想着,完全不觉得自己这样对坏人好人的区分,完全没有道理。
——
姜军庆最近都没有出门,村里人俞发的好奇他的腿咋样了,有人止不住好奇心,想起家里还有姜家的锄头没还,拿着锄头就去姜家,想看看啥情况。
结果锄头还了,没见着人。
这人脸皮也厚,刚还了锄头,又道:“锄头再借我使使呗。”
“王老六,你刚把我家锄头还回来,又借?”姜德看了眼王老六,说什么也不会把锄头再借给他。
这王老六家是村子里最穷的,不过也不值得可怜,这家伙是村里有名的懒汉,只要饿不死,他就懒得动。
一年到头,那点口粮全靠村里接济。
他借锄头也不是为了干活,就是爱找东家西家的借点东西,好像拿了人家的东西,心里舒服了还是怎么着。
之前王老六来家里借锄头,姜奶奶当时一个人在家,见是王老六,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谁知道这王老六脸皮也是个厚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跟姜奶奶哭,还说:“婶,你就给我试试吧,我想把家门口那块地收拾收拾,种点东西,要不我真饿死了。”
当时还是春天,天不多暖和,王老六穿了件破破烂烂,都快成一条条的衣服,在寒风里瑟瑟发抖,看着要多可怜就有多可怜,
他嘴上又说的好,姜奶奶以为他想通了,终于肯干了,到底心软了,把锄头借给他,末了还不放心的交代:“你用完赶紧还回来,我家还用。”
这年头农具在家家户户都算是重要的大件了,他们时不时就要下地干活,要是干活的时候没有东西,那真是糟心。
谁知道王老六嘴上答应的好,过两天姜德去找王老六要家里的锄头,王老六死活不给,说自己没用完。
他用个屁!姜德来的时候,还特地看了眼,王老六家门口那块地,长满了草,他压根就没收拾!
王老六还是个无赖,一个大男人,你碰他一下,他就吱哇乱叫,嘴上还说:“姓姜的,你再打我,我就住你家,吃你家的喝你家的!”
姜德气的想揍人,他就碰了王老六一下,就成打他了?
跟这无赖压根没办法说,硬的不行软的也不行,最后锄头都没要回来。
姜家人气的一通,以为锄头以后要不回来了,怎么也没想到,王老六因为好奇姜军庆咋样了,竟然拿着锄头上门了。
既然锄头都还回来了,还想再要回去?没门!
姜德摆摆手,把王老六推出家门:“去去去,你还好意思再借,脸皮恁厚!赶紧回你家去!”
他家锄头被王老六都放生锈了,姜德心疼的不得了,打算回去磨一磨,看能不能磨好。
王老六灰溜溜的被赶出门,立刻有好事的村人凑过来:“咋样,见着姜军庆没?”
刚刚王老六就是因为吹牛,说自己有办法见到姜军庆,结果人没见到,锄头给还回去了。
他好像觉得自己吃了大亏,直呼姜家人小气,他‘呸’了一口:“我看姜军庆的腿,就好不了!他要是好了,干啥不敢出来见人!”
姜家人完全不知道王老六在外面怎么编排呢,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影响他们的好心情。
昨天,姜军庆把最后一点外伤药用了,和之前每次用完都特别疼不同,这次用完感觉膝盖热热的,还有些痒。
等第二天,姜家人惊喜的发现,姜军庆彻底不瘸了,他的腿好了!
此时,后院里,赵美莲拉着姜军庆:“老二,你再给娘走一圈看看。”
姜军庆都走了十来圈了,可家里人却怎么也看不够,哪能看够啊?他们家军庆/二哥腿一点都不瘸了,看多少遍都看不够。
姜军庆也不觉得烦,听话的又走了一圈。
姜奶奶还想看,最后还是姜德提醒:“咱家军庆的腿刚好,得多休息。”
姜奶奶他们觉得有道理,当即点头:“对,多休息,军庆你好好歇着,别走了。”
姜军庆并不觉得腿难受,自从他腿瘸了之后,从来没有感觉这么好过,他的腿好像完全恢复到了没有瘸之前的样子,好像……从来没伤到过。
可姜军庆听说,哪怕只是骨折,养不好都会留下病根,但他的腿却没有。
幺儿给的到底是啥药?姜军庆内心惊叹,同时更加肯定,一定要咬死了,药是他家幺儿弄来的这事,谁也不能说。
姜军庆看着姜乐,想说什么,姜乐笑笑:“二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他看到他二哥腿好了,也很开心。
姜军庆闻言也不由露出笑容,一个发自内心的,完全没有阴霾的笑容,他伸手拍拍姜乐的肩膀:“幺儿说的对,咱都是一家人。”
以前姜军庆也会笑,可他心里好像总是压着事,他不爱说话,不只是因为性格原因,也是因为心里有事,时间久了,性格就越发的沉闷。
家里人看着姜军庆现在的样子,眼眶有些热,太好了,家里越来越好了。而这一切,都是他家幺儿带来的转变。
——
晚上,姜乐躺在床上,却有些睡不着,明天就是第十天了,也就是李蓉和赵红星相看的日子。
相看就是两个人远远看看,满意就定下来。这种办法简单粗暴,要知道,两人就算认识好几年,对对方都不一定完全了解呢,更何况只是远远看一眼,最直观的,就是看到对方的长相,其他的,一概不知。
没办法,再往前,还都是盲婚哑嫁,新郎新娘结婚的时候,才见第一面。
姜乐摇摇头,不想这些有的没的。
他能知道,明天李蓉和赵红星相看,也是瓜瓜跟他说的,至于村里其他人,自然不会知道。
相看后,双方都满意,这事定下来之后,才不会刻意瞒着。这也是避免相看后双方不满意,对女方的名声不好。
瓜瓜见姜乐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开口安慰:【宿主,你不是都想好办法了吗?明天按计划来呗。】
姜乐点点头,说是这么说,可真的很难不操心啊,他爱胡思乱想,万一明天出了意外呢?这可是关乎李蓉一辈子的事啊。
最后辗转反侧,一直到半夜,姜乐才迷迷糊糊睡着了。
第二天他吃过早饭,就赶紧去镇上。
他三天两头往镇上跑,姜家人都习惯了,也没多问,反正幺儿去镇上,肯定有正事。
结果姜乐在路上碰到了俞和衷,对方听说他有事,也要跟着去。
主要是看出姜乐心事重重的,他有些不放心。
姜乐原本想拒绝,可转头一想,俞和衷又不会胡说,而且,带着对方说不定能帮上忙。
主要是,他一个人也没个能商量的,心里总是不安,俞和衷跟着,就算帮不忙,他起码没有那么不安。
于是姜乐点头答应了。
既然俞和衷已经跟着了,姜乐也就没瞒着他,大概把事情说了。
“我打听到,那个赵红星,害怕尖锐的声音,一刺激,他的病就会发作。”姜乐一边走一边说:“我昨天找到一个小孩,到时候让他拿着铁盆敲,肯定可以刺激到他。”
姜乐说完自己的计划,可能是又捋了一遍的原因,他心情没那么焦躁了。
说完,他有些不好意思,他的计划并不多好,可以称得上是简单粗暴。
俞和衷却点头说:“我觉得很好,人只相信自己看到的,你只要让李家人亲眼看到赵红星发疯,他们两个的事绝对会黄。”
姜乐被夸,尾巴都翘起来了:“哈哈,我这计划也就一般的,实在想不到更好的了。”
俞和衷笑了笑,他觉得姜乐真好,他费尽脑筋,想出来的计划也很好。
姜乐完全不知道,俞和衷现在看他的滤镜有多厚,他现在就算指着癞·□□说是青蛙,对方都会毫不犹豫的说:“就是青蛙。”
李家,今天一大早,李蓉就被叫起来。
李母从柜子里翻出去年过年给李蓉扯的青花旗布做的衣服,一尺要一块钱,一件上衣用了六尺布,花了足足六块钱。
为了配上这布,李母咬咬牙,还买了扣子,那扣子也是淡蓝色的,圆圆的,像个珠子一样,配这布做的衣服正好。一颗扣子都一毛钱呢。
合算下来,这件衣服得花差不多少块。要知道,去百货超市买一件女士衬衫,好的也才二十块钱。
这衬衫都是人家工人家庭穿的,他们哪穿的起这个。
李家花七块钱,给李蓉做一件上衣,绝对算是很舍得了。
这年头也不是过年就有新衣服,隔几年能有一件都说明家里过得不错了,衣服破了,打个补丁还能继续穿,大家都这样,谁也不笑话谁。
这是一件带着蓝色小花,白底的上衣,好看是好看,可穿着不耐脏,李蓉就走亲戚的时候穿了两次,平时都不舍得穿。
李母把这件衣服从柜子里拿出来,让李蓉换上,脑子的瞅着闺女:“咱家蓉儿出落的越来越好看了!”
李蓉被夸也没什么心情,硬是挤出来一个笑。
李母拉着她的手叹气:“蓉儿,娘知道你怪我,可为了你以后的好日子,你就算怪我我就认了。你今天先去看看,说不定见着人,你又喜欢了,人家城里人,还比不上村里的泥腿子?”
李蓉没说话,她知道说了也没有用。娘总说是为了她好,可她不觉得开心,她只觉得难受极了,可又没办法怪爹娘,因为他们都是为了她好。
李家收拾好,李父李母就带着李蓉去镇上了,村里人问起来,就说是走亲戚。
李家几个儿子原本也想去,可都被李父虎着脸拒绝了,一家都跟着去像啥样,好像他家上赶着一样。
李蓉只觉得脚步沉重极了,心里盼着这条路能再长一点,最好永远走不到头。
可这又是怎么可能的事?很快他们就走到了镇上,两家约好去镇上的公园,远远看一眼。
那边到处都是人来人往的,就算被熟人看到,也不会觉得有什么。
姜乐偷感十足的看了眼他们,冲着俞和衷道:“走走走。”
俞和衷:“……”这里到处都是人,也不至于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