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最早的人类》共26章包括了柏德福先生在利姆遇见卡沃尔先生、第一次制造卡沃尔素、球体的制造、在球体内部、到月球去、 登陆月球、月球上的日出、月球上的早晨、开始探查、月球上的迷路人、月球怪兽的牧场、月球人的面孔等。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神食》(The Food of the Gods and How It Came to Earth,1904年)是威尔斯一传世力作。它描述了两位科学家配制了一种能够激发生物生长潜力的神食。有了神食后,巨型生物不断出现,老鼠大如虎,小鸡比猫大,黄蜂壮如鹰,彻底颠覆了这个世界的面貌。之后又在科学家的通力合作下消灭了巨怪。后来科学家又用神食喂养自己的子女,哺育出了一代巨人,他们身高马大,力大无比,心地良善。但他们却不被统治阶层所接纳,遭到无端迫害,因为他们妨碍了当权者的利益。威尔斯用荒诞的情节影射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强权政治。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19世纪末叶,谁也不会相信,地球正受到智慧生命的密切注视,他们比人类发达,但却和人类一样是肉身凡胎——《世界大战》(The War of the Worlds)就这样开场来,这部科幻经典第一个提出了外星生物存在的可能。这是一个讲述火星人进攻地球的故事。当十个巨大的不明物体降落在英格兰,混乱灾难爆发了。这些毫无感情的外星生物有着威力强大的热能射线与源源不绝的能量,对地球上一切生物的未来生存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威尔斯是英国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其作品想象丰富,故事紧张,情节离奇,抒发幻想,影射现实,用象征或寓示的方式暗示人类社会,暴露不合理制度下的黑暗丑恶,因而既有讽喻意义,又有娱乐作用。《世界大战》是威尔斯科幻小说中最经典的作品之一,2005年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将其搬上银幕,拍成同名科幻史诗巨片。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莫洛博士岛》(The Island of Dr. Moreau,1896年)是威尔斯继《时间机器》后发表的第二部科幻小说,它讲述了一位名叫普兰迪克的年轻生物学家,因轮船失事漂流到一个岛上,在经历了一连串恐怖的经历后,终于发现岛上有个姓莫罗的医学博士正在对动物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他将一种动物的器官活体移植到另一种动物身上,企图使它们变成能从事某些体力劳动,穿上衣服,甚至能够说话的兽人。但这些动物的兽性使它们不愿服从这些习惯,于是莫罗博士创造了以他为神的宗教和一套严厉的法律,用以统治全岛。但是灭绝动物兽性的高压行为和恐怖统治只能加深相互的对立和仇恨,莫罗博士最后惨死在兽类的利爪之下。威尔斯在这篇小说中所想要表达的寓意是不言而喻的:人类想依仗科技为所欲为,违反自然规律,想成为自然界的主宰只能是适得其反,最终将自趋灭亡。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彗星飞掠的时刻,爱恨交织的夜晚,亲情、爱情和友情全方位大转变。人性是否真的脆弱,爱情是否真那么永恒,人一生到底追逐的是什么……种种置疑,令人不得不思索反省。小说主人公感到,故事中的我是一个执著的年轻人,他生活在一个贫贱低微的下层家庭,富于幻想的他在寻找一种完美而多彩的爱情。但事与愿违,女友抛弃他而去,杳无音讯。嫉妒、愤怒的心情驱使着他历尽千山万水也要重归旧好,以至于彗星临头、帝国交战也与他无干。但人世坎坷,人心难测,内蒂仍然跟从另一个富贵情人浪漫天涯。在一个小镇,威利终于看到故人,他希望用死亡来结束她和自己,解脱自己受苦的灵魂。然而,他忘记了世界上还有其他的事物,孤苦的母亲,永受压迫的阶层……,当他的手枪里只剩下最后一颗子弹时,明亮而神奇的彗星横空而过,神奇的力量拯救了威利,也改变了整个人类。彗星带来了新的文明秩序,人们不再为名利而互相陷害,也不再因物欲而草率行事;道歉、体贴、相爱、互敬,威利觉察到了彗星的神奇,他谅解了内蒂,也为自己的灵魂寻觅归宿。彗星提醒了他去关爱那个深爱着他而历尽辛酸的母亲,母爱再次抚慰了他爱过伤的心灵,而威利也学会用爱去理解他人,这正是新世界理想的社会秩序运作的法则。威利心灵不再痛苦,他最终找到了他的心灵归宿安娜,从此,他进一步体会到了爱和理解的力量。这美妙的变化来自于那个神秘的天体。因为这是一个彗星。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格雷厄姆因为一次意外事件陷入了昏迷,直到二百年之后他才苏醒过来。世界历经两个世纪的演化,一切都变得让格雷厄姆不再熟悉。而更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在他昏迷期间,他自己的财产以及亲人和朋友赠与他的财产,已经在管理会的运作之下成了一个天文数字他变成了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同时也被拥戴成世界之王。 而苏醒以后的格雷厄姆渐渐发现,人们的生活并没有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更好,甚至完全相反。社会等级森严,贫富差距空前巨大,社会危机一触即发。进而,他也发现了管理会只不过是利用他建立自己的统治威信,而对抗管理会的革命者实际上也是为了私利在利用他。 最终,格雷厄姆驾驶飞机冲上云霄,在困惑的杀戮中坠落。在无解中获得了解脱。