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李母就算再着急, 也没有胡乱找一户人家,就把闺女给嫁出去。那不是把闺女从一个火坑推到另一个火坑里吗?

好巧不巧,她家老大, 在食品站认识一个叫赵有粮的人, 这人是管仓库的,跟李老大这个杀猪的比起来,轻松很多, 而且油水还不少。

毕竟这可是食品站的仓库啊。

有次李蓉去镇上找李老大, 恰好赵有粮看到了, 就向李老大打听李蓉,李老大自然不可能什么都说。

赵有粮见他警惕, 就笑呵呵道:“李兄弟, 不瞒你说, 我有个儿子, 跟你妹妹差不多大年纪。”

他话没说完, 李老大听懂了赵有粮的意思, 想到他娘前两天交代他, 让他看看食品站有没有觉得好的。

李老大觉得都不好, 一个个大老粗,说话震天响,他怕吓到他妹妹。

他认识的大多都跟猪打交道, 一个个壮的跟头牛似的,而且能在食品站上班,年纪都不小了, 大多数都结婚了。

有没结婚的,要么家里情况不好,有拖累, 要么就是人品有问题。李老大咋可能把这些人介绍给他妹妹?那可是他亲妹妹!

不过李母交代他这事的时候,把他妹看上姜军庆这事也说了,听他娘那意思,是绝对不愿意姜军庆的,最大的原因,就是觉得姜军庆残疾。

其实李老大倒是挺看得上姜军庆的,是条汉子,可要是让妹妹嫁给他,那李老大也是不愿意的,他妹咋能跟着姜军庆吃苦呢?

所以,李老大非常赞同他娘的话,这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他也急啊。

于是,听赵有粮这么一说,他心里一动,他娘想找个食品站的工人,他找不到,那工人家属也行啊。

不过,李老大没有表现出来,他不动声色地问:“是吗?那还挺巧,你儿子多大年纪了?”

赵有粮一看有门,笑着道:“二十了,这娃性子腼腆,一直耽误到现在。”

二十确实不小,但年纪也不算大,毕竟他妹也十九了,李老大不想他妹找个年纪小的,不会疼人。二十岁倒是合他心意。

李老大当时没跟赵有粮说啥,后面私下里打听了对方,得知赵家条件还真挺好,赵父在镇上食品站仓库上班,这个他知道,赵母还是服装厂女工。

赵家就只有一个儿子,就是赵红星。

这年头只生一个,多少有点奇怪,赵家对外的说法是,赵母生赵红星的时候,伤了身体,生不了了,所以就这么一个儿子。

目前来看,赵家确实家庭情况不错,家还住在镇上,比李家条件好一大截。

但李老大没急着跟家里人说,又亲自去赵家周围打听赵红星,他怕赵红星是独生子,有什么臭毛病,他妹嫁过去受苦。

打听了一圈,得知赵红星性格还不错,就是像赵有粮说的,有些腼腆,不怎么爱出门。

说赵红星是高中生,还在读书啥的。这李老大就搞不懂了,咋二十了还读书呢。

不过看来看去,赵红星确实条件不错,性格腼腆没啥,省的他妹嫁过去受气。

于是,李老大心里有了谱,回去就跟爹娘把这事说了。

至于其他几个弟弟,李老大连自己媳妇儿都没说,自然也没告诉弟弟们,省的这一个个的说漏了嘴。

李母听李老大说了赵红星的条件,越听越满意。

李父却有些担忧:“人家条件这么好,能看得上咱家蓉儿?”

这话李母就不爱听了:“蓉儿咋了?咱蓉儿怎么着也是村里最俊的姑娘,还看不上咱家蓉儿,他敢!”

李父自然也是向着闺女的,但他实话实说:“我不是说蓉儿不好,是咱家,条件比人赵家差的多。”

这年头,有个城市户口,眼睛都长在头顶,不止是因为人家住在镇上,而是因为,城市户口可以免费领商品粮,不像他们这些泥腿子,看天吃饭。

李父这么一说,李母也冷静下来,要是人家看不上她家,她总不能还硬贴上去。

李母想了想,让李老大去探探赵有粮的态度。

隔天李老大就带来了好消息,说赵有粮也为儿子婚事发愁,还说家里条件好不好都没啥,想让两个娃见一面,相看之后,双方都满意,就可以定下来了。

更让李母惊喜的是,人家赵红星他娘说了,要是以后李蓉嫁过去,生了娃,她就把工作给李蓉,她回去看娃。

这意味着李蓉不光能吃上商品粮,还能当上服装厂女工!

这年头,服装厂女工可是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啊,可吃香了。

人家赵家都这么有诚意了,他们家还能有啥不满意的,两家就商量好,找个时间让两个娃见一见。

这年头说是见面相看,其实就是远远的看一眼,也是怕没成了名声不好听,要是互相看上了,那当然是皆大欢喜了。

想到这些,李母苦口婆心地劝李蓉:“蓉儿,你别哭了,娘咋能不心疼你啊,你可是娘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可就是因为娘心疼你,才舍不得你遭罪啊,娘得为你的以后打算啊。你现在年纪小,不懂这些,等以后,你就明白娘的苦心了。”

李蓉看向母亲:“娘,我不想嫁给一个我不爱的人。”

“娃,感情都是培养出来的,我跟你爹当初结婚的时候才见第一面,到现在不还过得好好的吗?”李母握着李蓉的手:“蓉儿,你听娘的话,别让娘再发愁了,成不?”

李母知道李蓉懂事,果然,她这么一说,李蓉没了话:“我还能说啥?反正你们是不会同意我嫁姜军庆的,他那样……我也心死了。嫁谁不是嫁,都一样!”

李蓉说着,跑回了房间,趴在床上哭了起来,她想到姜军庆说的那些话,想到她爹娘的话,只觉得太难受了。

她咋就这么难呢?

李母听到李蓉的哭声,也湿了眼眶,但是这事她不能心软,她得为女儿的未来考虑啊。

李父叹了口气,拍拍李母的肩膀:“蓉儿怨咱。”

李母抹了抹眼泪:“她以后就知道了,咱们都是为了她好。”

李父点点头,没再说话。他们啥都能依蓉儿的,可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不能由着她任性。

——

姜乐实在等不及了,一大早就要去镇上,路过俞家门口,俞和衷喊他。

姜乐停下脚步,过去跟俞和衷说话:“我要去镇上一趟。”

俞和衷道:“我陪着你去。”

他可以帮姜乐背东西,上次对方一路背了十几斤的猪肉到镇上,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可俞和衷注意到他一直皱着眉,动作也有些怪异,应该是肩膀磨得疼。

他看出姜乐要面子,也就没说出来。

如果在平时,俞和衷主动要跟他去镇上,他当然一口答应,可今天他还有事,而且,他要把中级万能外伤药拿出来,给家里人说是朋友捎回来的。

俞和衷要是跟着去了,岂不是看出他在说谎?

他倒不是不相信对方,只是,现在还不想暴露太多东西。

于是,姜乐道:“用不着,我去镇上有别的事。前几天你干活肯定累了,在家里好好休息。”

俞和衷看着姜乐,微微垂眸,点了点头:“好。”

俞和衷明明什么都没说,可姜乐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有种罪恶感,他轻咳一声,忽略这种感觉:“那我先走了。”

俞和衷点头,目送着姜乐走远,才转身回了家。

他看出来姜乐有事不想让他知道,但并不因为对方瞒着他而生气,反而因为帮不上姜乐的忙,而感到无力。

果然要快快变强才行。

姜乐不知道俞和衷内心的想法,要是知道的话,估计又得哭唧唧了。

这会儿瓜瓜正惊讶呢:【宿主,本系统以为,你要带上俞和衷呢。】

姜乐说:【带上他不方便。】

瓜瓜想想也是。

姜乐想到刚刚注意到的,俞和衷手上大大小小的伤口,估摸着是割麦子的时候不小心划伤的。

俞和衷割麦子的时候,连个手套都没戴,姜乐盘算着,一会儿要去供销社买几双手套,正好他家里人也一人买一双。

现在姜乐走到镇上的路,已经熟门熟路了,闭着眼睛都能走到,速度也比之前快乐不少。

赶在天开始热的时候,他终于到了镇上。

姜乐来的时候已经吃了饭,肚子倒是不觉得有多饿,他找了个地方坐着作休息了一会儿,才立刻按照瓜瓜指的路,来到了赵家附近。

赵家住在一个大院子里,据姜乐观察,里面并不只有赵家一户人家,有好几户人住在一起。

姜乐坐在路边,并不进去,这会儿赵红星的父母应该是吃过早饭,正准备去上班。

瓜瓜:【宿主,赵有粮出来了!】

姜乐远远看到一个中年男人,从院子中间一户人家里出来,这大概就是赵家了。

赵有粮中等身材,见人带着三分笑,看着一副好脾气的样子,他出来的时候,院子里其他住户,都笑着跟他打招呼。

这些姜乐都没在意,只注意到其中一个中年女人看到赵有粮,反而偷偷翻了个白眼。

赵有粮自然没有注意到中年女人的表情,笑眯眯的挨个打完招呼后,就离开了家。

接着,赵家又出来一个女人,看样子是赵红星的母亲。

赵母和看起来老实憨厚的赵有粮完全不同,她长了一张瘦削的脸,眼皮垂着,眼袋格外的明显,根据赵有粮的年纪判断,她应该刚四十岁。

可赵母看着像五十多岁,眼底带着红血丝,像是很久都没睡好觉了。

赵母因为时常拉拉着脸,好像别人欠她钱一样,说话也尖酸刻薄,导致院子里没几个愿意跟她说话的。

她出来,院子里原本热情的跟赵有粮打招呼的住户,理都没理她。

当然,赵母可能也不稀罕他们理。

之前翻白眼的女人,更是转身就走,一副要躲赵母远远的样子,赵母却嘟囔了一句:“孬货。”

女人当即停下脚步,怒气冲冲地喊:“赵家的,你说谁呢!”

赵母丝毫不怕她,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仰着脑袋道:“谁答应我就说谁,就说你了,咋滴吧!”

说着,她就要离开。

女人伸手要拦:“你不准走,跟老娘说清楚!”

赵母不屑一笑,阴阳怪气道:“王姐,我哪有那个功夫?我可是服装厂女工,哪像你?整天啥也不用干,清闲的很。”

王姐当即气了个仰倒,回过神来的时候,赵母已经走了,气的她胸口直疼。

姜乐远远注意到这一幕,他发现赵母就是故意找王姐的麻烦,见王姐气成那样,更是一副心里舒服了的表情。

姜乐跟瓜瓜吐槽:【我估计赵红星他妈在家里受了气,没处发泄,就故意找那个王姐的麻烦。】

刚开始王姐明显并不打算跟赵母起冲突,可赵母却故意挑事。

瓜瓜咦了一声:【宿主,我觉得她好变态哦。】

姜乐连连点头:【可不是嘛,就算赵红星没有精神病,有这样一个婆婆,蓉姐嫁过来也是受罪。】

一个在家里最弱势的人,迫切的希望有比她更弱势的人来到这个家里,供她发泄压迫。

这也是为什么赵母那么积极的想让李蓉嫁过去,甚至不惜承诺,等李蓉生了孩子,就把服装厂的工作给她。

不过承诺只是承诺,就是空头支票,随时可以反悔。

赵母看样子,以自己在服装厂当女工为荣,她真的心甘情愿把自己的工作给蓉姐吗?

姜乐摇摇头,起身去赵家所在的院子里,此时院子里没什么人,只有王姐正坐在院子里洗衣服。

王姐刚刚被气了一通,现在还拉拉着脸。

“姐,我路过这里,有些口渴,可以在你家借口水喝吗?”一个小心翼翼的声音响起。

要是在平时,王姐就直接答应了,左右不过是一口水而已,谁在外还没个难处?

但她这会儿心情正不好呢,正准备拒绝,一抬头就见一个长相清秀俊俏的小年轻正小心翼翼的看着她。

王姐拒绝的话当即就说不出来了,她放下衣服:“你等着。”

说着,就去自家端了一碗水出来,姜乐接过水,嘴甜的道谢:“谢谢姐,我一看您就是和善的人,果不其然。”

这小年轻怪会说话的,王姐被说的心情愉悦,笑着道:“叫啥姐呢,我看你就十来岁,我娃都比你大了,你叫我王姨就行。”

姜乐故作惊讶的瞪大眼睛:“是吗,王姐你看起来特别年轻,我还以为你跟我姐差不多年纪呢。”

瓜瓜:【宿主,你好夸张啊。】

不管夸不夸张,王姐都被逗的开心的不得了:“你这娃,怪会说话的。这么会说话,你去借水,谁还能不借给你?一碗水的事。”

姜乐摇摇头:“王姐,你别提了,我刚刚就在你们院子门口,碰到个姨,我还没说话呢,她就瞪了我一眼,可凶了。”

他表情像模象样,像是真受了委屈一样。

王姐一拍大腿:“你说的是不是一个长脸的,拉拉着脸,手里提着个蓝色布袋?”

姜乐想了想,点头:“好像是。”

王姐更加确定了,姜乐说的肯定是赵母,想到这小年轻叫她姐,却叫赵母“姨”。王姐心里就一阵舒坦!

“那你是找错人了,那人啊,尖酸刻薄的很!”王姐摇摇头,一脸的对赵母看不上。

姜乐眨眨眼睛,一副不谙世事的样子:“我想着就借碗水的事……”

“你这娃,可长点心吧,有的人心坏的很!”王姐看样子是个热心肠的,摇摇头道:“那赵家的,不是个好东西!”

姜乐好奇:“为啥这么说?我们村里都是好人。”

姜乐觉得他现在看起来“天真”的有点“傻”了。

王姐见他不愿意相信,更加卖力的证明自己的话说的没错:“赵家的,不对……赵家一家都不是啥好人,赵有粮媳妇儿尖酸!赵有粮装的跟个人似的,咱们大院的都觉得他好,可我看的清楚,这不是啥好人!

我跟你说,就前段时间,我孙子在院子里玩,小娃嘛,都吵得很,不知道咋就吵着人家赵家了。

我当时没工夫看孙子,想着院子里邻里邻居的,都认识,也不担心娃出啥事。谁知道我就一会儿没看着,等出去院子里,就见那个赵有粮,伸着手,冲着我孙子,好像要伸手掐他。那眼神我现在都记得一清二楚,吓得我后背都直冒冷汗!”

当时赵有粮死活不承认,还说自己是见娃一个人在院子里,想要把他送回他家去。

可王姐心里却不信,她看的真真的!要不是她刚好出去了,指不定娃就被他掐着了!

可这话她说出谁都不信,就连她男人都不信,觉得她是眼花了,因为赵有粮在他们院里风评很好。可把王姐憋屈坏了。

可算遇到个愿意听她说,王姐一股脑都说了。

姜乐一副不解的模样:“小娃就是有点吵,也不至于伸手掐吧,那么小的娃。”

王姐左看看右看看,一副生怕人听到的样子,低声道:“我跟你说,你可别跟别人说。”

姜乐笑笑:“王姐,我就说路过这里,跟谁说啊。”

王姐一想也是,便道:“我觉着啊,赵家的这里有问题!”她说着,指了指脑袋。

赵家的也就是赵母。

姜乐眨眨眼睛:“为啥这么说?”

“院里那家吵了,赵家的就上门骂,骂的要多难听有多难听。”王姐说。

每当这个时候,赵有粮就会跟在赵母身后尴尬地道歉,说自从赵母生了孩子之后,就落下了听不得吵闹声的病根。

被骂的人一肚子气,但赵有粮都说赵母有病了,他们还能说啥?要真刺激到赵母咋办?他们不禁觉得赵有粮可怜,跟这种人过一辈子,不得被折磨死?

赵母闹的次数多了,院子里的人不想跟她吵,也就自觉安静了,连院子里的小娃都不咋会吵。

姜乐听完王姐的话,在心里冷笑:【有病的不是赵母,是赵红星吧?】

估摸着赵红星的精神病,受不了噪音的刺激,赵家又怕被其他人看出赵红星的问题,只能说是赵母生孩子留下的病根。

而且,看样子赵红星对噪音的刺激很敏感,姜乐记得,有些有精神问题的人,会有耳鸣的情况,这部分对噪音会特别敏感,赵红星应该属于这一类,不然赵母也不至于那样发疯。

瓜瓜听完他的分析,激动起来:【宿主!你真厉害,还真被你打听出来了!到时候我们可以制造一些噪音,刺激赵红星!】

只要让李家人察觉到赵红星不对劲,一切就都好办了!

姜乐听王姐说了好一通,心满意足的道谢离开。

来镇上最大的目的达到了,他心情很好的去了供销社,买了些手套,又买了点家里缺的东西。

从镇上回来,路过俞和衷家,他过去敲了敲门,门很快打开,他注意到俞和衷家的院子里放着砍了一半的柴。

姜乐在背篓里翻了翻,掏出一双棉线的手套,递给俞和衷:“给你,干活的时候戴这个,别光着手,手不疼啊?”

俞和衷目光落在姜乐递来的手套上,下意识想伸手去接,又意识到自己的手有些脏,他连忙去洗了手,擦干净之后,才接过姜乐给的手套。

他声音有些哑:“谢谢。”

“谢啥谢,你手这么好看,要好好保护起来,知道不?”姜乐笑眯眯的说着:“你试试,大小合适不?”

俞和衷似乎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他微不可察的点点头,当着姜乐的面,戴上手套。

姜乐皱眉:“好像有些大了……”

俞和衷当即攥紧手套,认真道:“不大,很合适。”

姜乐:“……好吧。”

俞和衷舒了一口气,等姜乐离开,他小心翼翼地把手套摘下来,想到这是姜乐给的,有些不舍得戴它干活。

姜乐回到家里,立刻迫不及待地找到他二哥:“二哥二哥,你看我带了什么东西?!”

姜军庆:“?”

虽然不解,但他还是配合的停下了干活的动作。

只见姜乐在背篓里翻了翻,掏出一个褐色的玻璃瓶,放到姜军庆手里。

玻璃瓶冰凉的触感让姜军庆一愣,他不解道:“这是啥?”

姜乐眨眨眼:“这是我拜托我朋友,从那个老中医哪里拿的药,哥,它可以治你的腿。”

姜军庆闻言,瞳孔一缩,不可置信道:“幺儿,你说啥?”

他真没听错?或者他是在做梦?他的腿已经瘸了,都说治不好了,可他家幺儿却给了他一瓶药,说可以治好他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